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论文_田永华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论文_田永华

甘肃省山丹县妇幼保健院门诊 甘肃 7341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8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25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治疗转归;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治疗转归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显效的患者3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的患者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有4例,潮热有4例,皮疹有2例,不良反应出现率23.81%;观察组恶心、皮疹、潮热各有1例,不良反应出现率7.14%。治疗前两组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2组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似,对缩小肌瘤和子宫有帮助,可减少血红蛋白流失,但低剂量具有更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育龄期常见,属于一种常见良性病变,多数患者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但部分可伴随痛经,甚至多次流产和不孕,需及早治疗。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8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组。观察组年龄22-79岁,平均(46.51±2.71)岁。发病时间1年-3年,平均(1.43±0.47)年。对照组年龄22-79岁,平均(46.24±2.34)岁。发病时间1年-3年,平均(1.42±0.41)年。两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大剂量(25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治疗转归;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

显效:子宫、肌瘤大小正常,月经正常,血红蛋白检查正常;有效:子宫、肌瘤缩小,月经有所恢复,血红蛋白检查好转;无效:症状、子宫、肌瘤、月经、血红蛋白检查无改善。子宫肌瘤治疗转归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作数据比较,输入数据后分别进行t检验(针对计量资料)、χ2检验(针对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子宫肌瘤治疗转归相比较

观察组子宫肌瘤治疗转归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显效的患者3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的患者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

2.2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2组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

2.3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比较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有4例,潮热有4例,皮疹有2例,不良反应出现率23.81%;观察组恶心、皮疹、潮热各有1例,不良反应出现率7.14%。

3讨论

随着子宫肌瘤不断增大,或生长位置对直肠、膀胱等造成压迫,可对大小便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显示,子宫肌瘤过大以及生长位置特殊可导致手术治疗风险增大,且手术治疗容易带来生殖系统感染、阴道出血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需积极寻求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保守方法[2]。

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药物,治疗子宫肌瘤作用在于可结合孕激素受体,其属于化学合成甾体类物质,对孕激素作用进行作用,有效拮抗孕激素而抑制子宫肌瘤生长[3-4]。米非司酮和P受体具有强大亲和力,可结合P受体促使其构型变化而促使P受体结构DNA结合区变化,从而发挥竞争性抑制P作用,阻断孕激素作用。另外,米非司酮还可对排卵进行抑制而不利于肌瘤生长。研究显示[5],剂量12.5mg/d米非司酮和大剂量25mg/d治疗子宫肌瘤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在剂量增多的情况下,其副作用也随之增多,如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等,可影响患者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大剂量(25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结果可见,观察组子宫肌瘤治疗转归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2组子宫、肌瘤情况、血红蛋白检查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似,对缩小肌瘤和子宫有帮助,可减少血红蛋白流失,但低剂量具有更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春芬.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6):243-244.

[2]王占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7):1002-1004,1005.

[3]康勤洪.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6,25(11):19-21,29.

[4]聂惠龙,郭天棋,张琳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683-4684.

[5]骆大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7,7(9):113-114.

论文作者:田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论文_田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