低年级前滚翻教学的“四策略”初探论文_王华

低年级前滚翻教学的“四策略”初探论文_王华

王华(浙江省乐清市大荆一小 浙江 乐清 325600)

摘要:本文主要从影响前滚翻动作学习的因素,及学生学习中易犯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教学策略,在了解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基础上,针对性的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和手段,对低年级学生前滚翻动作学习进行策略性地练习,并例举了低年级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提高;前滚翻动作;四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3-0056-03

前滚翻是低年级体操类学习的重要项目之一。深受低段学生喜爱的技巧类项目,此技巧动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运用到生活中更多的是体现自我保护的能力。前滚翻动作关键在于低头、提臀、蹬地、团身、滚动圆五要点,由于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有着活泼好动、个体差异大,但天性喜欢玩、好奇心强、争强好胜,同时模仿力强、爱表现自己,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认知能力虽不足但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寻求适切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一、低年级学生容易出现的前滚翻错误动作及分析

1.撑垫不够稳

首先,教师在动作讲解和示范过程中没有重点讲解和强调两手撑垫的要求和方法;其次,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认知能力的有限,对老师动作讲解示范的要求理解能力不足和观察不细心等,产生在练习过程中只注重关心自己能不能滚翻成功,不知道自己双手撑垫不稳会导致自己动作重心不稳,影响自己的动作练习。

2.低头不到位

首先,教师在对前滚翻讲解和示范过程中,只强调是用后脑勺着垫,但是却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练习能力想出具体让学生完成练习的可操作方法;其次,学生知道老师要求用后脑勺着垫,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柔韧性有限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练习方法,在练习中学生没有具体的目标达成,失去练习的正确引导,导致在练习中没有屈臂提臀,所以学生普遍会出现低头不到位,用头顶或前额顶垫等错误动作现象。

3.蹬地不充分

首先,造成蹬地不充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蹬地概念的理解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蹬地和不知道蹬地的感觉是什么;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提出针对解决学生两脚蹬地的具体可操作的练习方法,不能让学生体验到两脚蹬地和重心前移的动作感觉。因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两脚蹬地不充分想出具体的练习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两脚蹬地的方法和动作感觉。

4.团身不够紧

首先,造成学生前滚翻动作团身不紧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练习中大腿和胸部没有贴紧、小腿和大腿分开,导致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开,最终学生出现团身不紧;其次,教师没有通过具体可操作性的练习方法进行有效引导,只靠单纯的发现问题而进行讲解和示范,不能有效的纠正大部分学生出现的团身不紧的问题,而采取具体可操作性的、可感知的辅助练习手段能很好的纠正并有效解决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

二、提高低年级学生前滚翻动作学习的“四策略”

(一)策略一:限制撑垫位置

1.存在问题:低年级学生在初学前滚翻时,要求从蹲撑开始,两手撑垫,但笔者发现学生在准备开始时能做到两手撑垫,一旦往前翻滚时两手撑垫的位置却不自觉的往前移动或者变成单手撑垫等,造成往前滚翻时身体重心不稳,出现翻滚一半身体往一边倒,或身体更本滚翻不过去,若不及时纠错,容易造成头部扭伤,同时撑垫位置的不正确还会产生蹬地效果不佳,滚翻的动力不足等。

2.纠正策略:在组织教学前,根据学生特点在每张垫子两端的合适位置贴上一个大笑脸或者卡通类有趣的图案: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奇的特点;另一方面起到限制的作用,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小手撑垫用力的位置。只有我们的小身体翻滚过去小手才能离开垫子,知道不能单手撑垫和移动撑垫位置,练习几次就能有效的解决学生手乱移动的问题。

3.策略反思:本策略主要是解决大部分学生都易犯而老师也最容易忽视的手撑垫位置的移动问题。学生初学前滚翻时,尽管老师会进行讲解和示范,或者让学生尝试练习,但由于低年级学认知能力的有限,还是会有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手撑垫的位置,和在练习中手是不能随便移动或单手撑垫的,只有当身体翻滚过去手才能离垫。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设计,在垫子两端的合适位置贴上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卡通图案,既吸引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策略二:制作滚翻坡度

1.存在问题:学生在初学前滚翻动作时,由于蹬地不充分,滚翻动力不足,会出现滚翻一半就滚翻不过去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完善,他们不理解什么是蹬地往前,怎样做到蹬地,自然也体会不到蹬地往前滚的动作了。很多学生只知道身体往前滚翻,但不是靠蹬地,而是靠着自身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将身体滚翻过去。而对于那些柔韧性、协调性一般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方法很难滚翻过去,尤其是身型肥胖、体型偏大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导致这一部分的学生体验不到完整的滚翻动作。

2.纠正策略:教师在教学组织时,先要对动作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然后在组织学生练习时,两人一组,将一张小垫子对叠放在平铺的大垫子一端的下面,就可以产生一个小坡度。学生蹲撑时前脚掌着地,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从上往下低头滚翻,学生可以很好的体验到滚动圆的动作感觉,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坡度进行体验,熟练后再慢慢减小坡度练习,能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前滚翻动作。当学生已经有了完整的前滚翻动作体验后,可以适当减小或减去坡度,再让学生自己慢慢去体会和寻找两脚屈腿蹬地,增加滚翻速度的动作感觉。练习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就能体会到如何屈腿蹬地前滚翻,做到靠蹬地增加前滚翻的滚翻速度,而且大部分学生能更好的控制身体翻滚的路线“直”。

3.策略反思:本策略主要是解决学生因蹬地不足,导致身体前滚翻不成功而进行的教学策略设计。由于低年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发展的不足和认知能力的有限,不能很快的理解和学会身体重心前移及两脚蹬地,可以增加身体滚翻的速度和动力,因此,需要给予学生具体认知和体验,让学生自己感知和发现如何做到身体重心的前移和两脚蹬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制作滚翻坡度大小的练习和慢慢减小坡度,最后完全减去坡度练习,学生通过一步一步具体的练习和感知,最后体验到前滚翻中身体重心前移和两脚蹬地的动作。这一策略的设计既符合水平一学生认知水平又充分满足水平一学生爱玩的天性。

(三)策略三:低头“看这里”

1.存在问题:初学前滚翻动作时,大部分学生一般都是用头顶垫子,或者用自己的前额去顶垫子,这一问题使很多学生低头不充分和提臀屈臂不到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若反复练习低头和提臀屈臂,改正效果很难保证,因为学生不知道也不明白我低头低到什么程度为正确,而且如果让学生单纯的练习提臀、屈臂动作,会使低年级学生对于这样枯燥的反复练习会产生厌烦心里,而且学生在练习提臀动作时会把自己的臀部提的很高,造成腿部拉直,蹬地滚翻时蹬不起来,最终使前滚翻动作失败。

2.纠正策略: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准备一个纸球或者一张识字卡片,两人一组,一名学生练习低头,屈臂和提臀动作时,另一名同学拿纸球或者一张识字卡片站到练习者后面,纸球或卡片放到练习者后上方适当的位置,让练习者低头看到或读出卡片,并检查和提示练习者注意屈臂,提臀不能过度,和动作是否正确,这种诱导练习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做到练习前滚翻时,后脑勺、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克服了不自觉的用头顶和前额着垫的危险动作,保障练习时的安全性,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增强同伴团结合作精神,练习方法形象而具体,也增加了同伴间情感交流。

3.策略反思:本策略主要是解决学生在练习前滚翻时出现用前额和头顶垫的问题,笔者通过形象具体的诱导方法引导学生做到眼看后上方,最终达到提臀屈臂和后脑勺依次着垫的教学目的。在学生低头屈臂眼看后上方的卡片或纸球练习中,学生要想看到目标就必须提起臀部和低头充分,但不足之处在于另一同伴在后上方出示卡片或纸球位置,能否做到正确、到位。可能会存在不足而影响练习者动作完成的质量,这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也值得老师思考如何进行讲解示范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出示卡片的位置,达到练习效果和学习目的。

(四)策略四:保护“球”

1.存在问题:初学前滚翻时,学生时常出现团身不紧,不能像球一样顺利往前滚翻,上体和下体会不自觉的分离,导致滚翻不顺利或翻不过去等,也就体会不到身体各部位依次着垫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柔韧一般和较弱的学生来说表现的更为明显。

2.纠正策略:组织练习前滚翻时,两人一组,练习者将纸球或小皮球放在小肚,用大腿和小肚将球夹住,保护好“球”不从身体上掉下来,也可用纸片或卡片代替球,另一同伴在旁观察与必要时进行保护与帮助,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辅助与帮助学生练习过程中团身不紧,造成大腿不能贴紧胸部和身体,上下分开。如果学生出现小腿不能贴紧大腿从而影响动作完成,同样将球或卡片夹在小腿和大腿之间,不要让球或卡片掉落下来。能让学生练习中主动有意识的保护球或卡片,达到不分离、团身紧的练习效果,练习一段时间,学生对动作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和熟练时,没有球和卡片的辅助,学生慢慢的就能在练习中做到团身紧滚动快,从而更好的克服了错误动作,提高了滚翻技巧。

3.策略反思:本策略主要是针对学生柔韧不足,在练习前滚翻动作中出现团身不紧,上体和下体打开和分离,影响动作完成使学生不能体验到团身紧对完成动作的重要性,因此,笔者通过夹小皮球或卡片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有意识的做到夹紧,化解学生练习中团身不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夹球或夹纸片既丰富学生练习形式又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非常符合水平一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1.丰富教学手段,有效促进学与乐相结合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生更在乎的是好玩、开心,就需要教师注重“学”与“乐”相结合。因此,本文在解决学生学与练出现的问题中采用的手段与方法,通过卡通图案解决撑垫位置,制造坡度解决两脚蹬地滚动圆等练习形式都体现出既有趣又好玩的练习形式,化解练习的枯燥无味,并有效解决了学生头顶垫、团身不紧、两脚蹬地不充分、屈臂提臀等问题。

2.遵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不用的生理和心里特点,各种形式的教学设计都必须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水平一学生学习主要是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生的练习方法上能吸引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本文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中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激发,通过不断变换练习方法和练习形式,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与练习的兴趣,从而掌握正确的前滚翻动作学习,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3.有效化解个体差异,调动学习热情

由于遗传、后天发展、体型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素质好,有的一般,有的较差。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化解学生为难、恐惧、缺乏信心等心里。通过不用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和进步,增强肥胖等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激发其他学生的练习热情。笔者在通过制造不同大下的坡度练习中,就充分体现出个体差异化的教学,让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体验与完成前滚翻动作,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教学反思

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较多较细,教师语言的激发和鼓励很重要。低年级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和肯定,这也是激发学生练习的重要动力和源泉,课堂缺少老师的鼓励表扬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失去练习兴趣。前滚翻是技巧性动作,重视保护与帮助能增进学生动作完成的质量又能促进学生间互助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肥胖与柔韧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老师进行反复指导和练习才能体会到动作方法。因此,要达到高效率高质量高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值得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思考和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严红芬.探寻低年级前滚翻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27):66-67.

[2]杨圣强,邹鹏.借力条件作业 提高教学效果——小学低年级前滚翻教学的调整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66-67+69.

[3]韩荣.技巧:连续两次前滚翻教学设计片断——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体验与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应用[J].体育教学,2012,32(12):58-59.

论文作者:王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低年级前滚翻教学的“四策略”初探论文_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