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及特点分析论文_王茜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理疗科 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目的:探析针灸治疗腰椎盘突出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艾灸加拔罐治疗方法,治疗组实施针灸加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0.304,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2.60±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2±1.13)分,差异显著(t=8.2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显著(χ2=12.018,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盘突出;针灸治疗;艾灸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118-02

腰椎盘突出多是由于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髓核、软骨板部位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后因外力因素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进而造成脊神经根压迫,最终引发各种临床症状[1-2]。患者常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痛、腰痛、腰椎侧凸、腰部肌力下降、感觉障碍、膝跳反射障碍、排便障碍等。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针灸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为进一步探析针灸治疗腰椎盘突出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特点,本文选取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并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为2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68岁,平均(40.25±2.17)岁,病程0.4~2年,平均(1.03±0.12)年;治疗组: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6~70岁,平均(41.38±1.64)岁,病程0.8~3年,平均(0.98±0.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3]。患者无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性病变。排除具有马尾神经痛、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管狭窄、神经根炎、腰臀筋膜炎、硬膜外肿瘤等患者。排除存在相关手术指征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艾灸加拔罐方法。患者经临床CT检测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取俯卧体位后,对患者病变处的昆仑穴位、督脉穴位进行艾灸治疗。以穴位为中心,通过柔软布条将其围成密闭环境,该环状直径约为7cm,根据患者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毫针刺入,将艾炙器、毡毯置于患者病变处,并点燃内部空心艾团;若患者出现灼烧感,应及时端起艾炙器,注意保持动作细致、缓慢,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伤,增加毡毯后将艾炙器放回原有位置,并再次反复实施该操作,直至空心艾团完全烧尽位置。对患者每一主穴实施一次艾灸治疗,同时配合拔罐疗法,保持1次/d,每次时长50min左右,1周作为1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选择针灸加拔罐治疗。患者经过临床CT检查对病变处进行定位后,取华佗夹脊穴、大肠俞穴、督脉穴、气海俞穴、昆仑穴、环跳穴、秩边穴、承扶穴、阿是穴、秩边穴作为治疗主穴,对患者予以针刺,持续留针时长约30min,每10min采取提插捻转等手法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拔罐疗法,保持1次/d,1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疼痛评分是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正常生活工作无障碍,视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腰部活动能力受限,视为好转;未达到以上标准,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则视为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好转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0%[4]。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小组之间比较进行t检验、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疼痛评分(7.92±0.11)分,治疗组(7.83±0.10)分,两组比较,t=0.304,P>0.05,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评分(5.72±1.13)分,治疗组(2.60±0.14)分,两组比较,t=8.267,P<0.05,差异显著。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腰椎盘突出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原因包括腰椎长期损伤、髓核退变、纤维环退变、遗传因素、椎间盘血循环差、妊娠、腰姿不正、受寒受潮等。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临床治疗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症”以及“腰痛”、“腰腿痛”的治疗范围,针灸治疗可改善患者局部组织微循环状态,具有消肿止痛、行气活血、除湿驱寒的临床优势。针对患者穴位展开扶正祛邪、打通血脉的治疗,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其血流情况,减少患者刺激,患者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性高。

本研究中,治疗前,对照组疼痛评分(7.92±0.11)分,治疗组(7.83±0.10)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评分(5.72±1.13)分显著高于治疗组(2.60±0.14)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这与张仲谋的研究中,观察组有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83.9%,差异性显著(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腰椎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永达.火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姚琴.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性坐骨神经痛—随机对照试验[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孙俊俊.毫针的不同干预方式对临床疗效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莫伟,许金海,叶洁,邬学群,马俊明,杨龙,莫文.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3):474-476.

[5]张仲谋.腰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及特点分析论文_王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