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李波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李波

亳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安徽亳州 236000

摘要:分析基于BIM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先要认识到BIM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开展此项施工的重要性,从而在此项技术基础上进行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同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也面临着突出的矛盾。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当中,较好地解决了这种矛盾推动了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应用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不仅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的地下和地上工程,而且适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大力推广BIM技术在施工现场的深度应用,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BIM技术的相关论述

1.1BIM技术的概念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主要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其基础和前提,进而建立起三维建筑模型。并且借助一定的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性信息,可以使建筑行业更加符合高效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1.2BIM技术的表现特征

1.2.1具有可模拟性和可执行性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中,可以针对设计的需求,进行一些模拟实验,例如:紧急疏散模拟和热能传导模拟等等。在施工阶段中,可以进行4D模拟,通过4D模拟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便于施工方案的确定。此外。BIM技术也可以进行5D模拟,5D模拟就是在3D模拟的基础上加以造价控制,进而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在项目施工的后期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对紧急情况的及时处理与应对,例如:消防人员的疏散。

1.2.2具有协调性和规范性

BIM技术可以对不同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进而提高施工过程中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有效解决电梯井布置与建筑布置的相关协调问题。同时,BIM技术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例如:建筑物的规划信息和建筑物的集合信息等等,以便于施工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建筑施工的相关问题,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强度性。

2BIM的安全管理价值

2.1BIM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场地狭小和施工操作面积不足的情况,在有限的施工场地和空间存在很多的立体交叉作业面,同时还应考虑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排布,若规划不合理,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环境随着施工的进度不断变化,所以还要阶段性地对施工场地进行动态的安全管理。利用BIM技术建立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优化施工现场的布置,据此进行地下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专业的BIM-4D施工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施工不同阶段进行施工管理,在实际施工前发现安全隐患。

2.2动态集成信息,便于危险识别

BIM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施工模拟提前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且可以利用多维模型让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项目动态的施工过程,进行危险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并且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可以保证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之间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保证了施工阶段所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施工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基于可视化碰撞检查,减小安全风险

基于BIM的建筑信息模型,我们可以依据可视化技术,为建设信息化提供基础,让管理决策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标准化,在带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BIM的用途包括可视化、碰撞检测与发现规避、设计确认、多方案比较、虚拟建模和视线研究等。构件碰撞检测、施工模拟等功能可以间接地影响安全,例如天花板工作和机电设备,机电设备安装包括大量的天花板区域的管线布置,若在安装过程中发现碰撞意味着要进行返工。通常情况下,处于现有设施、入口、坠落保护方面的考虑,工人只能在狭小的空间中工作,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碰撞检测将有效地减少返工,安全系数也会随之提高。同时预制构件的功能也能间接减小安全风险。

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3.1基于BIM技术,确立施工方案防护性能

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而言,BIM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分析基于BIM的技术施工方案,从整体上提升施工方案的防护水平。如此,便能确立高标准的建筑施工方案防护性能,方能为施工企业及个人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现代建筑工程一定要系统地搞好BIM与其相关信息技术。做好长期的分析研究工作,设计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方案,反复研究,证明抵抗外部主客观条件产生的影响。结合建筑工程防护不足,进行优化,通过大量研究提升性能,这些数据包含了建筑全生命周期所有环节,有这种数据提供支持,施工方案防护系才能确定下来。在这项技术基础上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时,需要观察的内容包括设计、施工及投入运营等。

3.2基于BIM技术,构建施工安全评估指标

BIM及其有关技术基于安全管理应用逐步趋于完善,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效保障,为此,务必首先搞好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全评估指标。在构建这项指标过程中,需要搞好对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预算工作,借助正确的理念及标准,保证计算出的数据无误,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能够确保这项技术的施工安全性指标[2]。在这项技术基础上构建施工施工安全评估指标,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理论工作的开展。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时,务必分清重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3.3实现对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各项施工管理

BIM往往用于管理工程施工当中的质量问题,对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管理者,继而减少了施工中存在安全问题,避免了质量问题的出现。通过登录的形式进入BIM应用界面,对存在施工安全及质量问题,施工现场人员以拍照形式进行取证,接着结合存在实际问题,选取系统当中匹配的选项,完成各项参数的填写,如工程项目参数与轴线参数等,将拍摄好的照片通过在线的形式传输至BIM应用。在BIM移动终端的协助下,采集施工现场数据,继而同步管理施工安全及质量,将施工安全隐患数据传输至BIM中,同时还有缺陷数据,马上和有关BIM模型进行关联,以让这些问题可视化。让管理者能够很好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及出现的位置,进而及时管控高层建筑施工的场地及进度,保证建筑施工的健康平稳推进。

3.4实现对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安全检查

建筑企业通过BIM技术来查看高层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在BIM平台协助下,对高层建筑施工中包含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接着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并整合数据,切实运用各项技术优势,如BIM平台的信息共享及可视化等,通过这项技术构建相关有关安全检查模型,继而及时查找施工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继而一一完善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方案,将施工当中的安全问题给有效消除[3]。施工企业可借助IFC代码的编写方式度外接检查点实施检查,结合运用部分BIM软件进行配合。

3.5人员定位与预警

人员定位与预警更加体现了施工现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定位能保证清楚每一个施工人员现场的位置和情况。预警能从人员的角度进行危险情况的预警,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是科技和安全管理结合的产物。不仅如此高处坠落、坍塌、触电这些重要的危险源,必须一红线管理,设定禁止通行的区域,保证整体的安全。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与建筑质量同等重要,甚至安全在施工中是最重要的。随着BIM技术在大型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确实为人们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BIM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结合,给施工带来了更多更加安全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更好的保证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范家茂.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03):464-466.

[2]张帅.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6):220-221.

[3]赵伟川,瞿佳依.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0):53-55.

[4]渠浩浩.BIM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S1):533-536.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