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邢永环

初探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邢永环

臧家庄镇政府 山东省栖霞市 265304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大力发展林业过程中,荒山植树造林势在必行。为此,本文阐述了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指出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形态,提升荒山造林质量,推动生态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荒山荒地的面积非常大,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人口不断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耕地荒漠化的进程。在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加快我国林业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说,植树造林一方面能固沙固土,另一方面能改善自然环境,因此,植树造林对于发展优化我国的自然环境来说,具有深远影响。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利用荒山进行植树造林是提高林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还可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荒山植树造林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但是由于荒山地区长期处于搁置状态,土壤过于贫瘠,且很多区域的土壤已经出现了硬化现象,这也给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使得植被整体成活率降低。

1荒山植树造林技术的要点

1.1树种选择

注重树木苗种选择树种选择是荒山地区树木成活率提升的基础,也是造林质量控制的关键。植树造林实践中,实现树种苗木的合理选择,不仅有助于树木生态效益的发挥,更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常情况下,因地制宜是树木苗木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在苗木选择中,造林工作人员应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水文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确保树种选择的合理规范。譬如,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降水量600mm。要确保该环境下山区苗木的合理选择,必须注重黑松、侧柏、刺槐、麻栎等耐寒苗木的选择。此外,为有效防治荒山地区水土流失,在树苗选择中应确保树木根系的发达,继而实现水土的有效约束。

1.2进行荒山整地规范

荒山造林中,整地直接影响到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同时还会影响到荒山造林质量。众所周知,荒山荒地土壤层不是很厚,且有较大的坡度、石头多,因而荒山整地时,以局部整理法整理造林地,其中水平带状、阶梯状与穴状是主要整地方法。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控制所处荒山荒地含水、通气及土壤粘性率等属性,彻底清除现场杂草,以防影响造林苗木的成活与生长。整地时,植树造林前一年结合实际情况,对荒山进行整理,结合项目设计思路,合理调整造林整地方法,以此在荒山绿化项目中提高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效率。

1.3造林时机的控制

荒山的植树造林工作,通常可以在3个季节中进行处理,可根据技术内容与荒山的处置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造林时机,协调气候因素与温度因素,确保造林技术的应用符合当前的规范要求。我国多数区域的气候属性大同小异,造林时机多为春季,可形成造林技术的合理应用。也可以在夏季的时候栽植树苗,但是很可能会受到高温因素的影响出现缓苗问题。在秋季的时候适合栽培阔叶林与针叶林的树种,不仅可以提升保温水平,还能预防冻害问题。春季造林需在土壤解冻之后开展工作,可以选择发芽时间较早的松树类型的品种,也可以选择发芽时间较晚的枣树等品种进行种植,但是要延长种植时间。秋季造林工作中,需选择种子粒径很大且休眠深度较高的品种,在树木落叶之后且土壤封冻之前开展播种工作。在夏季造林工作中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处理,在科学选择树木品种的基础上,选择雨天之后开展造林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技术种类分析

当前,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已经开发了多种技术方式,可以划分成为播种技术、植苗技术、分殖技术等。在选择技术期间,应根据荒山的植树造林工作要求与技术内容等,探索全新的技术形式,并加大技术的应用力度。通常情况下荒山存在很多陡峭区域,坡度较大,在造林管理中可以使用植苗技术进行处理,将容器育苗技术方式融入其中,形成统一的有机体,有利于提升荒山植树造林工作水平。对于荒山而言,在植树造林工作中应全面分析干旱特点和土壤贫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技术筛选方案,在科学选择造林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季节的造林技术要求开展管理工作,促进整体造林技术的合理应用。

2新技术在荒山植树造林中的应用

2.1保水剂造林技术

保水剂是一种特殊的树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其网孔状结构可以快速吸水、贮水,发挥出高渗透缔合作用,为树苗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荒山环境恶劣,土壤贫瘠,利用保水剂可以保持根系部位处于湿润状态,避免因缺水而死亡。具体应用时,首先对树苗进行浸根处理,然后将保水剂置于根部土壤,如此能提高保水剂的功能作用。

2.2容器苗造林技术

容器苗指的是将树苗置于容器中,而容器内有营养物质,能供树苗正常生长。具体应用时,一般将树苗根部和周围土壤挖出,并放在容器内,然后将其栽种在荒山上。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避免裸根植入,能提高树苗的存活率,从而降低造林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林木集约化管理,可适当使用机械设备,减少人工作业成本,提高苗木管理效率。

2.3裸根苗技术

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1d圃地灌水,在起苗的时候,一律用铁锹深挖,做到根系完整,还要把细弱苗和病苗都清理掉,最后对苗木进行分级,并用湿布将其覆盖,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苗木失水过多。

2.4单株毛细渗灌器技术

荒山区域的说,具有植树造林与肥沃地区的植树造林存在较大的区别,只有保证荒山植树造林的稳妥培育,才能保证苗木的成活比。单株毛细渗灌器技术对荒山造林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浇水之后最长的间隔时间可达一季,且苗木的生长成活率可以控制在90%以上。由此可见,在荒山植树造林中,单株毛细渗灌器技术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促进林业种植水平的提升,提高荒山造林的经济效益来非常重要的作用。

2.5蓄水渗膜造林技术

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蓄水渗膜在导水纤维法的应用下,使得膜体本身的包装水转变为一种湿气。造林实践中,这种湿气能够充分凝聚土壤中的湿气和水汽,确保土壤含水性。与传统造林技术相比,蓄水渗膜造林技术不仅实现了造林工作人员任务量的减轻,更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实现了荒山造林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能够实现树木栽种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实践过程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并在当前技术要点把控的基础上实现新技术应用的规范把控,才能提升荒山造植树林质量,进而推动生态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钦安.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13):94-95.

[2]周承华.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初探[J].现代园艺,2017(20):222.

[3]陈刚.试论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的策略[J].现代艺,2018,358(10):226

论文作者:邢永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初探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邢永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