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学生一生奠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根基的基本途径,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阅读往往被局限在教材与应试中,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面狭窄、阅读技能不高。基于此,笔者对“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进行了剖析,并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水平进行了探讨。 一、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应该说,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各种教学改革繁管急弦,紧锣密鼓。但是,我们的工作效果一直很不理想,问题多多。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会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着实堪忧。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譬如一棵树,如果缺失了水分营养,枝叶就会枯蔫萎黄;一个人,如果身染重病,就会面黄肌瘦。这时,要紧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为枝叶上喷洒营养液,往脸上涂抹胭脂。 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其实,这本不应是个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早有明确阐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著名学者、书香校园的倡导者朱永新先生则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和温儒敏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钱理群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温儒敏说:“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 古语云:“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树根萎缩则枝叶枯黄,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基础不牢则大厦倾危,血脉不足则躯体羸弱,灵魂缺位则生命失色——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初中3年,600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6本教科书,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问题还不止如此,更为严重的是,初中的三年,正是孩子智力发育、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和“精神饥渴期”[1],而我们却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几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苦苦打拼而无暇他顾,这无论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于民族前途、国家未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智能浪费和无可弥补的惨重损失。 因此,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是不能丢的。 二、“教科书”是不是“书” 或许有人要问: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地捧着书在读,怎么说是丢了“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教科书”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厘清两者关系,在当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教科书”是什么,用叶圣陶的话来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2]。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采取文章学的教学模式,即以“生理解剖”的方式肢解文本,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作为“仓储式”的简单的积累手段。再加上目前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和考核,日甚一日地消解着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情感和魅力,“让本该快乐的读写变成了苦不堪言的负担”[3]。 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4]的书。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关于“教科书不是书”,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也能找到佐证:“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5]这几句关于读书的重要表述中,有连续四个“书”字,如果把这里的“书”理解为“教科书”,几句话就变成了“多读教科书,好读教科书,读好教科书,读整本的教科书”——这显然是十分滑稽可笑的。《课标》中关于读书的“书”所指十分明确,是指教科书以外的“书”。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语文界把“以本为本”(课本是语文教学之“本”,其他都是“末”)的口号奉为圭臬。久而久之,我国的母语教育成了无根之花、无本之木。以课本画地为牢去培养“人”的结果,就如同玻璃杯里栽松树、小水沟中赛龙舟,到头来,至多养养绿萝、放放纸船。因为教科书远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一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去“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关于如何开展课程建设,《课标》中有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5]可见,一直以来,不是《课标》没做要求,而是我们有所忽略;不是《课标》没说到,而是我们没做到,以致陷在教科书里不能自拔。远离了读书的滋养,学生的精神土地变得板结,情感田园开始荒芜,心灵泉眼逐渐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情感苍白、心灵乏氧,变成“字纸篓”和“机器人”。 有理想的语文教师不能带着孩子整天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而要抓住孩子一闪即逝的成长黄金时期,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把古今中外的名著引入课堂,带着孩子们跳出题海、畅游书海,加强人文积淀,培补精气神,并同步提升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综合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根基。这种做法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标新立异;更不是另起炉灶,剑走偏锋;而是一条在《课标》指引下正本清源的康庄大道。 三、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培养读书兴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典名著是重要抓手。对“文学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把握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文学”。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人大附中是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书籍。传统文化精华方面,先后推荐了《论语》《庄子》《诗经》《楚辞》精选、《菜根谭》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名言百句、寓言百则等,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去读去背;历史方面,先后推荐《大秦帝国》《蒙古帝国》《1901》《1911》《左宗棠》《南京大屠杀》《苦难辉煌》等;哲学方面,推荐“老庄”、王阳明、周国平等古今哲学大师的经典;经济方面,推荐《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等;社会学方面,推荐《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军事方面,推荐《长征》《解放战争》《决战朝鲜》《西路军》等;心理学方面,推荐毕淑敏、卡耐基等人的作品…… 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让学生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人大附中给学生推荐的读物范围较广,不限于文学作品。 其次,关于“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之所以以“经典”为主,是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但人大附中在给学生推荐作品时,既考虑经典,又不限于经典,同时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就说过:“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给学生选择读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接受程度、兴趣特点等因素。”[6] 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如果一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例如,为了让孩子走近《老子》,先让孩子读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为了让孩子走近《庄子》,先让他们读《庄子》白话寓言故事;为了让孩子走近《传习录》,先把《明朝一哥王阳明》推荐给他们……待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孩子们就会一步步走近名著。 推荐一本书之后,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径直走进去,在一个完整而丰富的语境中完全自主地去读,无拘无束地去读,轻轻松松地去读,充分沉浸在书中,和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同喜悲、共忧乐,尽享读书的快乐。这样坚持下来,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读书爆发力就会产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提高。走进人大附中,你会发现一道美丽的风景:无论是课间还是午休时间,在楼道或操场上,总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抱着一部大部头在专注地捧读,或在热烈地议论;一本刚读完,就追着教师推荐“下一本”……如果学生还没翻开书,教师就滔滔不绝地讲起读书诀窍、提分妙招,这就如同面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不去把饭菜端上来,而是喋喋不休地去讲筷子文化和淀粉结构,让人兴味索然。 孩子们代表希望,他们延续着民族的发展方向,续写着祖国的未来。因此,所推荐的读物,既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要有利于其精神成长,切不可一味地厚古薄今、舍中趋外、偏深偏难、盲目随意、好高骛远,让孩子一上来就产生排斥和拒绝。 人大附中一般把一些反映现实生活、时代色彩很强的作品推荐给学生,这些作品可能一时还不能成为经典,但一定是同类作品中的精品,或者有望成为未来的经典。例如,给孩子们推荐的两部“狼”书,都取得了很好的阅读效果。从《狼图腾》中,他们懂得了狼性的价值和环保的重要;从《重返狼群》中,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超越族群的大爱。《重返狼群》是“80后”作家李微漪创作的纪实作品,记述作者自己舍生忘死,历经艰险,把小狼放归狼群的真实经历,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首例成功放归狼的神话。这本书文笔优美,故事传奇,孩子们沉醉其中,既陶冶精神,又开启心智,李薇漪也因此成了孩子心目中“最让人佩服的人”。这本书虽然眼下不能称为经典,但未必不能成为未来的经典。正如《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在《重返狼群》的序言中所说:“我已经精读四遍《重返狼群》,仍想再读。这部狼书经常让我冷汗淋漓,或热血沸腾,抑或潸然泪下……给予了我精神上空前的震撼。”[7] 我们希望孩子们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热爱人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装在心里。我们给孩子推荐大气磅礴的《四世同堂》、“茅盾文学奖”获奖扛鼎作品《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战争文学系列、历史传记作品、世界文学名著,让孩子们在作品中体会民族大义、美好心灵、血与火、成与败、善与恶,使其精神受到强烈震撼,情感得到丰富滋养,智慧获得深刻启迪。 给孩子推荐经典以外的读物时要掌握这样一个标准:作品一定是健康的、美的,可以带给孩子正能量。尽管社会并不完美,人性也有不少弱点,但是我们希望他们通过读书,能提高一点,和宁静近一点;离邪恶远一点,和善良近一点;离网络泥潭远一点,和古今中外的智者贤达近一点;进而培养其高雅情趣、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和家国情怀。 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不要总想着书一打开,就分数一大把。“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再好的饭,吃急了也会噎;再好的书,催急了也会让人排斥。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四、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 读写结合是人大附中的一贯做法,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随后,教师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发现亮点,选出范文,在讲评中真诚赞美、热情鼓励,顺便做一点读写指导。最初,有的孩子只能写几十字,坚持一段时间,从几十字写到几百字,再到后来,一两千字也一挥而就。两年下来,学生人均读书20多部,其中多为古今中外名著,有的虽不属名著,但也是同类中的精品,或是通向名著的桥梁。人均写下读书笔记两万字左右。刚刚出版的《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一书学生的200篇语文笔记,就是印证。 需要指出的是,名著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教师是关键,语文教师决定着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来说,孤陋寡闻是致命的。有喜爱阅读的教师,才会有喜爱阅读的学生;有视野开阔的教师,才会有视野开阔的学生。 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教师自己首先要阅读,不仅要进行职业阅读,还要对文史哲、时政、经济、社会、心理等领域广有涉猎,以不断充实智库,裨补精神。这样,教学才会出现一片新天地,抵达一个新境界,逐渐做到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际,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教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 2010年,笔者在人大附中连续教了8年高三后,被刘彭芝校长空降到初一,以“加强人文积淀,涵养大家气质”,引领孩子开展名著阅读。孰料几个月后,家长的告状信铺天盖地飞到校长手里,家长们众口一词: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教师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如果孩子因为读书使中考受到影响,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声声质问,咄咄逼人。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笔者就读书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风波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可见,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会举步维艰。尤其在现有中考方向的“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教师、学生到学校、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即便懂得通过读书可以“种下龙种”,也只得屈从现实去“收获跳蚤”。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朱永新先生的话值得每一位教师回味。阅读是学生生活的基础_重返狼群论文
阅读是学生生活的基础_重返狼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