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论文_莫清蓉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析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对策,同时探究护理进展。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总有效率均显著性更优,对比而言,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关键词】骨科;深静脉血栓;预防对策;护理

为了对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对策以及护理进展进行深入探析,我院选取了52例患者参与本次探究,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础性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参与本次探究,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组别是2组,研究组中患者例数是26例,男女比例是16:10,患者年龄在75岁至3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65.14±5.54)岁;参照组中患者例数是26例,男女比例是15:11,患者年龄在74岁至38岁不等,中位年龄为(66.32±6.6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患者性别、患者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发生原因以及发生机制等,协助患者翻身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施股静脉穿刺,留置套针并确保套针针管通畅,对留置时间进行合理控制;

在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尤其是存在吸烟、肥胖以及糖尿病等高危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性知识,同时将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后果等详细告知患者,加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的同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戒烟以及进行适量的术后活动,通过戒烟来有效减少患者收缩血流以及改善患者血管内膜变化,减少胆固醇沉着发生率。

1.2.2术后,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实施抬高双下肢操作以促进患者腿部静脉回流,不可在膝盖下垫软垫以便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过度屈髋现象,避免对患者的静脉回流造成影响。护理期间,利用间歇性压迫法来促进小腿深静脉血流速度加快以及将静脉完全排空后保护瓣膜功能,对下肢纤维蛋白溶解起到积极作用,告知患者可进行足管关节运动来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在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时需要将剂量控制在5000u,在术后12至18h内使用,连用7d至10d,每天需要治疗1次。在给予患者12腔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治疗,将充气压力控制在(10.04±0.78)kpa并确保每腔加压10s,早晚各1次且每次持续时间为0.5h,连续治疗12d。

1.3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参与探究的52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19.0软件,本组中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经X2检验后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患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情参见下表。

表1 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主要是由于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导致的[1],致病机制是患者的血液发生了非正常凝结,从而导致患者下肢深静脉出现了下肢静脉水流障碍,进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时,恢复时间较长以及肢体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均会导致患者血流变慢[2],再加上麻醉作用易导致患者的静脉血管处在扩张状态和血流速度进一步降低,在患者血流收缩功能减弱的同时使得血小板的凝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大大增加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基于此,临床上在该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提出了综合性护理干预。

在综合性护理干预中,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患肢肿胀情况、浅静脉充盈情况以及色泽、知觉等[3],观察术后出血或者渗血情况,主要观察部位是伤口、患肢以及牙龈等,判断出血原因,若由肝素用量不合理导致则可用等量鱼精蛋白作为对抗处理,另外在用药中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控制患者的右旋糖酐输注速度并严禁出现速度过快和输注过量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提高警惕并在出现咳痰呈血样泡沫、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特点时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以预防肺栓塞出现[4],给予患者运动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操作,对患者下肢锻炼进行进一步加强并给予患者腓肠肌挤压、足踝被动运动以促进静脉回流[5]。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的不同酌情给予患者镇痛剂给药,利用音乐、聊天等将患者注意力转移、减轻痛感,告知患者进食时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多饮水来促进大便保持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次探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总有效率分别是3.84%、96.15%,均显著性更优于参照组。

综合以上结论得出,在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王莉,刘娜.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0):202-202,203.

[2] 邓自琴.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4(z1):272.

[3] 王娟,范磊,孙小平等.康复训练对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7):2432-2433,2436.

[4] 周丽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53-55.

[5] 王升英,初慧中,于雁等.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2):263-265.

论文作者:莫清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论文_莫清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