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过门钱”的形式美感及其象征寓意论文_范卓慧 张承芳

潍坊“过门钱”的形式美感及其象征寓意论文_范卓慧 张承芳

山东省昌邑市石埠初级中学 261300

摘 要:“过门钱”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取材于民间岁时风俗,借助广大的接受群体普及到城乡各地,渗透到世俗生活的各个领域。形式美感和象征寓意是民间美术形式研究的主要因素,综观潍坊“过门钱”的形式和内容的演变,与其地理、历史、民俗、审美、传承等方面有关。潍坊“过门钱”独特而娴熟的技艺是以画诀、言传身教、物传和心传的方式传承的,它的形式美感和象征寓意是潍坊“过门钱”地域性、独特性的体现。潍坊“过门钱”的形式美感和民间象征寓意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其形式上由简单到复杂、内容上由单一至丰富。

关键词:过门钱 形式美感 象征寓意

一、潍坊“过门钱”的历史渊源

潍坊“过门钱”属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宗教,最早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又称“门笺”、“门吊子”、“花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形状如小幡,展饰如人胜。很多的原始彩陶、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远古艺人对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完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潍坊“过门钱”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充分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和延续关系。在内容上,它由原始的自然崇拜扩展发展为纳福迎祥、婚丧嫁娶,进而戏出故事、民俗风情等等,成为当时老百姓的情感寄托,同时也表现了当时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潍坊“过门钱”是潍坊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为了祈福的愿望而创造的,并在历代潍坊人民当中应用和流传,成为有别于木版年画的另一种艺术表现样式。潍坊的“过门钱”艺术生存于劳动人民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这样的民间艺术不受功名利禄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因而也就能体现出人类最本质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从而使它具有了独特的地域性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二、潍坊“过门钱”的题材和内容

潍坊“过门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化、大众化的艺术。创作者是按照当时当地的农民的思想要求、美好愿望、生活需求逐步丰富着潍坊“过门钱”的题材和内容,创造出无数美好的作品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潍坊“过门钱”的内容创作极其广泛,不受任何限制,完全由创作群体和创作个人的喜好支配,只要是创作者喜欢的,就会无休止地做下去,如同中国画一样,山水、花鸟、人物、吉祥语等应有尽有。潍坊的“过门钱”发展到今天,如果按照题材来分可分为辟邪迎祥、纳福吉利、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风景花草、瑞兽祥禽等等,可谓是百态万千、应有尽有。

三、潍坊“过门钱”的形式美感

潍坊“过门钱”的形式美感和潍坊其它民间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是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民间艺术,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只不过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在这些民间艺术的创作传承中,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总之是“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这是潍坊民间艺人创作“过门钱”的初衷,也是创作的要求和目的。

潍坊“过门钱”题材的选择和处理生活化,构图形式巧妙化,因为“过门钱”是悬挂在门楣下,所以创作者就要考虑其悬贴的牢固程度。考虑到北方地区特别是潍坊地区风比较大,所以潍坊的“过门钱”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图案线条不能过于纤细,“过门钱”的膛和边框、穗子之间必须像网络一样紧密相连;再加上构思巧妙、衔接自然,就使得潍坊“过门钱”形成了一种富有线条韵律、具有装饰特点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1.构图满密

潍坊“过门钱”构图既满又密,这也是基于潍坊“过门钱”的悬挂功能,“过门钱”的膛、边框、穗子之间必须像网络一样紧密相连才不至于使它在风中遭到破坏。其次,满密的构图符合装饰性的需要,有助于营造一种充实热闹的气氛。

2.对称式构图

潍坊“过门钱”对于神灵的刻画采取对称式构图,这种构图形式有利于形成强化神灵的中心地位的作用,从而加强了神灵的庄重与威严,有利于形成神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3.注重平面构成

潍坊“过门钱”不讲求纵深感,通常在一个平面内展开多个空间和时间的叙述,把形象巧妙地组合,使画面中的点、线、面组合产生一种节奏感。同时这种构图方式也是由“过门钱”的悬挂特点决定的,这种构图方式还可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4.想象自由夸张,不受任何限制

元代刘廷振在《萨天锡诗集序》中说“殆犹天马行空而步聚不凡”,也就是说“过门钱”创作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要多大有多大。它可以把世间的、神界的美好事物一一纳入自己表现的题材,想要什么就做什么,既可以表现至善、至美、至高无上的内容,又可以表现华美的、可爱的、可亲的内容。

潍坊“过门钱”的发展需要在保留其原有本质性的因素上发展,需要把民族性的因素、地域性的特点继续保留下去,发扬光大。

论文作者:范卓慧 张承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  ;  ;  ;  ;  ;  ;  ;  

潍坊“过门钱”的形式美感及其象征寓意论文_范卓慧 张承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