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析论文_杨永海

(宜宾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宜宾 6446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肺结节疾病使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我院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检查的80例患者,均收治于2013年5月—2017年8月,其中常规剂量扫描的40例为对照组,低剂量扫描的40例为观察组,回顾分析不同扫描方法对应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肺结节病变相关影像资料表现检出率方面差异性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发生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节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具有可行性,在鉴别诊断中能够取得与常规扫描剂量同等的诊断效果,扫描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肺结节;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18-03

临床文献报道指出,近年来我国肺部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肺结节作为常见胸部影像资料表现,对其研究有助于对相关疾病的鉴别与诊断。多层螺旋CT在肺结节临床鉴别与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际诊断中多采用常规剂量,但是有文献指出多层螺旋CT胸部常规剂量扫描过程中患者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到检查依从性[1]。基于相关研究。本文结合我院2013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结节患者,探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检查的80例患者,均收治于2013年5月—2017年8月,观察组40例中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7.2±4.3)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7.1±4.2)岁。基础资料统计分析显示满足可比性要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同意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检查,仪器为美国GE16排螺旋CT,影像资料可发送到ADW4.4工作站完成数据处理。检查前进行检查知识讲解,从而消除患者因素对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的影响。多层螺旋CT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150mA,螺距=1.0,矩阵512×512,层间距=7mm,层厚=7mm。调整好检查室环境,在患者处于屏气状态下完成检查,扫描范围从肺底到肺尖。对照组患者按照上述参数完成胸部扫描。观察组患者在扫描过程中将管电流减小到30mA,其他扫描参数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整个检查中密切关注患者病灶所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典型影像资料表现等。检查完成后在工作站对获取的相关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并作出分析[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1)不同方法相关影像资料表现检出率;(2)多层螺旋CT诊断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观察指标中所需要的各类参数进行统一整理,然后借助于SPSS20.0软件实施分析,各类参数表示为%,不同组间数据检验结果用卡方表示,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 不同影像表现检出率

所有患者跟踪随访后最终明确诊断为肺结节,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较高比例肺结节影像表现检出,不同影像表现检出率之间几乎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肺结节属于常见的肺部病理性改变,其病因较多,比如肺部肿瘤疾病、肺部炎症疾病等。随着临床肺结节疾病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对肺结节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在患者早期进行综合性的对症支持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在实际肺结节诊断中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其中以各类影像学诊断方法最为常用[3]。

肺结节患者在影像学诊断中可采用X线诊断方法,也可采用CT诊断方法,但是根据已有文献资料报道,CT对肺结节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方法,随着这一方面大量文献报道的提出以及相关检查设备的更新,不同医疗服务中心逐渐将传统的X线诊断方法使用CT诊断方法进行代替。近年来,临床肺结节采用CT诊断的病例数正在不断增加,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多层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与常规CT方法相比,分辨率明显提高,扫描速度更快。当前大多数患者在检查中采用常规剂量,不过有部分患者在诊断中出现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诊断依从性,使得部分患者不愿意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基于此,在肺结节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检查的安全性,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中肺结节疾病患者在诊断鉴别过程中均采用多层螺旋CT实施胸部扫描,其中对照组根据常规扫描剂量进行扫查,而观察组则采取低剂量扫描方法,采用不同剂量扫描诊断后,在肺结节典型影像资料表现检出率方面,低剂量组稍微低于常规剂量组,也就是说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法会影响到实际诊断结果,造成诊断结果出现误差,但是这种影响较小,在实际诊断中可以忽略,总体诊断角度分析,常规剂量、低剂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都能取得好效果。在诊断过程中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低剂量组,说明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肺结节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的安全性。综合影像资料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可知在肺结节诊断中,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较常规剂量更具有优势[4]。

有学者在文献中指出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在检查过程中X线存在潜在辐射危害风险,因而在实际诊断中既要保证获取的影像资料能够满足临床疾病诊断和分析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还应降低这种辐射风险。在临床相关文献报道中,有学者对比了常规螺旋CT扫描剂量与低剂量在肺癌、肺部结节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和分析,所有文献报道结论基本保持一致,在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检查中,低剂量对影像资料质量影响较小,但是却能更好地降低术中不良反应。低剂量扫描方法和常规扫描方法相比较,检查中采用的电流更小,电流的降低有利于电离辐射风险的降低,提高患者诊断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控制保证低剂量螺旋CT扫描剂量不超过常规CT检查剂量,与此同时,低剂量扫查所产生的照射剂量与X线胸片照射剂量基本相当,但是图像质量却更加直观、清晰,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更多影像资料,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表明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可用于肺结节疾病的鉴别诊断[5]。

肺部结节病变在诊断过程中主要依赖于相关的影像资料表现,对于肺结节而言,病灶以类圆形或者圆形病灶为主,病灶存在密度增高表现,一般肺结节个数不超过3枚,因而实际诊断中要求获得的影像资料较为全面,影像资料质量属于疾病诊断的关键。在保证影像资料的情况下还需要减少检查中X线剂量对患者的伤害,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以及其他文献报道,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实施鉴别诊断是可行的。

鉴于本文研究中涉及到的患者数量较少,同时本研究中采用的低剂量为30mA,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在后期研究中可收集更多的病例资料,通过大容量的样本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在具体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中还需要设置更多低剂量组进行对比分析,便于获得更多参考信息。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能够取得与常规扫描剂量同等的诊断效果,且诊断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胜利.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8):1505-1508.

[2]肖琼,胡贵锋,熊淑红.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21-4422.

[3]薛涛.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02):152-153.

[4]孙博,王春涛.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在肺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53-54.

[5]贾胜利.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60-61.

论文作者:杨永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析论文_杨永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