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论文_王亚珍

浅议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论文_王亚珍

王亚珍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庆阳中心学校 130518

摘 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互动,营造出极富激情的精神状态和教学氛围。并在课文的交流中要读懂作者和文章,抓住情感线索洞其心灵、聆其声音、悟其美感、受其陶冶。

关键词:情感表达 感悟 欣赏 展示

在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在根据《课程标准》理念竭力地构建了划时代的新型课堂,适应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所求。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做。”这无疑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方式去建构,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必须让教学方式所包容、支撑;让教法符合学法。而情感色彩的课堂的构建,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韵味十足的情绪表达与流露机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心态,是师生互动进入良好情境的最佳方式。

一、给学生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氛围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极富激情的精神状态。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一个基本点就是在于情感色彩的呈现,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够触发和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呢?又怎么会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与学生一道在教学活动中度过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分分秒秒,感悟那种激情的美妙。

其次,要注重学生采用激趣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直观演示、旁征博引、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学习动机,创造出“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例如,我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制作出来了“一盒、天体、宇宙”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时展示在课堂的荧屏之上,与学生一同欣赏、一同分享;当把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他们那渴求的眼神。他们是太想了解银河了、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你们遥望到了什么呢?”孩子们兴趣盎然、激情澎湃、跃跃欲试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外,教学活动要善于整合各种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学过程的文章、作者、情境等要素融为一体,置身于情感溪流涌畅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身临其境的感悟效果。以“情”为“催化剂”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展开。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交流情感平台

浓缩情感于文,置入情感于师,交流情感于学,激发情感于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被调动起来才会感悟文章,只有互动起来才会有情感的迸发,否则就是一个置于其中的聆听者。所以说,交流会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渐入佳境,也会奏响情感与认知的序曲,更会走进创造情感与认知的高潮。

其一,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处于倾听的状态,应该处于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的状态,应该处于一种表现、汲取、丰富的学习状态。而课堂如若能变为学生激情、动感的舞台,那学生就会在这个舞台上展示出自己最婀娜的舞姿。所以,打造一个学生求知、创新、展示、体验的平台,学生会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潜力,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和发展自己。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形近字“鸟”、“乌”比对中,有的学生竟然出现了表象思维“鸟”是“黑的”;“乌”比“鸟”少一“点”儿,是因为乌鸦最黑了,我们都看不到眼睛了。而“喝”、“渴”之别是因为“喝”水需要张开大嘴,“渴”了却不一定要张开嘴巴。从中我们不难感悟到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多么的丰富,所需要展现自我的舞台应该是怎样的宽阔呢!

其二,感悟生活激发情感。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那么,教学就是要利用好这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感悟到文学艺术的美感和表达手法的活灵活现。所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和实践自我,向课本要方法,向课本要生活,向生活要真知,向生活要表达,借以提高和发展自我。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许地山的《落花生》就是与生活相得益彰的精彩之作,是在联系生活实际的一时一事,感悟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价值的集成品;作品在与对话事物中,赏识于人生品质,以表现作者惊喜的情感色彩为依托,映衬慈父语重心长、耐人寻味的教诲,以物喻人,寓教于人。教学结束后,我给学生的作业是“重读《落花生》和《黄山松》见‘小语五(下)’,再进行‘语言’与‘寓意’的比较;然后,让学生模仿性写一篇在生活中常见的像‘红薯、柳树、榆树’等事物。”把学习、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第三,给学生欣赏的平台,内化情感于心。文章是作者心灵艺术的表达,读其文章洞其心灵、聆其声音、悟其美感、受其陶冶。读则必须渐入到对文学欣赏的佳境,否则不能为读。在读中感悟作者内心世界的宏大,发现生活的艺术造型,体验人文的情感释放,找到高尚的心灵归宿。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时,不仅要注重课内的品读、点读和评读,还要指导和促进课余的复读、精读和泛读。开展好各种各样朗读比赛、阅读竞技、读书擂台赛等活动,让读好书的习气蔚然成风,让文章精神境界载入心理,让自己的精神境界践于行动,让丰厚的情感内化于心,让艺术的形象文明于行。发挥以书香内涵激发情感的正能量作用。

论文作者:王亚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浅议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论文_王亚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