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学派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派论文,历程论文,理论论文,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06)03-0023-06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关注宏观经济繁荣与衰退交迭出现的经济周期现象,并且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各个经济学流派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对经济周期波动现象进行解释。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等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因和本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从18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一直信奉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凯恩斯主义革命使得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受到了怀疑,不过,古典主义为现代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提供了基础。古典主义假定工资可以灵活调整,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如图1(纵轴w/p是实际工资,横轴是劳动)中的A点,劳动力需求L[,D]和劳动力供给L[,S]相等,都为L[*]。在图2的产品市场中,由生产函数确定了经济系统的总产出Y[*],因此总供给曲线垂直,产出处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水平,与价格独立,即图2中的直线AS[,C]。总供给的变化导致实际产出的改变,如成本上升等负冲击将减少产量、导致衰退,技术进步等正冲击会增加产量、导致扩张。而需求变化并不影响实际产出,如果总需求减少,由于总供给不变并且价格水平可以灵活调整,只会带来价格水平的下降,总需求不影响就业和产出。当总需求曲线AD左移至AD'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因此价格水平下降为P',从而,在E'处重新实现供需平衡,此时产出仍然是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
总需求对产出没有持久的影响和始终存在的充分就业是古典模型的主要缺陷。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使人们对古典的传统理论失去了信任,由于古典模型认为劳动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的充分就业的状态,无法解释当时大量失业的存在。并且,不能将连续近4年的产出下降归因于对生产函数或劳动市场的外生冲击,相反,下降的总需求似乎是萧条的主要原因。现实经济和古典模型的不一致,导致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导向的模型,为现代需求导向的周期波动理论提供了基础。
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中指出,古典主义关于价格和工资可以灵活调整的假设不符合一般情况。如果价格不能灵活调整,总需求的变化并不能使价格迅速调整到供需均衡的状态,而是会导致产量的变化。如图2,当总需求曲线AD左移至AD'时,即总需求下降,假设短期内厂商不能调低价格P,即价格是刚性的,K点处对应的总需求小于潜在产出水平Y[*],存货将增加,厂商会缩减生产,带来总产出的下降,总产出恰好等于总需求的时候(即图2中K点对应的产出水平Y[,K]),经济系统重新实现了均衡。事实上,这相当于认为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图2中的直线AS[,K]。因此,在价格水平不能灵活调整的假定前提下,凯恩斯认为总需求的不稳定导致了经济的波动。
如果工资不能灵活调整,即存在工资刚性,古典学派描述的充分就业将不会存在。当价格水平降低时,如图1,由于某种原因经济系统中一般价格水平由P[,0]降为P[,1],由于名义工资水平不能下降,实际工资将由(w/p)[,0]提高为(w/p)[,1]。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增加了厂商的成本,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将减少生产,从而减少劳动力需求(L[,1]),实际工资提高使得劳动力供给(L[,2])增加,因此,此时经济系统中将出现非自愿失业。这说明,由于工资不能灵活调整,劳动力市场不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经济系统的总产出也不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而是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的。基于此,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认为总供给曲线并非垂直,而是与价格正相关,如图2中AS[,n]所示。因此,总需求变化将导致经济系统中均衡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共同改变。在图2中,当总需求下降为AD'时,新的均衡点为N,其所对应的均衡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P[,N]和Y[,N]。
凯恩斯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归结为《通论》中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降低,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短期中出现衰退。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人们受盲目乐观情绪支配,往往过高地估计了产品的需求、价格和利润。并且人们之间互相影响,某企业经营者因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而增加与他有关联的货物和服务的需求,就会带动其它企业经营者也相应增加需求,从而导致过多的投资。然而,扩张导致资本品需求增加,资本品价格上升,从而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而且,随着收入上升,货币需求增加提高了利率,使一些项目不能获利,这些因素对投资的扩张产生了向下的压力。随着经济转而向下滑动,悲观情绪蔓延,股票价格也将下降,人们财富的减少又导致了自发消费的下降,厂商积压了过多的存货从而缩减生产。在乘数机制的作用下,萧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随着经济计量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研究的不断推进,经济学家们将经济系统描述为一个随机差分方程体系,并且不断完善模型,对宏观经济系统进行模拟,其中的参数变量可以从实际的时间序列中加以估计。在总需求中,投资是最不稳定的部分,因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以投资分析为中心,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萨缪尔森提出了乘数-加速数模型,分析投资和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引起了周期性波动,这个模型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被广泛使用。在此基础上,希克斯进行了部分完善,进而提出了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经济周期模型。
三、货币主义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凯恩斯认为不稳定的自发消费和投资支出是经济周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因而,凯恩斯的追随者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控制总需求上。这种观点是通过逆经济方向的需求管理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努力维持经济稳定。繁荣时,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购买给经济降温;衰退时,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政府开支拉动经济复苏。理想状态下,相机抉择的宏观政策如果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则可以稳定总需求,保持充分就业,消除周期波动。然而,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受到了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批判。经济周期理论进一步发展,由原来的利用政策熨平波动转到寻找周期波动的原因。
在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上,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者一致认为总需求的不稳定是经济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歧在于货币学派认为总需求不稳定是货币供给的不稳定造成的,将经济的周期波动完全或主要归结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弗里德曼与施瓦茨合著的《1867-1960美国货币史》(Friedman and Schwartz,1963)和他们出版的一系列书籍和文章,展现了货币数量、经济行为和价格水平在几十年中的系统关系。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长期中,经济系统是内在稳定、趋向充分就业的,价格的调整最终会使产出重返自然率水平(Friedman,1968);然而,在短期中,由于人们具有货币幻觉,货币当局政策的不稳定导致了总需求波动,从而引起了经济的不稳定,实际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出现偏离。这和早期经济学家强调的货币中性不同,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中性只在长期中存在,在短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导致总需求的波动进而影响了产出水平。
货币学派主张按照单一规则(simple rule)制定货币政策,避免中央银行为了减轻衰退或政治目的而任意频繁地改变货币政策。他们认为,由于经济政策发挥效应存在时滞,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但不会减轻经济波动,反而有可能加剧波动。而且,财政政策还具有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将会减少更有效率的私人投资,带来浪费。因此,类似于古典学派,货币学派主张自由放任。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和观点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理性预期学派所吸收并加以拓展。
四、理性预期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理性预期和货币幻觉理论。理性预期学派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没有微观基础,他们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市场出清、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并引入理性预期,即经济主体根据当前可利用的一切信息形成对某个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期。在对经济周期的本质认识上,卢卡斯提出了不完全信息的货币幻觉理论,将货币供给变动看作外生的需求冲击的源泉,认为预料不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是价格和产量波动的驱动力(Lucas,1972)。他假定厂商收集经济中其他产品价格的信息有困难,存在暂时的信息障碍,以至于厂商不能清楚地了解其他市场正在发生什么。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生产者无法区分是一般性价格水平还是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涨,可能误认为是市场对他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上升导致的相对价格水平的上升,于是会扩大生产、增加投资以增加供给。然而,当发现经济系统中其他商品价格都在上涨、生产成本等幅度上升时,厂商将减少投资到正常水平,恢复原来的生产规模,这样就产生了经济的波动。20世纪80年代初,理性预期学派的后期学者不赞成用货币冲击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而将一国的经济周期归结为以技术变动为代表的实际冲击,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
2.RBC理论及其缺陷。标志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诞生的是基得兰德、普雷斯科特、朗和普劳瑟的开创性论文,他们考察实际经济,强调经济周期是由经济活动中以技术变动为代表的实际因素引起的,而不是货币等名义因素。RBC理论更加强调供给的主导作用,其核心是资本积累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这被作为理解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基准模型。RBC模型认为引起经济增长的那些经济力量带来了经济的波动,即供给冲击是产生波动的最主要根源。设生产函数为
Y[,t]=f(L[,t],K[,t],z[,t])(1)
其中,Y是实际产出,L是劳动力,K是资本存量,z代表对生产函数的随机冲击因素,包括技术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动、投入要素的相对价格改变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假定随机项服从简单的具有漂移的随机游动过程(random walk with drift):
z[,t]=a+z[,t-1]+e[,t](2)
其中,a是常数项,a>0,e是具有0均值的随机误差项,这说明每一期的生产技术以常数a加上随机误差项e的速度增长。
RBC模型考虑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代表性主体对经济环境中的这些随机冲击因素做出的动态反应,认为对这些冲击的最优反应导致了消费、投资和产出等与原来的稳态值的偏离。RBC模型认为,经济系统频繁受到影响产出的外生冲击。持续的正的冲击,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带来产出快速增长。然而,如果可以将经济扩张归结为技术进步,那么,认为经济的衰退和萧条是由技术退步引起就很难使人接受了(Mankiw,1989)。而且,技术冲击影响范围只限于一两个产业,不能构成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论缺乏实证支持,模型没有与实际的经济数据拟合得很好。但是,很多RBC理论家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科格利和内森的劳动窖藏模型、金和雷贝罗的可变生产能力机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型,大大提高了RBC模型与美国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
RBC理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经过20多年发展,其分析问题的模式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金和雷贝罗(2000)说的那样:“RBC理论是对宏观经济学有利的技术冲击”。2004年,RBC理论创始人基得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更使得该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虽然其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已经被广为采用,不过在对经济周期问题的解释上,大量研究表明RBC理论存在诸多缺陷,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建立RBC模型的步骤一般是:首先建立一个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求解和校准,最后将模型产生的统计量和相应的实际数据统计量进行比较,其中的每一步骤都面临一些问题,包括:
RBC模型代表性经济主体的跨期优化问题不能通过解析方法求解,常常要利用数值方法或近似方法近似计算最优决策规则,这种近似可能显著地扭曲了模型,以至于人们无法知道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所能确定的效用水平,在比较不同的模型确定的效用水平时就极易产生错误(Naish,1995)。
模型的校准需要主观地指定特定的函数形式来计算关键参数值,然后才能由一系列随机冲击序列确定产出、就业、消费和投资等的反应,再用模型结果与由实际经济观测值得到的特征事实相比较,而确定参数值所依赖的模型形式没有很好的选择标准,这使得校准模型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
在RBC模型中,经常用经济系统的特征事实来作为评价模型的标准,但是特征事实却存在大量的争论,这首先是因为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会遭受不同类型的冲击,而且,在获得特征事实中要利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Hodrick&Prescott,1997)剔除时间序列的趋势成分,这种方法的采用很可能导致两个本来不相关的时间序列表现出虚假相关。而且,大量研究发现,大多数RBC模型中的传播机制相当微弱,产出的动态特征是由技术冲击隐含给出的,因此,正是外生输入的动态性质决定了产出的动态性质,产出的动态性质和冲击机制的动态特征完全相同,模型本身的扩散机制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Cogley&Nason,1995a,1995b)。大多数RBC模型不能刻画产出的周期特征,这是对RBC理论的重要挑战。
五、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对经济周期本质的阐释
信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对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模型提出了质疑,并且修正了传统的模型,使得理论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现代经济事实。早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工资、价格是固定的,关于这方面他们并没有做出解释,现实经济发展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工资、价格水平都是变化的。新凯恩斯主义弥补了这一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提出工资和价格粘性,认为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水平既不像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所假定的一成不变,也不像古典主义假设的那样能够灵活调整,而是缓慢变化的。他们仍然坚持了市场非出清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借鉴了理性预期、微观基础和自然率假说等内容,在经济周期理论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研究。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不稳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是产生经济周期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总供给冲击导致经济周期波动,与古典经济学的解释相同,即劳动市场或生产函数的实际变化改变了企业在既定价格下愿意生产的产品数量。对于总需求的不稳定,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论述和原来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很类似,都认为私人消费、投资支出的不稳定是总需求不稳定的主要来源,不过,与原来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显著不同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还强调了货币需求,认为货币不稳定也是经济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总需求的不稳定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是因为短期中名义工资和价格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面对经济系统中的需求冲击,由于频繁改变产品售价具有菜单成本(menu cost),通常并不会立即改变产品的销售价格,而是首先选择提高产量,因此,价格水平并非迅速调整而是缓慢变化具有粘性的。面临总需求冲击,小的菜单成本导致了大的经济周期波动(Mankiw,1985)。在劳动市场上,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对于某个给定时期,工人们面临着工资合同的约束,这决定了短期中工人们的名义工资变化缓慢。由于名义工资具有粘性,在产品市场出现需求冲击时,实际工资将偏离劳动市场均衡状态对应的实际工资水平,从而实际失业率偏离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实际产出也就当然偏离了潜在产出水平,即产生了经济波动。不过,在长期中,所有合同都可以重新签订,价格和名义工资都可以根据供给、需求状况灵活调整,因此,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认为,在长期中,价格和工资能够充分对总需求变化做出反应,保证经济系统的实际产出回到自然率水平。不过,菜单成本论只考虑了调整价格的成本,却忽视了调整产量的成本,而且,现实经济中的菜单成本太小,难以解释经济大萧条那样大的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模型还有工资、价格粘性与经济周期波动论、交错调整价格论、垄断竞争和总需求波动论、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波动论、市场对策和协调失灵论、价格非稳定性与经济周期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新凯恩斯主义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模型与RBC模型相比,所依据的行为规则并非最优,然而,它也可以模拟出与实际的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相符的结果(Naish,1995)。而且,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行为规则更简单、更便于求解,并且其解与RBC模型中跨期最优问题的解相比,经济主体的效用损失可以忽略不计。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直面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非均衡常态,而且,新凯恩斯主义的模型兼收并蓄各个经济学流派理论精华,认为不稳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能够导致经济周期,实际冲击引起的自发私人支出的变动和货币因素都可能成为总需求不稳定的原因,是对经济周期波动成因更加贴近现实的解释。
六、结论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原因非常多,通过对各个流派关于经济周期的不同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并不是哪一个独特的因素引起了经济周期,这几种理论都提供了对经济周期的不同角度的理解。经过争论和验证,很多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价格是逐渐调整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是重要的,总需求的不稳定可能来自消费、投资支出和货币供给很多因素等等。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定的情境分析,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既有可能是消费、投资等总需求的构成部分,也可能是技术进步和其它的总供给冲击因素,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政策出现偏差也会导致经济波动。但是在关于政府是否应该采取经济政策应对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周期波动,仍然存在分歧。然而,世界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系统中出现的大起大伏时都无一例外地会积极地进行干预。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几次经济波动的特征和成因很不相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的本质,从而更有效地监控宏观经济运行、及时调整政策方向以确保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经济周期论文; 凯恩斯主义论文;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论文; 总需求曲线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充分就业论文; 经济学派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理性预期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