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论文_姜华丽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 264500

【摘 要】目的:针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分析其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为100例,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预防性干预。结果:观察组出现压疮的患者为1例,对照组出现压疮的患者为7例,并且对照组患者的压疮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应对其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压疮是指患者的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出现局部受损,属于压力、切口以及摩擦共同作用下导致的,进而患者出现组织缺血,皮肤出现溃疡或者坏死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压疮的时候,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且活动受到限制,甚至引发感染、贫血等情况,而神经内科患者的疾病较为严重,如果患者一旦出现压疮,对临床治疗会起到阻碍[1],因此为了研究神经内科患者其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护理措施,特选择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一共为100例,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所有患者均为神经内科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例数为50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5:25,住院时间为7~28d,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4至86岁,平均年龄为(45.2±2.1)岁;对照组患者的例数为50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6:24,住院时间为7~28d,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3至81岁,平均年龄为(46.2±2.3)岁,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同意,并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预防压疮护理干预,(1)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意识障碍的程度、体温以及肌张力情况,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患者皮肤得情况以及活动能力以及摩擦力等进行相应得评估,并制定评估表,再根据患者得评估结果对其实施针对性得预防措施,同时在每天得交接班时,也应仔细的交代患者压疮得高危因素,积极的进行预防。(2)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皮肤清洁,保证患者皮肤的干燥,保证患者床单以及衣物的平整,每天定时对患者进行清洗,如果患者的衣服以及床单出现污染以及潮湿的情况,应及时的帮助患者进行更换,如果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以及呕吐等情况,要及时的清理排泄物[2],(3)营养支持,由于神经内科的患者大多数病情较为严重,其免疫能力较低,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营养计划,予以高营养高蛋白的失误,可以及时有效的纠正患者血糖以及贫血情况,针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应为期进行静脉补养,必要时需要输入血浆和白蛋白,提高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4)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更换体位时应保持30°,在患者好发部位放置软垫、海绵等柔软的物品,降低对皮肤的摩擦度,并对患者进行按摩,促进患者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3]。

1.3观察范围

观察上述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以及患者发生压疮的等级。

其等级分为四等级,Ⅰ级,患者受压部位有不褪色的红色斑体出现;Ⅱ级患者皮肤有破损、水泡;Ⅲ级患者的皮肤有较大面积的水泡和破损;Ⅳ级患者的受压部位皮肤组织坏死,并且周围肌肉、骨以及关节出现损伤[4]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上述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在此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的患者为1例,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出现压疮的患者为7例,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2.2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程度,P<0.05,详情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程度

3讨论

精神内科患者多数为年龄较大患者,因此出现压疮的发生率较高,此次研究中,笔者对上述患者进行分析,得出,年龄因素、意识因素以及医疗器械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危险度越高,因此消除压疮的发生主要要做到帮助患者勤翻身,对其的衣服勤整理,同时在交接的过程中做好压疮评估,对待患者的被褥等要勤更换,针对于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应及时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另外,积极的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提高提免疫能力,护理人员也应严格执按规定执行相关操作,并且针对于置留导管的患者也应做到及时的巡查,合理使用辅料,避免机械性损伤[5]。

其结果表示,观察组出现压疮的患者为1例,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出现压疮的患者为7例,发生率为14.00%,并且对照组患者的压疮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应对其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并且能有效的保障伤口愈合,加速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孙新,张申秀,秦国芳,等.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病房预防 压疮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6):649-650.

[2]张毅超.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在老年骨科住院压疮高危患者中的 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6,10(3):220-222.

[3]蒲丽辉,胡秀英,刘祚燕. 老年患者压疮风险现状调查与 影响因素分析[J] .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540 -544

[4]戴璐,许勤,高健. 骨科压疮发生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分 析[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52 - 2154.

[5]刘岩,耿艳侠,闫洪伟,等. 20 例脑出血患者压疮的封闭 负压引流治疗效果研究[J] . 重庆医学杂志,2016,45(20):2826 -2828.

论文作者:姜华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论文_姜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