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白欣慧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白欣慧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居民用房大部分都属于高层建筑,居民人口数量繁多,为了安全起见,防火设计一定严格要求。倘若发生火灾,防火设计无法满足相关要求的话,那么后果是无法估量的。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应用

引言

众所周知,建筑防火设计是有效保障建筑防火作用的基础,基于各种方面原因的干扰下,民用建筑项目当中防火设计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将防火作用加以提升,确保每个人的切实利益,就必须要强化对防火设计的分析与探索。

1居民防火建筑设计存在问题

1.1防火设计不规范

在对民用建筑项目开展施工期间,某些施工单位为了可以从中谋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往往把大部分项目掌握在公司手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设计理念是否满足我国相关要求,继而给各种灾难留下了可乘之机。基于这种背景下,施工单位对建筑事业的施工要求不清晰,没有严格的施工要求。在具体施工期间,往往是带有主观色彩去进行设计与建设的,并没有依据相关要求进行建造,久而久之下去就会致使建筑自身存在较大的风险性。

1.2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不高

现阶段,很多开发商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材料出现以次充好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没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其的研究当中,选择质量不过关、防火性能不高的建筑材料,继而影响到整栋楼的防火性能。

1.3消防报警系统不健全

从民用建筑的立场来讲,防火系统一直都处于独立的状态,通常在楼道安装火灾报警器亦或是灭烟装置。显而易见的是,以上这些均作为单独的消防控制模式,所以这种模式往往要借助于终端检测器亦或是人才的方式才能实现报警。在对我国相关规定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发现,防火设备需经过我国检测,满足我国安装要求,但是我国对防火设备的分析还停留在表面,久而久之下去就会导致某些开发商在这方面没有花费过多的资金。

2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建筑材料的选取

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建筑材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传统的材料中基本上都属于易燃产品,且耐火等级也无法满足相关要求。一旦发生火灾,那么建筑材料一定会顺着火灾的趋势越烧越旺。不只是这样,这些建筑材料在具体燃烧期间也会衍生出诸多的有害气体,人们在逃离期间倘若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则容易出现昏厥的情况。所以,在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一定要对建筑材料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尽可能以性价比高、质量过关的材料为主,以此来符合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

2.2建筑的构造

上面所阐述的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不管是针对建筑风格还是建筑构造来说,其均能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也是相关设计者所忽视到的内容。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来看,针对防火构建来说通常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尽可能减少在高层建筑拐角位置设置防火墙。倘若相关设计者已经将其设置在了转角处,那么此时此刻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保障两个承重墙之间的门窗洞的最佳距离至少为4m。假如相关设计者已经设置固定乙级防火窗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可以不计算水平距离。第二,在高层建筑结构当中,每2~3米楼道之间的楼板一定要充分利用绝燃物体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倘若楼层高度在100m之上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相关设计者除了要在每一层的上面做好隔离措施以外,还应当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丙级防火窗;第三,就民用建筑结构而言,楼道的公共走廊的疏散只能设置在以下两个位置中:一是设置在同层的防烟楼梯间前室;二是设置在封闭的楼梯间的内墙上。与此同时,每一层都要设置相应的消防电梯,且其他电梯的前室需要设置在外墙处。

2.3建筑平面布局和布置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在对民用建筑进行防火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规范设计:一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二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大大降低火灾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对民用建筑的方案进行设计期间,相关设计者应当对整栋楼的防火设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平面布局以及空间分布这两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不同的建筑其平面布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可以将第一、二、三层的外墙处建设成酒吧、KTV等相关场所,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其设计在走廊两边。针对地下三层的建筑亦或是不超过三层的建筑来说,尽可能不将其设置为营业厅,同时储存物品标注的是甲、乙类的危险性物品也不允许堆放在这个地方。针对高层建筑来说,其尽可能不要建成幼儿园、游乐场所等相关场所。

2.4防火区和防烟区的规划

站在居民建筑的立场来讲,设计人员往往会忽略以下两点:一是防火区的划定;二是防烟区的划定。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发现,防烟区只能设定在以下几个场地中:一是高层建筑;二是地下车库。与此同时,挡烟墙需要成立在高度小于6m的房屋内,且无论哪个防烟区的范围都要小于500m2;不只是这样,基于车库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状态下,防烟系统的区域面积需要保持在不大于2000m2的范围内为宜。

2.5居民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居民建筑防火问题最明显的关键点就在于人员疏散。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民用建筑作为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基本上属于住宅、商品房,存在着流动性强的特点。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发现,当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期间需要对以下几点予以高度重视:第一,疏散通道的距离。相关设计者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公共活动的每一个地点距离临近的通道最好大于30m,这一设计理念也应当引起所有设计者的高度重视;第二,房间内部的距离。在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得知,相关设计者应当确保房门和房间的距离均小于公共走廊两边的最大距离。倘若建筑房间内部涵盖自动喷水灭火器,那么可以在适当的情况增加房间和房门的距离,但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第三,丁字形内过道以及安全出口问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应当在结合出口距离的基础上来明确丁字形公共通道的距离。一般而言,相关设计者应当适当延长袋形走廊的长度。众所周知,安全出口是设计人员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在普通建筑结构当中,临近防火区的疏散口总是被当作相应的安全出口应用。但是结合相关防火规范内容可以得知,无论是哪个公共通道均要具备两个防火区亦或是两个以上的防火区。

结语

总之,民用建筑领域中的防火安全手段,和居住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相关设计者在对该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然要全面的考虑到防火安全手段。尽可能在所有流程中都使用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这样在遇到火灾的时候才能达到保护居住者的目的,继而为其营造出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军营.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7):104.

[2]唐佳怡.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26.

[3]尤延东.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8,44(11):249-250.

[4]张勇.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居舍,2018(07):57.

论文作者:白欣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白欣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