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也有“成人心理疾病”?_张杰论文

为什么孩子也有“成人心理疾病”?_张杰论文

孩子缘何也有“成人心理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有论文,成人论文,孩子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离开书本,她就内心惶恐

上小学五年级的陈茜,乖巧、听话、能歌善舞、学习好。成天有众人的夸赞声围绕身边,在别的孩子看来,她的生活无疑是充满阳光的。

可是,陈茜却有一肚子的苦水:每天不仅要完成老师的作业,还要承受父母给的“额外负担”,因为是学习尖子,老师提问总“关照”她,每天,她都要把课堂教学内容预习几篇,上课时才不慌。“哪天漏了一步,心里就会慌”。每天起得比鸟早、睡得比猫晚的陈茜眼见自己越变越忙,还总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加压:再多做些题,多看会儿书。

现在,只要离开书本,陈茜反倒觉得坐下来休息有种“罪恶感”。

点评:很多父母一直把“有压力才有动力”当成教育孩子努力学习的法宝,认为孩子成天和书本、知识打交道才是爱学习。没想在这种高压环境中呆久了,顺应了这种生活的孩子却不知不觉地不懂得给自己“下达”停止的命令了:一旦空闲下来,反倒心生恐慌。

这就是心理专家说的“压力上瘾症”。孩子不自觉地对压力上瘾,少不了父母大谈成功之道、着重描述如何经过磨难与压力,才取得成就。结果,孩子内心也落下了唯有持续的压力状态下的生活才有成功可能的暗示。因为要达到父母和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淹没于繁重学习中,直到感觉自己就像个停不下来的工作机器。给孩子动力的同时,也要给予释放压力的时间和方法,才能学玩不误、张弛有度。

女孩的手机闹铃依赖症

打上初中那天起,舅舅就奖了部手机给小蓉。虽说小蓉很少用手机,但她将手机闹铃调到了适宜的时间,以便督促自己每天早早起床。

有了这个“法宝”,小蓉天天“闻机起舞”。她每天早晨都会晨读,有时感觉学习累了,还可以玩玩游戏,放松一下。同时,有了手机闹铃,小蓉既不担心睡过头,也不担心每天看书呀、玩呀第二天会迟到误事。

一天,因为忘了及时充电,手机自动关机了,那天,小蓉一觉睡到八点才醒。尽管“省”了早餐紧赶慢追,一阵心急火燎后还是迟到了,让挨了批评的小蓉郁闷了好几天。

前不久,手机因摔坏了只得拿去维修。离开了手机,小蓉的生活和学习就乱了套:几次迟到不说,因为睡眠不好,她脾气也大了很多。好几个晚上,睡梦中仿佛听到闹铃响,她爬起来关铃声才想起手机不在枕头下。即使这样,那似是而非的铃声还是时常困扰着她,还经常把爸爸妈妈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

点评:如今,手机渐渐已成为不少学生的必备之物,通信、听歌、掌握时间,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的变化,要么言语粗俗、烦躁不安;要么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从而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不少人甚至达到“手机中毒症”的“临界点”。

孩子因为手机影响心理和行为,罪过还在于长辈对晚辈的过分关心:没有想到孩子过早享受不该享用的东西极易养成不能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好逸恶劳的惰性思想,更没有想到手机除了通信、闹铃等功能外,还有可能造成依赖性、因玩手机而影响到学习等诸多负面影响。

一个留守孩子的“假日抑郁症”

三年前,因为经济原因,康琼的父母不得已把她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双双去了南方打工。康琼是个懂事的乖孩子,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她照样自觉地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还力所能及地帮爷爷奶奶干些家务活。

随着父母离家的时间越来越久,活泼的康琼有了心事,虽然平时她可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学后找些难题来“折磨”自己不胡思乱想,晚上不停地思考、演算、查资料。

一到节假日,康琼不仅没有愉悦,反而平添了淡淡的失落感,特别是看到伙伴们拉着父母的手游公园,她的心更显得空落落的。康琼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的情景。这种状况久了,时常处于悲戚中的她竟表现出神经衰弱,也变得吃不香睡不稳,还常常出现头痛头昏、精神恍惚、反应迟滞等现象。

点评:因为各种原因,加入打工淘金大潮中的夫妻越来越多,无一例外地,亲人的别离,家庭的“空巢”让渴望父母关爱的孩子郁郁寡欢。沉醉于以往的回忆中,成了他们情感发泄的唯一途径。给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别忘了,孩子虽小,也有心灵、情感各方面的要求。

电脑,孩子的良师还是“损友”

张杰的爸爸因电脑不熟练,已错过了两次荣升的机会,这令他懊悔不已。无独有偶,张杰和妈妈一起参加一次家庭聚会,看到别的孩子在电脑上画画,利用网络和外地的亲人进行远距离联络,而自己的孩子只会在旁边看热闹,觉得脸上很没面子。

很快,张杰家里就多了台电脑。为了让孩子早日学有所成,父母给张杰请了专门的电脑家教,买了一大堆书籍。一个月后,张杰已在电脑前运指如飞了,爸爸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半年后,细心的妈妈发现儿子出了点问题:原本活泼开朗的张杰不再总是想着和小朋友们去玩,也不再像以前什么事情都讲给家人听,而是对许多过去比较好奇的事物毫无兴趣。可只要一坐在电脑前他就会恢复活力。“性情大变”的张杰被专家最后确诊为过度学习电脑患上了“自闭症”。

点评:近年来,随着电脑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以及网吧的涌现,电脑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过度接触电脑,目前不少青少年已出现了自闭症倾向。因为沉迷于电脑、网络而前来求医的孩子数量虽未达到惊人的地步,但还在迅速增长。

孩子学电脑是好事,毕竟,随着网络的普及,这是打开与外界交流的一扇重要窗口。但专家提醒家长,要帮助孩子把握使用电脑的时间和方式,不能让孩子过多地沉迷于电脑,否则,“自闭症”、“网络成瘾”等现象就会侵蚀孩子健康的心灵。

让知识“炸晕”的尖子生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苏蕾却不合时宜地病倒了,耽搁了一个星期的复习时间,对能否保得住“名列榜首”不仅成为她所担忧的,更成了爱面子的爸爸妈妈的心病。

出院后,苏蕾比以往更加发奋学习,妈妈从书店买回几套资料让她练习,爸爸则是从网上下载了一套“奥赛”题给她热身。每天泡在大量的题海中,精神高度紧张,得不到应有的放松,让苏蕾渐感体力不支,但她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和自己想要的那份荣耀硬撑着。

离正式考试还有三天,苏蕾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没有任何病理变化和器质性改变,可看着女儿疲惫不堪、精神萎靡的样子,他们又不相信一向坚强的女儿在装病。

点评:因为大病初愈,在苏蕾的思维模式还没有调整到可以接收大量信息的状况下,因全家人的急于求成,造成了一个“信息爆炸”时空,因知识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造成她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出现让知识、信息“炸晕”的现象。

“知识焦虑综合征”出现在孩子身上,又一次凸显了父母“望子成龙、成凤”的心理。知识的吸收是一个主动意识过程,被动灌输只能适得其反。父母要让子女明白:偶尔一次失败不可怕,沽名钓誉的虚荣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专家观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们在享受时尚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被各种新的问题所困扰。对于心身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孩子来说,过早或不当地接触新生事物,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变异,就会让抑郁症、各种情绪障碍、人格缺陷等成人心理问题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孩子们身上。总而言之,孩子心理疾病成人化,大都与父母对其孩子健康的忽视,让其形成不良生活习惯打下的“基础”有关。

儿童不应变成生理上的“病秧苗”,更不能先败在心理疾病上。轻微的心理疾病,可通过各种放松活动来释放,也可让孩子自己学习控制生活中的压力。病症如果较严重,则应遵循有关专家提出防治孩子“成人心理病”的“六大招”:定期谈心、多多关爱、饮食合理、加强锻炼、消除压力、自主减压。

标签:;  ;  ;  ;  

为什么孩子也有“成人心理疾病”?_张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