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论文_黄侃,金振涛

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论文_黄侃,金振涛

黄侃 金振涛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中污水的有效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污水处理厂中,水池是其重要设施,是进行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设计经验,探讨了污水处理厂中水池在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设计要点,并阐述施工阶段水池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

在国家大力整治环境污染,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污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污水处理厂中的各类水池等构筑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池的的结构设计中,既要考虑水池满足工艺专业的使用要求,又要保证水池的结构安全,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水池结构的防水是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水池防水性能不好会导致污水渗到池体外部,造成二次污染,并且会加快池体内钢筋锈蚀,影响构筑物使用寿命。通过采取合适的防水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

1、污水处理厂的水池结构设计概述

污水处理厂污水池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强度设计、抗浮设计、防裂设计以及防渗设计等方面。在设计时,应结合不同水池的不同工艺要求,考虑到水池荷载方面的问题,通常考虑池外无土池内满水及池内无水池外填土两种工况,进行截面的设计,并对其结构的强度进行验算,使池体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所处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及地震作用,对水池进行抗浮验算,对影响水池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2、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2.1、混凝土裂缝

污水处理厂中的水池一般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若仅仅根据构件的承载能力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就有可能因为混凝土强度过高,水泥含量偏高,尤其是部分大体积混凝土,过量的水化热会引起混凝土变形的增加,温度差会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裂缝,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水池的结构配筋如果没有设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容易引起构造贯穿裂缝。给水池的防水抗渗带来很大的隐患。

2.2、抗浮稳定性

近些年,很多地下工程因为抗浮考虑不足,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池体产生上浮失稳。在污水处理厂的结构设计中,产生水池的上浮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点:(1)结构设计时仅考虑结构强度、刚度的问题,忽略了抗浮稳定性的计算。(2)上部结构计算时,所取荷载偏大,导致实际使用时上部传导给下部池体的抗浮力不足。(3)勘察报告深度不够,仅提供常年地下水位,遇到暴雨或洪水时,地下水位过高,使得池体上浮。(4)施工单位施工期间为采取抗浮设防措施。

3、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

某污水处理厂一大型污水池,平面尺寸为90.60m×62.20m,池高8.05m,设计水深7.50m,基坑深度4.00m,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基础和基坑设计

软弱土层较厚,且地下水位较高,池体有抗浮要求,从经济性考虑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2作为桩端持力层。由于十字型桩尖加工简便,价钱低廉,破岩能力强,故采用十字型桩尖。

基坑开挖深度为4.00m,场地开阔,故可采用单级放坡开挖,坡率1∶2.0,明沟加集水坑排水。因施工期间多雨且表层土土质较差,故采用50mm厚喷射混凝土面层,内设双向钢筋网并设坡面插筋。施工期间应进行基坑变形监测,若边坡难以稳定则考虑进一步放缓坡率并采用钢板桩、搅拌桩进行边坡加固。

3.2、结构计算的裂缝控制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表3.4.5条对不同环境类别下不同裂缝控制等级的最大裂缝宽度做出了要求,在结构计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此要求进行配筋,否则水池结构的防水性能会受到重大影响。

3.3、池体设计

池体设计水深7.50m,池壁若按单向板设计则所需壁厚达900mm,极不经济。故考虑间隔3m~4m设置扶壁,将池壁简化为下部顶端自由双向板和上部水平单向板,所需池壁厚度可减为300mm。因池体内部连通,运行时水位基本相同,不均匀荷载较小且采用桩基础,故中部底板可减薄,厚度从四周900mm减为500mm。

池体属露天环境且未设置外部保温层,按《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分别在X向、Y向设置4道、2道伸缩缝,将池体划分为15个约20.00m×20.00m区格,并注意与扶壁设置相配合。

伸缩缝一般由橡胶止水带、填缝板、嵌缝密封胶三部分组成,形成止水带和密封材料双重止水防线,其宽度根据结构的伸缩变形量确定。当地年温差30℃,20m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量为6mm~7mm,取橡胶止水带的变形率为25%,可得所需变形缝宽度为24mm~28mm,实际设计伸缩缝宽30mm。

对盛水构筑物进行抗震验算时,当构筑物高度1/2以上埋于地下时,可按地下式结构验算;当构筑物高度1/2以上位于地面以上时,可按地面式结构验算。抗震计算包含在自重惯性力、动水和动土压力下产生的荷载作用。

3.4、耐久性设计

由于水池环境为二类,建设场地地下水将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腐蚀。因此,为了确保池体的耐久性,应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水池材料采用 C20 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为 P6,垫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地下构件,应做好防腐措施;对于钢筋混凝土池体,还要进行防水处理。

由于污水处理厂水池采用氯盐,容易受到电化学腐蚀,因此不能选用防冻剂。同时,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 35mm,强度等级高于 C60,抗渗等级高于P10,采用焊接进行接桩,对于一些钢零件,应涂刷防腐蚀,以确保水池的耐久性。

3.5、合理选择水池结构的表面材料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

污水一旦发生渗漏不仅会污染地下水,还会造成污水中所含重金属的蔓延和污染,所以,在水池结构的设计中必须采取防渗防腐的二级处理措施,以提高其表面的防腐性。这部分设计内容应在施工工艺的设计中加以特别的说明,从而对施工进行明确的指导。在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选择上应采取现浇的施工工艺,在浇筑时应根据施工的深度来分节进行。在完成浇筑以后要及时开展相关的养护工作,避免其发生震动。对水池内壁进行表面防水的施工作业应在完成浇筑后进行,可以反复涂刷具有较高环保性能的纳米材料对表面进行处理。在设计半埋式结构的水池时应加强底层的防渗防潮以及防腐措施。而对于地面水池,要对其外层进行喷涂沥青的防水处理。

总之,水池设计污水处理厂中的重难点,需要设计人结合工程经验、有限元计算软件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在尽量节约资金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设计,既要满足工艺的使用要求,更要满足自身的强度要求,保证最大裂缝宽度,达到抗浮规定。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业内工作者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周阳,许文博,张国栋.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1):68-69.

[2]王丹,田泽祥,庞维亮,张晶,王亚晓,贾子龙.城市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58.

[3]石哲然.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要点解析[J].轻工科技,2015,31(10):85-86.

[4]孙毓蕾.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62.

[5]张柏成,王建华.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3):69-70+132.

论文作者:黄侃,金振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污水处理厂中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论文_黄侃,金振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