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_农民论文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_农民论文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劳动力论文,原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大增。1993年,全国民工流动总量达6000多万人(注: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人口研究》, 1996年第4期,第4页。)。目前,流动中的农民工人数约为8000 万(注: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57页。)。这一庞大的流动群体对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有益影响

1.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拉动了城市很多行业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调查, 流动在外的劳动者每年每人平均消费为956.92元,如将这个平均值乘以8000万,会构成一股巨大的消费力。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继续进行,数量众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迫使城镇加快住房、交通、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促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尽快发展。

2.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轻了农村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援了流入、流出地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在地少人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1亩多,劳动面积也只有3亩多一点,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数(注:俞庆仁:“论流动人口的成因,影响及管理对策”,《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第89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隐蔽性”失业问题严重,人地矛盾特别尖锐。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业经济效率低下极大地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人口合理流动,才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人地矛盾才能缓和,农村人力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农村劳动力流出后,他们会为流出地农业提供急需的资金。这一点已被事实所证明。根据城建部的调查推算,1992年农村劳动力流动为3575万人,其中就业型为2874万人。据估算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年货币收入为744.08亿元,近446.45亿元带回农村。另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经济年度分析课题组”1993年的抽样估算,199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总人数为4924.2万人,在城镇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的货币收入为1410.6 亿元, 其中带回或寄回农村的货币收入为766.6亿元。这些资金为采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 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城市职工宁愿失业也不到城市中一些“脏、累、重”而待遇又不很高的行业如建筑、纺织、化工、环卫等部门工作。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弥补了这些行业的空缺,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3)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使农民将技术、信息、 管理经验以及新观念带回家乡,从而带动了流出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能借地育才,低成本、高效率地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人才。农民转到非农产业、流到城镇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为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逆潮流回的劳动力又为农村发展带来发展资金,并注入了信息、管理经验等新鲜血液,更带来了现代都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为当地农村进行了一场悄然无声的城市化革命。

3.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快了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变过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变,是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转变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各产业产值变化情况表明(表1),农村的第一产业产值在农村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已由1978 年的68.6%下降到1997年的24.4%,第二、三产业则由1978年的31.4%上升到1997年第75.6%,非农产业已占据主导地位。到1996年(表2), 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人数由1978年的3150万人增加到13028万人, 占农业劳动力比重的28.8%。农业劳动力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为1996年的50.5%,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11.45个百分点。这些变化充分表明,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健康发展,我国的二元经济正向现代化经济过渡。

表1 农村各产业产值结构(%)

年份1978 1980 1985 1990 1993

第一产业 68.6 68.9 57.1 46.1 27.5

第二产业 26.1 25.9 35.7 46.3 63.6

第二产业 5.3

5.2

7.2

7.6

8.9

年份1995 1996 1997

第一产业 26.5 25.4 24.4

第二产业 62.5 62.6 62.9

第二产业 11.0 12.0 12.7

数据来源:光明日报,1998年12月13日第4版。

表2 改革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

年份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

总人数(万人) 人数(万人)

197832893150

199615715

13028

年份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 农业劳动力 城市人口

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比重(%)

比重(%)

19789.470.517.92

199628.8

50.529.37

资料来源: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普遍原因

为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产生原因,本文首先对其它国家劳动力流动的普遍原因作一下简要分析。

(1)社会化大生产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量,这就使得原来主要定居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人口必然大量转向非农产业,从而引起人口流动。

(2 )农业进步与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农业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可能。农业进步推动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而且释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使农民具有自由流动的可能,为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提供了必要前提,同时也为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变提供了充分的物质生活资料。

(3)工业化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巨大推动力。工业化的启动, 使非农业尤其是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产业重心,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地域中心。城市的高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必然对生活在贫困落后农村的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4)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配置的变化必然引起人口的流动,商品经济由市场调节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而市场调节作用发挥的前提是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农民作为独立的生产者存在支配自身劳动力的自由,这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对于商品生产本身而言,无论是商品诸要素的组织还是经营和流通,商品生产者都不可能与流动分离,这为农业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充分条件。因此,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日益广泛。

在任何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过程中,普遍出现二元经济结构(先进的工业部门和落后的农业部门并存)阶段。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和不合理政策等因素,导致城市部门和农村部门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加上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农业发展的滞后,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部门。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作为二元经济转化过程中的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矛盾的综合表现。依据我国国情,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除具备上节所描述的普遍原因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动因。

(一)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出现的必然性。

1.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人口流动的前提。人口众多是我国最突出的国情。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5亿人, 占社会劳动力资源总额的74%左右(注: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48页。), 尽管乡镇企业已经解决了1.3亿左右的人口就业,仍约有1.2—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以上。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耕地逐年减少,农村就业弹性十分弱小;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土地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相对下降。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寻求其它就业渠道,从而出现了各种方式的流动。

2.改革开放前劳动力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格局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工业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少,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同时国家计划配置劳动力的体制也为农业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区域间的转移设置了障碍,导致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由表3可以看出, 虽然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52年的57.7%下降到1978年的32.8%,但农业劳动力比重仅从1952年的83.5%下降到1978年的70.5%,就业比重下降滞后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11.9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比重仅从1952年的12.5%提高到1978年的17.9%。

表3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

年份

农业占国民收入工业产值 城市人口 农业劳动力

的比重

比重 比重 比重

195257.7 34.4 12.5 83.5

197832.8 61.9 17.9 70.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3.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在生产技术极为落后的农业基础上开始的,建国后所走的重型化工业道路使国家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一系列偏向城市的政策导致两个明显不同的阶层出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这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鲜明的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和泽林斯基的流动转变理论,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时期。转变二元结构格局,推进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从而实现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农村人口流动。

我国农村在1979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1978年到1984年,粮食产量一直呈递增势头:1978年粮食产量为30477万吨,到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40731万吨, 年均递增5%(注:王贵宸,张留征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年,第36页。)。1983年和1979年比,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增长了15.4%,净产值提高了33.1%。提供的商品粮和农产品收购额分别提高了63.7%和57%。与过去20年的状况形成了显著的反差。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隐性失业显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额的1/3,绝对量超过1亿, 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队伍迫切需要流入非农产业,与此同时,农民摆脱了农村集体的限制,获得了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力,可以越过社区界限向外村、外乡、外县直至全国各地流动,从而在劳动力流动的源头上,消除了劳动力流动的障碍。经济政策的变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三)政策上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自主择业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国家自1979年以来,逐渐放弃了一些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允许农民自由流动的政策。如鼓励农民到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允许农村人口自理口粮进入小城镇就业、落户、办企业;允许农民跨区域流动和就业;允许农民有控制地进入大中城市寻找工作,劳动部门不仅管理城市劳动力,也注意农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尤其是城乡之间的流动;劳动力市场逐渐增多并日益成长,为农民进入城市择业提供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和有关信息服务,以及用法律手段保护农民工尤其是在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民工的合法权益等。同时,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城市各项社会体制的改革也配套进行。城市粮、油和副食品供应制度的改革,生活资料供应的放开,使农民进入城市以后能够购买到他们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不再受各种供应票(券)的限制。这些政策消除了农民流动尤其是向城镇流动和跨区域流动的障碍,使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成为可能。

(四)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政策,造成城乡间经济差异较大的后果(如表4)。农民在意识到了这一点后, 产生了强烈的离土流动的倾向。70年代末实行了农村经济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增长。1978年国家提高了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这些使农民的收入有过较大的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37∶1降为1984年的1.71∶1,但1985年以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农村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与农村生产资料价值“剪刀差”的扩大等原因发展相对缓慢,1992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重新扩大为2.33∶1,1993年为2.53∶1,1994年为2.86∶1。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U ”型态。

表4 城乡收入及比例

年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 城乡居民收入比

纯收入(元)生活费收入(元)

1978 133.6316.02.37∶1

1980 191.3439.42.29∶1

1985 397.6685.31.72∶1

1986 423.8827.91.95∶1

1987 462.6916.01.98∶1

1988 544.91119.4

2.05∶1

1989 601.51260.7

2.10∶1

1990 686.31387.3

2.02∶1

1991 708.61544.3

2.18∶1

1992 784.01826.1

2.33∶1

1993 921.62337.0

2.53∶1

1994 1221.0

3179.2

2.86∶1

1995 1577.7

4288.1

2.72∶1

1996 1926.1

4844.8

2.52∶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改革开放后,由于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差别较大,使我国沿海与内地收入差距拉大,东部与中、西部收入差距拉大,东部农村与中、西部农村收入差距拉大。由表5可以看出, 地区差异不仅表现在城镇居民收入上,而且表现在农村居民收入上。

表5 1983、1993年地区收入差异比较 (元)

年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职工平均工资 农民平均收入

职工平均工资 农民平均收入

1983年818.8 403.8 783.5302.8

1993年3846.4 1233.7 2744.7

806.8

年份

西部地区

职工平均工资 农民平均收入

1983年 847.2 228.7

1993年 2643.9 66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199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城乡收入差异和地区收入差距拉大使大批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中西部流往东部地区,从内地奔向沿海,从农村涌向城市,形成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以四川省为例,1989—1993年跨区域流动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100万人以上,1993年底突破1000万人, 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0%,其中跨省转移达600万人。 流入地区主要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注:转引自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

总之,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上述各种原因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

标签:;  ;  ;  ;  ;  ;  ;  ;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