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管理的“二重性”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教学管理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3)13-0057-04
学校通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来履行它的教育职责,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作为一种人之为人的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呈现出诸多“二重性”的特征。
一、价值取向:“成事”与“成人”的有机整合
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管理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完成规定的任务。“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和自己一起实现目标的过程。”[1]管理活动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完成预期的目标,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和“事”两大类。我们在管理活动中采取的行为和手段要建立在对管理所涉及的“人”和“事”的认识以及对二者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如果管理者认为“事”的达成是最重要的,人做事的效率就会成为最关心的内容,在行为方式上,就会倾向于强化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对人的控制;如果管理者认为“人”的达成是最重要的,“人”的发展成为管理活动的目标,“事”的达成便要建立在“人”的发展基础之上,“事”的达成的持久动力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管理者要将“育人”作为管理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学校是一种教育性组织,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对教学活动管理的成效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效果。教学管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学过程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的规划、安排和监督,以及对教学业务的常规管理、协调各种资源和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稳定的秩序,为教学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与达成。健康、稳定的教学秩序不是自动生成的,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是它的支撑。完善、系统的教学制度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转,实现了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了学校教育目标和基本教学任务的达成。如果管理者把焦点只放在制度和规则的制定上,就会造成教学活动尽管规范有序但缺乏活力。长此以往,学校教学发展的持久动力就会消失殆尽。因此,管理者不能仅仅以“成事”作为价值取向,还必须关注作为教学主体——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才是影响教学品质的关键因素。
人的精神和品格的培育是学校存在的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旨归。教学管理“成人”取向的第一个层面便是学生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成人”才是学校管理的核心诉求。因此,学校管理首先要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学管理“成人”取向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交往性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能力、素养和水平便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第一个层面对第二个层面具有影响和决定作用。学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管理的方向和活动开展的形式。如果学校关注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学管理就会呼吁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倡导教师动用自己的智慧和潜能大胆开展教学,当然,教师在钻研、革新教学的同时也会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成长的乐趣。如果人的发展和成长是学校的核心目标,“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成人’,而不是‘成事’,其中的人不只是学生,也包括教育者。因为教育之事与其他事的差异就在于人与人精神上的交往与影响,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与为生成个体文化再创造之势、之能的事业,这样的事业要求相关从业者有尊严和有创造性地生存与工作”[2]。教学是师生在精神层面交往的活动,单一地追求科学化、有序化的管理会扼杀教学的精神品性,因此,管理者必须树立人本化的将管理视为服务的理念,认识到教师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将育人意识纳入到管理思维中来。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善于自我开发、自我选择,找到自我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机会。教学改进的动力来自于教师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和探索,那么,如何让教师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并积极尝试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则是管理的最高目标。教师是具有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人,管理者必须用积极的人性假设看待教师。因此,要求管理者的角色不是压制和束缚,而是提供服务、支持,守护教师的生命价值,使教学活动处处洋溢着生命成长的契机,使教师主动地去发现、挖掘和呵护学生的精神状态。育人意识应该渗透在整个管理行为之中,以一种教育学意向来呈现,“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3]。因此,有效的教学管理不能以控制性的管理主义思维去约束教师和学生,而应坚持将育人放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和展现创新能力的空间。
二、内容构成:常规与创新的动态互动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革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革新而不是僵化不断的过程。教学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文化并不是一经确立就僵化不变的,当教学实践发生变化和革新时,教学管理也要相应地作出改变,甚至有的时候要先于教学进行变革。教学管理就其内容构成而言,主要包括常规管理和创新管理。当然,教学管理的变革并不是完全推倒重来或毫无规则地花样翻新,涉及教学基本流程的常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以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为前提。随着教学实践形态的变革和新要素的加入,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方式、手段包括组织架构、制度规范等进行调整和变革,当旧的制度、组织完成它的使命时,就要退出或者转化为一种新的形态,在某个阶段非常有效的方式或手段,会因新形势的出现而变得无效或滞后。可见,管理呈现出生命周期的特征。
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基本的流程,这些稳定性因素需要建立常规管理的机制来确保教学的有序开展。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构成。教学常规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功能,促使教学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帮助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框架下开展教学活动。有学者对教学常规或规则给出了界定:“应该遵守的保证课堂秩序和效益的基本行为要求或准则。课堂规则赋予课堂行为以一定的意义,具体规范、约束和指导课堂行为的效力,使课堂成员明了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4]教学常规是围绕教学诸环节、系列化的教学活动及主要的负责人而制定的制度化规范,是维持学校教学秩序的保障。
常规管理的功能在于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但任何秩序都具有“冷化”①的特性,我们必须警惕:对稳定过分强调会带来人的行为保守僵化。教学本来是一种创造性实践,如果单一地关注常规管理,就会导致墨守成规、机械的教学,最终会损害学生的发展,因此,创新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某项制度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时就应该谢幕退出,或者对其加以改造使之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但制度不会进行自我更新或退出,需要一种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就是管理者的革新精神。创新管理是管理活动中的新质,更多地与教学改革有关,当教学实践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要求时,就需要加入创新管理的成分。创新管理强调对旧规范、组织的改造和重组,或者针对学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当教学改革发生时,就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作出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创新管理也是学校对时代变化发展的回应。
常规管理和创新管理没有明显的界限。当对常规管理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并使其以新的形态出现时,就变成了创新管理。在某个阶段的创新管理一旦稳定下来变成一种常态化的操作,就变成了常规管理。在开展教学改革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否则,旧的管理体制就会成为教学改革的阻碍,容易把教学改革拉回到原来的轨道。在变革时代,教学改革变成了日常化的生存方式,我们必须认清管理与变革之间的关系,理性地分析原有常规管理的优势和劣势,试图在常规管理中加入新的成分,使管理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可见,真正有效的教学管理是常规管理和创新管理之间自动灵活的转换和动态生成。
三、实践操作: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活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要遵循国家的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同类学校的教学活动呈现出相似的特征。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学活动的规律,这些共同的要素和特征决定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共性特征。当然,每所学校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办学理念,以及学生来源、师资队伍、资源优势的特殊性,领导者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措施和开展活动,而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学校的有效做法,必须考虑到管理方法和措施与学校自身的文化、习俗之间的适切性。而且,即使在同一学校内部,也必须针对班级、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尤其是考虑到教师个体的特征,对不同水平、层级和类型的教师采用相对比较灵活的方式,而不是机械的标准化和平均主义。
细观学校的教学管理,既有共性的一面,又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色。教学管理的个性因管理者思想、能力、智慧、手段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任何一种管理行为都不是中立的,它蕴含了管理的思想、能力和智慧,管理者主体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管理的个性。管理者主体的差异和个性特征使得每所学校的教学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性。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有共性的一面,但更多地是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其他学校适用的方法和策略,在另一所学校会“水土”不服。这就需要管理者做“校本化”的改造,或者针对学校问题的特殊性进行诊断、找出独特的“药方”。只有管理者采取的策略与学校的文化、习俗和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相吻合时,才能获得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有智慧的领导者从来都不是照搬他校的经验,或机械传达上级的精神,更多地则是进行思考和观察学校的个性特征,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校本化方案。
教学管理的个性特征还表现在同一所学校内部对待个体的差异上。教师个体的智慧、情感和潜能是影响教学活动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实践,如果过度地采用一种集体主义的、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就会造成标准化、同质化的教学,教学就会趋于统一,课堂变得僵化,最终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管理越强调统一,就越束缚人。可见,教学中集体协同效果的达成不一定非得以统得过死的集体主义方式实现,而是需要尊重个体形式的劳动,教学的个性和创造性特征更加强调要尊重教师个体的潜能和智慧。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提出者巴班斯基指出:“教育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容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一方面,这是由于教学过程每一次都是在新的班级中进行,在那里,学生已经具有另一些特点,教学的物质可能性也有变化。而主要还在于教师本身也在变化着和成长着,他变得越来越有经验,在选择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时,已经能够同时考虑更广泛的因素”[5]。因此,在对教学进行管理时必须考虑到其变化和流动的特性,给予教师创造和自主的空间。如果管理上过于强调统一性、标准化,久而久之,教师的自我意识就会消逝,本应充满创造性的教学就会异化成机械化的劳动,教师变成了技术工和执行者。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有效教学管理的基本维度,教学既要规范,更要彰显个性,鼓励教师大胆地探索和革新教学。
作为一种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存在,人的价值实现需要创新的自由。哈耶克认为,“自由就属于这种消极概念,它表示我们的行动没有某种‘特殊障碍’——即他人的强制。只有通过我们的运用,它才能变消极为积极。自由并不确保我们拥有特定的机会,但它只是使我们有可能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去决定做什么。它能让我们自己决定如何利用我们自己发现的机会”[6]。教师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消极的自由为途径迈向积极的自由,努力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付诸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之路。因此,整齐划一绝不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才是学校管理者寻求的方向。
四、效果诉求:技术与伦理的有机渗透
管理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或方法,它也不是一种地位和特权,而是一种功能、一种责任,是一种通过组织、控制、协调各种“人”和“事”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人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管理在其运作过程中体现出了伦理的特征,无论是教学管理的目标、人际关系,还是教学过程中伦理规范和引导,都体现了教学管理是一种特殊意义的伦理活动。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性组织,在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中必须将伦理因素考虑在内,这种伦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学意向,“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学意向不是简单的思维信念,也不是我们写在纸上的课程计划和学习目标。教育学意向牵涉到我们对区分什么对孩子好、什么对孩子不好的所有的积极思考”[3]。学校领导者在采用管理措施时必须将教育学意向引入到意识领域,不仅要思考什么对孩子好、什么对孩子不好,也要思考什么对教师好、什么对教师不好。可见,判断管理措施有效的标准绝不是单一的技术维度,更重要的是从伦理层面进行分析和判断。优秀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有效的管理是技术形象和道德形象的有机整合,不仅仅从方法、技术层面进行选择,更重要的是关注管理行为所蕴含的理念以及伦理层面的可能效果。
学校中的每一项决策都承载着伦理意义,管理和伦理是内在统一的。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意味着一种价值选择——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鼓励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与方法、措施等技术层面相比,教学管理更是一种伦理行为。但当今的学校往往走入一种误区,以为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整合就能够产生效果,殊不知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即使会产生效果,也会造成一种虚假的高效率,最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学校管理还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凡是人所参与的活动,都需要从伦理的层面进行考量。严密的结构安排和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可以把每个人的身体捆绑在岗位上,却不能强制人的“内心”与工作融为一体,即使会认真地完成工作,也只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却不能形成为共同愿景奋斗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学管理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学校领导者不能以牺牲人的发展来换取所谓的高效率、高分数,而要关注管理的价值意蕴和人文关怀。教学管理的技术形象和道德形象是有机渗透的。“技术形象所包含的价值观珍视人们所累积的知识、效率、有序、生产力和社会实用性,而在不忽视这些价值观的同时,道德形象所珍视的价值观则指向铸造品格、塑造态度和养成一个有德行的、善于思考的人。”[7]只有当教学管理的技术、方法与伦理、价值相统一的时候,管理才是有效的,才能生成新的意义。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本身蕴含着“好”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教学活动的这种天然使命决定了它以伦理的方式开展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品质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关心教师潜能和个性的发挥,用管理主义的思维对待教学工作是不可取的,教学管理在运作过程中理所当然呈现出伦理性的特征。就制度而言,好的制度不是管理者个人意志的体现,它意味着教师的参与和对教师的信任。制度不是限制和束缚人的工具,而是一种示范和价值的引领。一项良性的制度安排绝不仅仅考虑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而是从伦理层面追问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会根据对象的变化和复杂性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成员只是形式主义地遵守规则却不能形成对规则的承诺。
学校是一个伦理实体,它承担着培养人的责任,学校领导者尤其是校长行为具有伦理意义,他要带领学校迈向学习共同体。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履行学校的社会责任,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校长表现出来的领导行为必须符合伦理要求,校长要充分发挥道德权威的人格魅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校长的核心任务是将关注技术性工作的学校组织转化为学习共同体,这牵涉到目的、价值的塑造与追随者精神的培育,而这些任务不可避免地具有伦理意义。二是学校的任务不是培养“知识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人”,品格与德性的塑造更是学校的核心职责,而品格与德性的塑造本身就需要以伦理的方式开展。三是不管是关注效率还是关注德性,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涉及到价值判断。学校所遭遇的很多问题是模糊的,既定的技术和方案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而这需要领导者的道德智慧与伦理判断。四是学校场域中存在着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类型的人际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本身具有伦理意义。管理者的职责不仅仅体现在管理天职上,更重要的是彰显道德天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道德天职这一概念是指什么是好的;管理天职的概念则是指什么是有效的。”[8]道德天职的使命引导管理者主动思考、审视自身行为的伦理意义,并从伦理的层面判断管理的技术、方法是否恰当和有效。真正的领导者绝不是将眼光仅仅窄化在眼前的功利目标上,更是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长远目标做出选择。
注释:
①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提出了“秩序的冷化”这一概念,意指人的行为在制度规范的要求下存在着常规化、日常化、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封闭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