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导流施工技术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按照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导流技术的合理选择,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同时降低施工成本的投入,使其呈现良好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为了保证导流施工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应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其应用条件的深入研究,以便于推动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养成优秀技术人才的同时,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导流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加上施工工艺有一定难度,因而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因而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选择,充分考虑到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科学利用导流技术,从而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1 导流施工技术的内涵
所谓导流施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确保水流能够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绕过施工区域并顺利流向下游的水利引导技术。这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区域附近的水流进行良好的引导与控制。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导流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了基坑排水以及截流和下闸蓄水等一系列子工程,其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开展以及施工进度和最终施工结果。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注重对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完善至关重要。
2 导流施工方式选择的考虑因素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导流施工方式,在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三点因素:①水文条件,这也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需要予以重点考虑,这里的水文条件主要包括河流的水位变幅、汛期和洪水期、全年流量以及河流实际流量大小等,要考虑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来选择最佳的方案;②地质条件,这里主要指的就是河床的地质条件,其对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方案的选择也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河床束窄处进行围堰导流施工中,因为其过水断面实际面积的问题,其流速必然很快,所以在进行导流技术的应用时要先确定河床可能束窄的程度;③地形条件,地形的选择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其对导流施工的选择以及导流施工技术能否顺利展开有着直接影响, 在河床宽阔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期导流的施工方案,在河谷狭窄且坝体无法分期建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隧洞导流施工方案;在河床中存在沙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段围堰法导流施工方案;在河岸平坦并且能够有效利用老河道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明渠导流方案等。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围堰法应用
3.1.1 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即利用在河流上建设围堰的方式来确保河道能够被一次性截断,并充分发挥围堰建筑物的作用使河水涌向泄水建筑物,进而使其以分流的形式倾泻。与其他导流施工技术相比,全段围堰法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为不断强化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时刻准确把握泄水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明确水量等诸多因素后利用导流施工技术将水流进行合理划分,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倘若河流水量较大或河槽较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明渠导流、涵洞导流等导流方式,在一次拦截处理后再利用全段围堰法进行二次导流处理。
3.1.2 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与河流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围堰法是其用以多段划分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方式,划分完毕则表示整个水利工程项目操作圆满结束。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大化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的综合作用,采取分段围堰法时应充分考虑到河流、河床、河槽等的特点,并将该项技术与其有机结合,以进一步落实好河岸的封堵处理工作。由此便可确保河流能从围堰建筑物上顺利通过,加快工程建设,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施工质量。此外,亦有部分专家表示,分段围堰方法在河水流量较大或河流河床较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适应性较为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的方式是借助河岸或滩地建设出渠道,然后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促使水系经渠道下泄,多用于岸坡平缓或滩地宽阔的河道上,若水系周边存在老旧河道,可充分进行利用,一方面减少施工作业量,另一方面还可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明渠导流技术是有适用条件的,坝址河床较窄、覆盖层较深,采用分段导流技术较为困难,就可以采用明渠导流:在河床沿岸存在台地、垭口、古河道,需要进行导流的流量大或受地质条件限制,导流隧洞无法进行开挖。工程建设期间仍存在通航、排冰、过木需求,施工周期短,挖洞经验、设备缺乏等多种情况,采用明渠导流技术更加适宜。明渠导流技术当中主要涉及导流轴线布置、进出口位置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导流轴线布置在宽阔台地、垭口、古河道沿岸,渠身轴线伸出上下围堰外坡脚,并满足水平防冲要求,明渠轴线布置尽可能缩短长度、避免深挖;进出口要与上下游水系衔接,并控制与主流交角。
3.3 隧洞导流方法
要想使隧洞挖掘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顺利开展,则需要选择隧洞导流法进行施工。在对河流导流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施工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被围堰建筑的施工地点,通常会选择在基坑上下游,同时要想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通常在河流导入隧洞施工完成后进行倾泻处理。在运用隧洞导流方法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与河岸旁的固定建筑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隧洞导流方法需要开山凿洞,这样不仅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而且还会使施工成本大大提高。因此,隧洞导流方法一般被应用于无法展开明渠挖掘、地质条件繁杂的施工地段。
3.4 涵洞导流
纵观实际,涵洞导流法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通常用于水闸及中小型土石坝工程中。该项导流施工技术旨在于水利工程施工下游修筑围堰挡水,从而实现引流导向作用。另外,大量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后期导流中的应用价值亦较高,同时由于其具备了高度灵活性与便捷性等一系列优势,还能在加快施工速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在该项导流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水流两岸山体或滩层表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涵洞均呈直线状,而为进一步确保水流通畅,应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淤泥或渗漏等问题,以免影响该项导流技术作用的良好发挥。
3.5 基坑排水
实质上是在河道基坑处进行截流和排水,使基坑中的渗水等得到有效排出,最终有效减少基坑渗水。在基坑排水过程中好特别注意各种排水设备的准备齐全,尤其是抽水机,抽水机的数量至少3 台,其功率为20kW、扬程为20 米,备用的抽水机至少准备一台。
3.6 船闸施工
船闸施工不仅涉及到了游导航墙和闸室施工,还涉及到了上闸首施工、下闸首施工和上游导航墙施工等等,故船闸施工具有设计内容多、施工程序复杂、施工难度高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即要求进行船闸施工,并充分考虑到船闸施工的制约条件,以提高船闸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导流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水利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应用研究,以不断提高导流施工技术应用质量,进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旺.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J]. 四川水泥. 2018(05)
[2] 丁立训. 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07)
[3] 岳志强.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 内蒙古水利. 2018(04)
作者简介 刘辉 (1980-) ,男,广西北流人,广西中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刘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围堰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明渠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隧洞论文; 基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