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查中,与传统的X线检查相比,CT扫描的成像更为清晰,且能立体的显示检查区域的结构分布。但普通的CT平扫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疾病的病变组织和人体正常细胞组织的密度很接近,这就会导致CT扫描后的成像缺乏对比度,从而出现漏诊情况,而CT增强扫描就不存在此类缺点。进行CT增强扫描前,需对患者进行静脉造影剂注射,因病变组织和正常细胞组织的组成不同,造影剂在这两者之间的分布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再通过CT扫描就可以清晰的发现病变组织的结构和范围。综上,CT增强扫描比CT平扫更具有准确性,因此更适用于急性病症的诊断。
因急诊的特殊性,在针对急诊的CT增强扫描过程中,会更易发生一些突发情况,如果不能快速有效的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不仅会对CT增强检查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在急诊CT增强检查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各种突发状况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及时对紧急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以保障急诊CT增强检查的质量和患者的身心健康。
一、急诊CT增强检查的适用范围
急诊增强CT扫描针对的是急重症患者的检查,且患者病因不能完全明确的。例如:怀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颅脑动脉瘤破裂、急性肺栓塞及外伤后持续低血压怀疑隐匿出血等患者。CT增强检查在针对此类急诊病症的检查中,能够明显提高此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二、急诊CT增强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一)CT室的医护人员要做好和临床医生的沟通
由于进行急诊CT增强检查的患者普遍存在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且病因不确切等特点。因此,在检查之前要积极与患者的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医生怀疑的病理原因,同时,要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有无CT增强检查的禁忌症。
(二)要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急诊患者及其家属大多情绪不太稳定,对病情普遍会感到焦虑和恐慌,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特别是部分年龄偏小的患者,因主观意识不强,情绪难以控制,更需要有效的沟通。部分急诊患者及家属甚至会因病情紧急产生应急心理,甚至会对急诊CT增强检查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产生质疑。对于此类情况,医护人员应进行耐心、有效的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通过有效沟通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三)在检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医护人员在急诊CT增强检查中必须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进行有效处理。CT检查中会使用对比剂增强扫描效果,这会对部分患者造成一定的副反应,对比剂的副反应一般发生于注射后。医护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应当透过铅玻璃实时观察患者有无躁动,并通过话筒向患者及时询问有无不适反应。其中不良反应症状较轻者,可通过减慢注射速度和进行短暂休息观察等方式处理,待不良反应好转之后,方可继续注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不良反应有加重的趋势,医护人员应当立即停止注射,并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即根据不良反应症状,分为轻度反应、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具体的划分依据和应对方法如下:
(1)轻度反应表现:患者出现头痛、恶心、打喷嚏、呕吐、皮肤发痒、面色潮红、轻度心悸等单一症状。
处理方法:对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嘱咐病人多喝水,可加快碘造影剂的排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药物处理;
(2)中度反应表现:胸闷胸痛、严重恶心呕吐、结膜充血或水肿、心慌、声嘶、全身风疹块、唇舌及头皮发麻、荨麻疹等症状。
处理方法:因立即通知急诊科医生或主管医生,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抗过敏处理,通过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非那根25~50mg肌内注射等方式进行对症处理,处理完后还需对患者严密观察30~60min;
(3)重度反应表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惊厥、昏迷、呼吸困难、休克、心律不齐等症状。
处理方法:立即通知急诊科医生和相关科室医生,让患者保持平卧并吸氧,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患者自主呼吸困难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肾上腺素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g皮下注射),静脉滴注(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100mg氢化可的松),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等进行抗休克治疗。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四)在检查过程中其他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
(1)因急诊患者病情的突发性,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进行急诊CT增强检查前都没有做好充分的胃肠准备工作(如禁食),因此在检查过程中极易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这个普遍性的问题要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2)对于副反应明显甚至有休克反应的患者,需及时进行对症抢救并迅速安排急诊室进行全面施救。
(3)对于昏迷病人,进行CT增强扫描前需全程心电监控并进行气管穿刺或插管,以预防扫描过程中出现副反应或病情出现恶化。
(4)CT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会对血管壁造成较大的冲击,从而有可能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因在保障检查过程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造影剂的注入速度,避免出现造影剂外渗。
在检查过程中要与临床医生做好充分的沟通,患者的临床医生最好在检查过程中全程陪同。进行CT增强检查前一定要对患者及家属做讲解和安抚工作,消除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患者出现烦躁、谵妄等应激症状时,医护人员应当适当予以镇静止痛药物治疗。但患者检查前处于昏迷状态是时,临床方面应做好患者的气管插管或穿刺,对于此类患者,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一定要有全程的心电监控和临床医生的全程陪同。并且在CT增强检查结束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相关科室,同时CT室的医生须快速对CT检查获得的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尽早将诊断结果向临床医生反馈,尽最大可能抢救患者生命。
结论:
CT部门的所有医护人员要协调统一,除了掌握CT检查方面的技能外,还应对常见的急诊CT扫描患者的病理原因有相关的了解,这样才能提高检查效率,也能更好的应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除此之外,相关医护人员还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应急手段,并通过实践总结和经验分享培养自身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
论文作者:陈迪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医生论文; 造影论文; 过程中论文; 病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