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月经失调治疗中孕激素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评定。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月经失调患者120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孕激素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孕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疗效确切,小剂量孕激素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更少,更值得推广。
【关键词】月经失调;孕激素;疗效;不良反应
月经不调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科病,临床表现主要有不规则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绝经等[1]。月经失调根据是否有排卵可分为无排卵性月经失调和有排卵性月经失调,临床上多为无排卵性月经失调[2]。对于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上多采用孕激素进行治疗,但具体用药方法与剂量却存在较大争议。鉴于此,本研究将主要探讨孕激素对于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月经失调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为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60例。甲组年龄24~51岁,平均(41.22±12.73)岁;停经时间2~7个月,平均(3.14±1.56)月。乙组年龄25~49岁,平均(42.43±11.68)岁;停经时间2~8个月,平均(3.23±1.64)月。两组研究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区别,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适量雌激素药物。两组患者均应用黄体酮胶囊(国药准字H20041902,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剂量为每天100mg(2粒),每天一次,睡前服用。乙组患者剂量为每天200mg(4粒),每天一次睡前服用。
1.3 效果评定方法
经过治疗10天后停药,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月经量达到30~80ml,影像学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为5~10mm时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月经出血量不足30ml,子宫内膜厚度有所减少但未达到5~10mm时,为有效。治疗后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为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乙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满意度为95%。两组患者治疗有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x2=0.8913,P=0.345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阴道点状出血1例、体重增加1例、头晕1例、倦怠感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阴道点状出血2例、体重增加或减少2例、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3例、头晕2例、恶心2例、倦怠感5例、发热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甲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患者,x2=14.3977,P=0.00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月经失调的治疗,根据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不同,其治疗理念和方式也有明显差异。在所有月经失调的患者中以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最为常见。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主要是因为体内孕激素等水平异常引起的[3]。因此在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调节患者体内孕激素水平。本研究所应用的黄体酮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孕激素药物,是卵巢、胎盘和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在患者体内有足够的雌激素存在时,适量应用孕激素可让子宫内膜由增值期改变为分泌期,为孕卵着床提供提条件,同时诱导卵巢开始排卵。在卵泡不能遇到精子形成受精卵时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开始脱落,促使月经恢复正常。当下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但应用剂量略有不同[4]。为探究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的最佳剂量,本研究以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月经失调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甲组小剂量孕激素与乙组常规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比较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甲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由此可见,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确切,而小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柳琴.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0):354-355.
[2]叶玉莲.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应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9,(12):273-274.
[3]贺丽荣,田冬梅.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孕激素疗效探究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116-117.
[4]孙艳华,董丽丽.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0):53-54.
论文作者:马祥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月经论文; 患者论文; 孕激素论文; 剂量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