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时代的内涵_教育论文

教育创新时代的内涵_教育论文

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在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备受关注。我国正在着手创建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国家创新体系要由创新型人才来创建,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来培养。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呼唤创新型学习。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正是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我们现在使用的“创新”这个概念,已经从经济学的内涵扩展成广义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有的包含“创造”的含义,有的则主要指新的革新和发展。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创新,等等。就技术创新而言,也已经从研究开发扩展到生产过程和营销过程。可以说,创新内在于各个领域之中,成为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因此,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未来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能够按照规范完成任务就算是合格工作者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则还要求工作者有新思想、新创意、新建议,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教育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着重于继承和传播现有的文明成果。这对于变化比较缓慢的社会,大体上是可以适应的。而在知识、科技、经济和社会变化速率不断加快的时代,这种“面向过去”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早在70年代初,世界著名的未来学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在《学无止境——迎接未来的挑战》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人类面临的各种困扰自身的问题(诸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贫困问题等),都是人类自身的行为造成的,而人类的这种行为是由“维持性学习”形成的“撞击式思维方式”产生的。报告提出,为了迎接人类面临的未来挑战,要由“撞击式”的思维方式转变为“预期性”的思维方式,相应地要由“维持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方式。这是在60年代开始的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应对经济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提出的教育变革的主张,“创新性学习”成为人类迎接新挑战的战略对策。

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发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知识增长和社会变化的速率空前地加快。人类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前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可见,我们即将进行的教育的革新是前所未有的,具有革命性的。这是由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类文明史的变革,即由产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历史性转变所引发的,应该从历史变革的视角把握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即将经历的教育变革与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转变中的教育革新。这种转变对于教育的影响是极其广泛和深刻的。首先,信息社会引起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人们将面对复杂多变、更富挑战性的社会环境,要求教育变革与创新,培养人具有新的素质,以应对新的环境。其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引发一场“知识革命”,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知识结构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崛起使科技与经济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原先那种知识传授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需要创建一种适应知识不断更新和创新要求的教育体系。第三,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正在改变人类文化传递的方式,人们称之为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三次革命,将突破现有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教育资源的跨时空共享,引起教育手段方式、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结构、师生关系乃至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教育创新,并不是教育方法和技巧的革新,而是如何在继承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建适应知识社会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的问题。

教育创新,在宏观领域是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制度化保证;在微观领域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造力潜能,形成适合人的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本义和要求。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必然要求教育领域的全面变革和创新,主要是观念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教育观念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密切联系,又有所不同,它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的行为习惯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又影响和指导教育实践。教育观念具有继承性,对人的教育行为和社会教育实践产生长远的影响。教育观念的创新并不是割断历史,而是在继承传统教育观念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这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渐进的过程,包括社会思想观念、教育技术、教育实践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例如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手段方式、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势必影响教育观念的更新。这里,仅就社会思想观念(主要是知识观和人才观)的变化,对教育观念创新的影响略陈管见。

知识观:我们正在经历的科技革命正带来一场知识革命。对于知识革命,《美国国家知识评估大纲》作了这样的描述:“近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运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长途通讯价格下降,计算机的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以及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创造出10年前根本不可能想象的新产品、新服务系统、新兴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这就是当今人们所称的知识革命。”这场知识革命对于教育的影响至少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变知识结构体系,即扩大了传统知识结构的内涵。按照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专家的界定,当代人类知识可以分为四类:关于事实和现象的知识(know-what);关于规律和原理方面的知识(know—why);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know—how);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know—who)。许多研究知识经济的专家普遍认为,当代人类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可编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指的是可以用符号、图象表示的知识,也可以说是学科性、理论性知识;另一类是可意会的知识,即隐性知识,指的是存在于人们行为和经验中的知识,也可以说是经验性知识。知识结构的扩展,必然使教育内容和重点发生变化,教育观念自然也会有深刻的变革。第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现在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2~5年,网络技术的更新周期更是从18个月缩短为8个月。《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现在有的专业的大学生,进校时学的知识到毕业时有些部分已经陈旧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校教育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第三,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周期缩短,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尤其是知识经济更使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教育不仅应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人才观: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人才的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当今时代的迅速变化既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多种机会,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组织结构的分化和职业的变动,人才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例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力结构,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人力结构就有很大的区别;新技术企业规模一般并不大,但研究开发人员的比重很大,人员的流动性大,对人才适应性的要求就更高。因此,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多样的,人才的素质也是不断变化的,那种呆板的、划一的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界习惯于把培养人才理解为学校按照自己的标准培养出来的人,出去就是人才;学校又往往把学习成绩作为能否成才的主要标准,而学习成绩又以考试分数为依据,势必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上。事实上,这样的人才标准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是有距离的。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真正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才,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能迅速作出反应,具有应变能力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脱离社会实际需要,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受到许多国家的共同关注。因此,人才观的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顺应时代要求,学校再也不能用自己设定的“模子”去塑造人才,而是要为学生应对未来不断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

教育观:社会环境、教育技术和知识观、人才观的变化,势必影响未来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可能是产业革命以来所仅有的。教育的深刻变革,将引起教育观念的更新,也需要以教育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新的教育观念无疑要从未来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我们要密切关注其变化的趋势,例如:教育将从主要作为传授知识的活动,转变为学习和交流活动;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等等。总之,教育不再是知识灌输的机器,而应该成为开发和释放人的创造潜能的发动机。

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将会形成一定的教育模式,即教育活动按照一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的样式。教育模式是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成为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因此,教育创新的落脚点应该是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教育模式涉及教育运行的方方面面,这里仅就与教育教学过程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方面谈些想法。

教育目标的综合化:教育综合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这是由当今时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所决定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学科分化的同时,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许多新兴学科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中产生,过分强调学科分割的教育正在为学科综合教育的趋势所代替。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往往由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需要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所培养的人才要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和各种实践能力。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日益增强的时代,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与科学精神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也是教育综合化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中,人们活动的范围和联系越过了地区和国界,人们在其中工作和生活的社会系统、组织系统、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因而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创新人才往往并不是凭借单一学科知识的作用,而需要综合素质的基础,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态度(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事业的进取心、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对自己的超越的态度)等方面。教育要拓宽视野,为人的综合发展打好基础。

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需要自由探讨、平等讨论的民主氛围。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也正是21世纪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教育过程的创新,首先要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学习交流。这不仅要求教学方法上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而且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中心实施教学,“按需学习”、“设计教学”正是这种教育原则的体现。其次,要从单一结论的趋同,转变为多向思维的求异。这可以说是教育过程民主化的实质所在。传统的教育总是着眼于让学生接受和认同某种结论和原则,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既有的科学文明水准,并不注意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培养他们的怀疑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创造。求异思维的培养要求改变教学中过分集中于结论的阐发与理解,而更着眼于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按照不同的思路得出不同的结论。再次,要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学术问题上,提倡自由讨论、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且争取超过老师,使学生在民主和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传统教育的局限之一是教育的封闭性,使教育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再也不能在“象牙之塔”内进行,而必然在开放的环境,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说,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要增加实践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在教学中的分量,使学习与生活、学与做相结合;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发展各种形式的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合作教学和社会服务制度等等,让学生经受实践锻炼,增加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要发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中学高年级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大学或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观察、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发明创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品格。教育途径的多样性,特别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参与,让孩子从小就在独立生活的环境中成长,家庭要养成孩子的独立人格和独立能力;社会尤其是社区要营造学习化的环境,并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

教育技术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既是引起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因素,也是实现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条件。信息化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发展,将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民主讨论,提供技术支持;也能扩展视野,促进交流,发展创意。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手段、方式的变革,更将带动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管理、师生关系乃至整个教育运行模式与机制的变更与创新。因此,教育信息化应该成为教育创新的技术基础。

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创新,需要制度的创新作保证。我们正在经历的教育创新并不是教育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环节的变化,而是涉及观念、模式、制度等诸多层面的整体性变革。制度的创新不仅对教育创新起保证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具有解放作用,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人才选拔制度:就教育领域而言,主要是指入学选拔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选拔。现阶段主要通过规范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其优点是体现选拔的公正和公平性,而不足是评价指标呆板,选拔方式单一,并不有助于创新性人才的选拔。在保持现有考试选拔制度的条件下,一方面,要从侧重考查知识记忆转变为着重考核综合素质,把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摆到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要运用多种指标和方法考核、选拔人才,包括给学校自主考试和选拔人才的权利,增加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要给有特殊才能的人以表现和入选的机会,即让那些才华出众的人才有破格录取和晋升的机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创新性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人才培养制度:现有的人才培养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能保证大面积的基本教育质量,问题是过于划一,按照一个“模子”塑造人,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更不能适应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要把“因材施教”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形成制度,让教育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标准化教育的需要;教育制度要有更大的弹性,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权,在基本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其特长;在制度上保证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参与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品格。

人才使用制度:人才使用无疑对人才培养具有某种导向作用。80年代初恢复高考,重视学历文凭,改变了“读书无用论”,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但是,过于单一的以学历文凭用人的制度,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助长单纯追求学历文凭,忽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容易使学校满足于自我发展,学历膨胀。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制度化的环境,一方面要实行包括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内的多种证书用人制度,这其中要特别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鼓励通过多种途径成材。另一方面要打破平均主义的人才使用制度,敢于打破平衡,实行奖优汰劣、优才优用,为有特殊才能的人创造特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特殊的奖励。总之,人才政策和制度,要激励上进,鼓励创新,使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受到社会赞扬,形成创新精神弘扬、创新人才辈出的社会氛围。

标签:;  ;  ;  ;  ;  

教育创新时代的内涵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