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锹峪第二小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学习气氛;分层教学;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创新是一种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创新更是一种能力,它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操作能力,它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又有所区别,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的很多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上的,而软件太多,更新太快,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跟上这样的速度。我们必须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的途径
1.教师应转变观念,确立以创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为此,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人人是创造之人。
2.课堂教学中具体采取的方法
(1)巧设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心理学家在研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出,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必需经常地、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创新情境,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必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
(2)引导想象,挖掘创新意识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较好地发展。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绘画教学时,我设计这样一个课题──《美工设计》,提供给学生的画中只有一个圆的轮廓,让他们在上面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想怎样画就怎样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结果令我万分惊奇,学生的画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有画太阳的,有画娃娃脸的,有画钟表的,有画车轮的,有的还在圆里面画了一幅画。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递者,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信息意识的激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通过有计划、有正对性的信息技术培训,既能使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自己能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根据教学需要应用于教学任务;还能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信息素养的环境,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素养及能力进行自身的学习。只有使教师掌握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培养和强化自己的信息意识,把“学生为主”和“创新人才”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之中,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创设培养出信息素养的最佳学习环境,能组织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其中。当然,不仅仅是指课堂上的气氛,还包括课外。在课堂内,首先可以用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兴趣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天性,也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提。而欣赏教学正是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因此,在课堂内应尽量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在教学中要构建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的发挥,更主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才会迅速的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五、实施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过去“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能充分的发展。许多教师往往偏爱尖子生,而忽略甚至轻视学困生,在课堂上很少给他们表现和实践的机会,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困生常常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课堂上只怕老师提问到自己,讨论问题时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操作时不敢大胆的实践。这种现象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而积极实行“分层教学”,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把一个班集体分成几个小组,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小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各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布置安排不同难度和特点的任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与合作,使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尊重自信的眼光里体验一次次成功,创造一次次奇迹,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的探究、去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刻意追求课时的完整,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如“保存文件”,教师应把保存文件分解为几个任务,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分解。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任务到综合任务,循序渐进,应具有连贯性。教师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每一个任务后,应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自己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当学生产生疑惑时,教师不应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相互研究、讨论,自己解决。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不但能获得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更能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具有创新的人才。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同时,在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论文作者:马俊斌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信息论文; 素养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