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蔡海庆

蔡海庆

(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目的:对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A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就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闭合复位、PFNAA髓内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应用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较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出血量,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该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闭合复位,PFNA髓内针内固定;切开复位,DH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203-0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骨科疾病,易发于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老年骨质疏松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当前手术治疗是治疗该患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随机选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治疗与分析: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的2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女性患者,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0岁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58.97±3.24)岁,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女性患者,6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2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4±3.6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治疗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PFNA髓内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具体手术方法为:大粗隆顶点上方5cm处做一长约3-5cm纵行手术切口,C臂透视下手法复位并固定制动骨折断端,大粗隆顶点打入髓内针,螺旋刀片打入股骨颈中下1/3处,尖顶距保持在15-20mm,固定方式运用静态螺钉固定,伤口处逐层缝合。2.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DH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其具体手术方法为: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做髋关节外侧切口,切口长约15-20cm,逐层切开,直视下复位骨折断端,C臂透视下安装钢板及螺钉,伤口处逐层缝合。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处理,计量资料应用来进行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治疗实施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3.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骨科疾病,骨质疏松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进行PFNA的微创手术操作更有优势;本研究我们通过对40例DHS和PFNA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DHS和PFNA的术后恢复情况差别较大;PFNA较DHS手术切口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但价格较高且术中需要频繁暴露在X线中,所以临床中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哪种手术方式,医师可以根据患者全身状况,个人要求等具体选择。

对于高龄且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骨折内固定常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来治疗此类骨折,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单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操作更加简单。所以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能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住院时间短,患者经济负担减轻。但同时我们注意到,必须严格掌握置换的指征。因为一旦发生手术失败,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如此高龄的患者一旦手术失败,将很难补救,死亡率极高。文献报道这类手术指征:①年龄>75岁,无法耐受长期卧床。②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或为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很难成功。③陈旧性骨折或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④并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前髋关节功能差。

另外,我们认为预期寿命应作为考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重要考虑指标。我们没有大量长期的随访结果,依据我们的经验我们暂时掌握在预期寿命在5年以内的,可考虑行关节置换。另外股骨粗隆间骨折,影响股骨距时,股骨假体上部没有骨组织包容和支持,负重后很容易松动,而一旦假体松动。患者将无法再承受翻修手术,只能卧床,死亡率极高。因此,选择人工关节置换必须十分慎重。

参考文献

[1]李日旺,吴小杭.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2):49-50.

[2]冯卫.三种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PFNA、PFNA-II、Inter Tan)与中国人股骨近端形态学匹配性研究及其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2.

[3]辛健,汲长蛟,毕荣修,等.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2(17):1084-1087.

[4]蒋传海,吴健,袁伟,等.微创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0,9(1):46-48.

[5]侯建思.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钢板内固定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12(5):2222-2224.

论文作者:蔡海庆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蔡海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