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论文

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论文

证悟与契入
——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

侯坤宏

[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虚云和尚、印光法师、弘一法师与太虚法师等四位近代佛教人物的修持方式进行梳理,这四位现代僧人,有誉为“民国四大高僧”者。文中从∶“虚云和尚主张禅净不二”、“印光法师强调念佛往生净土”、“弘一法师持戒导归净土”、“太虚法师要在人间创造净土”等四部分展开论述;结论部分,再对这四位僧人的修持方法与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虚云和尚虽是禅师,但他主张“参禅、念佛”,“道本无二”,对他而言,“禅净不二”。印光法师深通经教,以一句弥陀,为日常行持。弘一法师是专弘南山律大家,因受印光法师影响,所以在修持上,推崇净土念佛法门。但他鼓励修读诵《普贤行愿品》、兼修地藏法门与药师如来法门,这是他师从印光而有别于印光之处。太虚法师是一位富有创意的僧人,在修持上他虽曾有“过定境三次”,终“因为悲愿心太重,未能向禅定去继续深进”,而走入人群,开展出影响当代的“人间佛教”,他可以说是一位人间菩萨的真正行者。

[关键词] 修持观;虚云和尚;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

佛教重视理论,也重视实践,如何有效结合两者,是当前我们亟需面对的一个严肃课题。当一位有意修学佛法者,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以及各种不同传统、不同流派、不同祖师(或修行者),所倡导的不同理论(与修持方式)时,究竟应该如何取舍?针对一个大难题,本文主要就四位现代佛教人物之修持方式进行梳理。

一、虚云和尚主张禅净不二

虚云和尚(1840-1959),俗姓萧,生于泉州,19岁(咸丰8年)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出家,翌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他的悟道是在光绪21年(1895),于高旻寺打禅七时。某晚放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隔天,向香灯师及西单师问及此事,果然如是。到了腊月第八个禅七第三晚,第六枝香开静时,护七师例行为每位坐禅者冲开水,不小心将水溅在虚云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梦初醒。”虚云因作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又偈云:“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1](P.23-27、47)

虚云和尚为复兴中国佛教有两大贡献,一为重建祖庭和传承法脉,另一为重视纯禅修证、复兴传统禅学。他的禅学,特别展现出一种圆融无碍的特色:禅与教、禅与净乃至佛法与世法间,都是一体圆融的。

虚云和尚认为:“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1](P.626-627)妄想如何除法?“歇即菩提。”“歇”之一字,震烁古今。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即是歇。虚云和尚强调:“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甚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一十八界都要放下,其他名利、恩爱、毁誉、得失,乃至一切财物、性命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电如泡,无可留恋,执之即成障道因缘。故统要放下,连此放下之念亦无,一放下一切放下,一时放下、永久放下、尽未来际都放下,如此放下干净了、长永了,本妙明心显现,即与诸佛无异。”[2]

尽管说要放下一切,但虚云和尚说:“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着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1](P.638)

倡导人间佛教的目的,是为了在人间创造净土。太虚法师云:“甚么是人间净土?近之修净土行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份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行。”[8](P.427)太虚法师对“人间净土”的看法是——人间净土不是往外寻求而可得之,更非脱离自己目前所处的当下。“当下的人间确是不完美的,但是人等有情如愿意要去创造成净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8](P.427-429)

第三、兼修地藏法门与药师如来法门。药师虽是东方的佛,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6](P.282)

虚云和尚认为老年人参禅不宜,最好还是念佛。云门每晚皆有坐香,亦殷殷以念佛相勖。他主张打佛七,贵在一心。如果心不一,东看西听,这样的念佛,就是念到弥勒下生,还是业障缠身。念佛的人,从头到尾,要绵绵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乱的念去,佛来也这样念,魔来也这样念。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才有成功的日子。[3](P.2)

二、印光法师强调念佛往生净土

印光法师(1861-1940),俗姓赵,陕西合阳赤城东村人。21岁时出家,翌年受戒。1893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潜修30余年。至1928年,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往香港,遂离普陀,暂住上海太平寺。1930年至苏州报国寺闭关。1937年10月避难至灵岩山,至圆寂。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居民的健康和利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亦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及烹饪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特别是生食和半生食方式的引入和推广,使得食源性寄生虫病成为一种广泛存在且不断增多的公共卫生问题[1-2]。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人主要通过生吃和半生吃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加工鱼而获得感染,囊蚴可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而患病[3]。

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地域性的、整合多方利益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层社会实体。由此,社区教育理应逐渐成为社会教育建设的重要对象,社区教育的发展也逐渐影响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会教育方向的引导,社区教育路径的创新离不开社区治理理念的渗透。分析当前阶段我国社区教育的新趋势,有助于我们解决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脱节问题,找到有效提高社区教育效果的新路径。

自到灵岩,任何名胜均不往游,志期往生。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对一切人,皆劝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出家在家,均以各尽职分为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人无贵贱,均以此告。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不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4](P.1-2)

谨将印光法师念佛法门归纳为如下数端:

太虚法师提出,人间佛教修行成功之效果,可略分为四:一、人生改善,二、后世增胜,三、生死解脱,四、法界圆明。“人生改善之特出者即能依之发菩提心而趣于大乘之佛果。”故人生(间)佛教即为综合全部佛法而适应时机之佛教。也可以说:“人间佛教为一切佛教之大总法门”。[9](P.86)

(3)把员工激励与利润对立。不少酒店认为员工是成本,对于庞大的员工做出激励就要投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所以经营者不愿耗费成本去做激励这件事情。这就反应酒店经营者的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与落后,他不懂得只有心甘情愿做事的员工才能为酒店带来利润,招来客人。激励员工也就是在变相的通过员工满意度去增加顾客满意度,维持稳定客源。

智能电网有互动性以及自动化两个特点,系统在实际的运行状态当中,其电力输送能力非常的强大,能够让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且相对传统电网消耗的能源也较少,污染物的排放也相对较低,能够让环境保护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很好的实现。在另一方面,由于智能电网系统具备自动化的平台,因此可以灵活调整用户的退出和接入,并共享电网、电源和用户信息在平台上,让一些有关的信息实现透明化和公开化。

第三、专精于净土,不妄想做大通家。印光法师常规劝学佛者,不应有做大通家的狂妄心,应专心研究净土典籍。[5](P.192)但依《文钞》《嘉言录》以修,决定可以了脱生死。如妄想作通家,将净土法门视作等闲,随学宗、教、密等法门,大通家或可做到一、二,而欲靠此一知半解了生死,完全不可能。[4](P.584)印光法师认为,不可了无统绪,必须以念佛为主、为正行余皆为宾、为助行。否则如一屋散钱,皆不上串,不得受用。[4](P.478)印光法师除了鼓励一般在家弟子老实念佛外,对于当时佛门龙象如弘一法师、天台宗泰斗谛闲法师、到处参访名山佛剎的高鹤年,均劝随缘念佛即已。

出苗后30~40天,抽蔓期开始,吉林省无霜期短,一般都移栽到大棚里,抽蔓后,在大棚钢筋框架上栓两条尼龙绳,起垄时,按框架的方向,起两垄,垄宽0.6~0.7米,栽苗时两垄上的苗要对齐,以便栓绳,尼龙绳栓在蔓的基部,并将蔓均匀分布于尼龙上。

积月余,《大般若经》垂尽,身渐渐凝定。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空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数日间、阅尽所余般若部,旋取阅华严经,恍然皆自心中现量境界。伸纸飞笔,以似歌非歌、似偈非偈的诗句随意抒发,日数十纸,累千万字。……从此、我以前禅录上的疑团一概冰释,心智透脱无滞,曾学过的台、贤、相宗以及世间文字,亦随心活用,悟解非凡。……此为我蜕脱尘俗而获得佛法新生命的开始。

第五、十念记数念佛法。此乃印光法师之创见,于净土诸经及圣贤录未见出处。此法系借用数息观以数佛,藉以摄心。但十念记数不是数息。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此十念记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一般凡夫根钝,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于行住坐卧,皆无不宜。[5](P.66)

三、弘一法师持戒导归净土

弘一法师(1880-1942),浙江平湖人,俗姓李氏。1918年7月13日,于虎跑定慧寺礼了悟和尚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同年9月13日,入灵隐寺受具足戒。弘一法师认为,正法能否久住,在于《四分律》能否实践,故发心专学南山律,曾于1933年集合学者十余人在泉州开元寺研究律学,称“南山律学苑”,根据日本请回之古板律书,圈点唐道宣律师所著南山三大部(《四分律行事钞》《戒本疏》》《羯磨疏》),亲自讲律,并用以修持。弘一法师《弘律愿文》有云:

如是戒品,我今誓愿受持、修学,尽未来际,不复舍离。以此功德,愿我及众生,无始已来所作众罪,尽得消灭。若一切众生所有定业,当受报者,我皆代受。遍微尘国,历诸恶道,经微尘劫,备尝众苦,欢喜忍受,终无厌悔;令彼众生先成佛道。我所发愿,真实不虚,伏惟三宝证知者。演音自撰发愿句三种,行住坐卧,常常忆念,我所修持一切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众生所造无量恶业,愿我一身代受众苦。誓舍身命,护持三世一切佛法!誓舍身命,救度法界一切众生!愿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众苦!愿护南山四分律宗弘传世间!”

除了专研南山律典,在修持方面,弘一法师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那一宗、那一派的,因为觉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但是有一点,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这不仅初级的学僧应该这样,就是升到佛教大学也要这样![6](P.60-21)

弘一法师认为,佛法修持不应专尚谈玄说妙,他特别提到三项,即深信因果、发菩提心和专修净土。弘一法师解释说,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那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弘一法师特别推荐印光法师的书籍。

印光法师对弘一法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提倡“息心专一念佛”法门,提示掩关修行、书写佛经的方法等方面,直接促进弘一法师的修持,使得他的书法,从“游于艺”跃升到“志于道”。

弘一大师并不排斥教理,偏赞持名。他说:“上根之人,虽有终身专持一句圣号者,而决不应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须于经律论等随力兼学,岂可废弃?且如灵芝疏主,虽撰义疏盛赞持名,然其自行亦复深研律藏,旁通天台、法相等,其明证矣。”[6](P.261)

那么,菩萨应常处娑婆,代诸众生受苦,何故求生西方?弘一大师说,灵芝疏主初出家时,亦尝坚持此见,轻谤净业。后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识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瘥,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以初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志虽洪大,力不堪任也。《大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未证无生法忍者,要须常不离佛也。[6](P.261)

弘一法师特别提倡且异于印光法师的念佛方法有三:

“这个和‘折二’、‘折三’一样,是指钱的款式,母钱表示这个是最原版的钱,相当于其他钱的模板。牙样和母钱差不多,但是有些差异,不太好讲清楚。总之因为是模板所以存量非常少,一般都挺值钱。我看看……”老贾迅速用手翻弄了一下‘乾隆通宝’的钱堆。“你这个里面不多,我待会单独指给你认吧。”

第一、听钟念佛法。凡座钟挂钟行动之时,若细听之,作丁当丁当之响。即依此丁当丁当四字,设想作阿弥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字为“南无”,第一当字为“阿弥”,第二丁字为“陀”,第二当字为“佛”。亦止用丁当丁当四字而成之也。又倘以其转太速,而欲迟缓者。可加一倍,用丁当丁当丁当丁当八字,假想作阿弥陀佛四字,即是每一丁当为一字也。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当为“南无”,第二丁当为“阿弥”,第三丁当为“陀”,第四丁当为“佛”也。

第二、读诵《普贤行愿品》。此经中说,诵此普贤愿王者,能获种种利益,临命终时,此愿不离,引导往生极乐世界,乃至成佛。[6](P.261)

虚云和尚对信众开示云:“佛菩萨岂要人念?只缘众生障重,佛菩萨指示种种法门。念佛菩萨圣号,不过令众生澄清妄念,彻见本来耳。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妄心,妄心不得不净。盖人如果以一菩萨之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当下自与佛菩萨无异。”[2]菩萨圣号中,他又特别提倡观音菩萨。

弘一法师非常重视佛法修学次第,他曾撰有《学四分律入门次第》《学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入门次第》《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弘一法师使用的方法,可以作为我们研习经论的参考。

第二、净宗往生较宗门开悟殊胜。印光法师鼓励佛门弟子发心念佛,以心佛相应,生前得一心不乱,报尽登极乐上品为志事。不必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盖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参禅纵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地位,尚是凡夫,不是圣人。[4](P.286)凡修行人宜存正念。除佛号外,所有诸念,皆不令生,是谓一心。[4](P.623)

四、太虚法师要在人间创造净土

太虚法师(1890-1947),俗姓吕,浙江海宁长安镇人。1904年5月(16岁)到苏州木渎九华寺出家,同年11月往宁波天童寺受戒。19岁时,至慈溪西方寺阅藏,不久即因阅读《般若经》初获定境。1909(宣统元)年,就学于南京“祗洹精舍”。自翌年(1910)起,开始讲学著述,尔后30余年中,孳孳于改革僧制、讲学论著、出版刊物、兴学育才、护国卫教、弘化国外,为法奔波,直到舍报。

太虚法师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师,是因为他在修证上有了经验的缘故[7](P.108)。他有“三次悟境”:

(1)19岁在慈豁汶溪西方寺阅藏:

第四、四种念佛中以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则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再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为助行,则其益大矣。持名念佛一法,普利三根。观像、观想、唯心地法门明白之人均可。持名念佛,加以摄耳谛听,最为稳当。任凭上、中、下根,皆有利而无弊病。[4](P.535)印光法师认为,念佛一法,当依净土经论为准。至于摄心方法,种种不一。随其人之根器用之,自得其益。最为切要之法,总不过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字。[4](P.83)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则六字,念至半,或将止,则念四字。[4](P.241)

给定观测值集合y后,一旦确定了概率密度p(y|f,θλ),对于有限高斯变量组成的向量f而言,其后验分布可以通过贝叶斯公式推导得出:

(2)28岁时:

“是年冬,每夜坐禅,专提昔在西方寺阅藏时悟境,作体空观,渐能成片。一夜在闻前寺开大静的一声钟下,忽然心断。心再觉,则音光明圆无际。从泯无内外能所中,渐现能所内外、远近久暂,回复根身座舍的原状。则心断后已坐过一长夜;心再觉,系再闻前寺之晨钟矣。心空际断、心再觉渐现身器,符起信、楞严所说。从兹有一净空明觉的重心为本,迥不同以前但是空明幻影矣。”又,是年,太虚法师对于唯识义有所悟入。据其自传,有云:“民五,曾于阅述记至释‘假智诠不得自相’一章,朗然玄悟,冥会诸法离言自相,真觉无量情器一一尘根识法,皆别别彻见始终条理,精微严密,森然秩然,有万非昔悟的空灵幻化堪及者。”

(3)1920年11月14日晚,当他以《摄论》为本,略糅余义而编完《楞严经研究》讲义后,“稍坐,忽觉楞严义脉,涌现目前,与唯识宗义相应。”

太虚法师虽“经过定境三次,都因后来事缘纷集,致不能有长时的深造成就”。他的三次定境,“每一次心理生理都有改变,并曾偶然有过天眼、天耳、他心通的征兆;六通可能,则建基天眼、宿命通上的业果流转相续亦决可信。因为悲愿心太重,未能向禅定去继续深进。所以没有次笫,可为别人修证的依止。”[8](P.249-250)

相较前三位大师,太虚法师对中国佛教所提诸种兴革,算是比较具有开拓性价值与意义的。太虚法师的佛教改革运动,包含教理、僧制、寺产三方面,但其中稍有成果且影响较大者,当属教理方面的改革,特别是他对“人生(间)佛教”的主张。太虚法师所重,是在人间创造净土——亦即“人间佛教”之建立。

太虚法师主张的人间佛教,并不是教人离开人的立场去做神、做鬼,或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出家人,而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促使人类进步。[8](P.431、499)在中国旧时环境,人们一入佛门,即注重出世,而忽略化导世间,故弄成佛教与社会脱离的怪象。佛法虽以众生为对象,然中国佛教徒大多漠视对人群痛苦的化度,于佛出人间,佛身同人,佛说人身难得等义,缺乏正确了解。太虚法师认为:佛说法,其动机虽普为一切众生,而说法的主要对象,仍在人类,佛所说的一切学理和道德,都离不开人间。[8](P.489)

张仲平没想到她还真生气了,连忙说:“你不是孙悟空也用不着这么生气吧?对不起,我的电话可能是打得太长了一点,现在,我愿意将功赎罪,回答你的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由多环紧密相连的综合性工程,施工环节也是如此。建筑物最底部就是地基,地基上是基础,基础上是建筑物的主体,也就是说,通过基础将建筑物的全部荷载转移到地基,全部荷载由地基承担,由此可见地基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搞不好地基,就搞不好建筑。如果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留下了潜在问题,势必会产生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建筑物的稳定性与整体性。

第一、念佛是背尘合觉返本归元的第一妙法。此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或力不暇。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他主张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此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可念。[5](P.14)居尘学道,若修别种法门,诚难得益,若修念佛,实为稳当之极。[4](P.440)印光法师强调,念佛求生西方,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4](P.576)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值得留意的是,禅门宗师虚云和尚非常重视念佛法门。他说:“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1](P.625-626)

固定微胶囊掺量为0.5%,按照2.1 的方法在制作7.07 cm×7.07 cm×7.07 cm的相似岩石试件,对其养护7 d后,按照 2.2的加载方式对试件进行预损伤试验,其中损伤程度分别为20%、40%、60%,对进行不同损伤程度的试件进行7 d的自修复养护,自修复养护后按照2.2 的加载方式对试件进行抗压试验,记录试验数据,代入公式(6)得到不同预损伤程度基体的强度修复率,如图2所示。

太虚法师认为:中国佛教徒,要从大乘佛教的理论上,向国家民族、世界人类,实际地去体验修学。这大乘理论的实践行动,即是“菩萨行”,这菩萨行要能适应“今时、今地、今人”的实际需要,故也可称为“今菩萨行”。[10](P.388)今菩萨行的努力方向,就是建设人间净土。太虚法师强调:佛法所明净土之义,不必定在人间以外,在人间亦可改造成净土。虽人世有烦恼生死、痛苦斗争等危险,但若有适当方法,以为对治、改进,即可在人间建设净土。[8](P.1197)

太虚虽一再认为,他的中国佛教改革运动是失败的,但他的许多改革项目,却在无意中开创了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模式:例如在改良僧伽教育事业中,他先后创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为中国佛教界造就了不少的领袖人材。又,他先后创办过《佛教月刊》《觉报》《海潮音》《现代佛教》等刊物,甚至还发行过日报、周刊等,开始了以大众传播工具,作为弘法的先例。太虚能诗善写,他利用此才华,挤入中国上流社会,在达官富贾、学者名流之间,广交朋友,构成一种保护佛教利益的社会力量。而他的国际活动由日本到欧美,由南洋到印度,虽然未能实现其以中国佛法拯救世界的理想,但是已为现代中国佛教必须面对世界,指出了一个大抵可循的方向。

结语——关于修持方法的抉择

太虚法师在《佛法救世主义》中说:佛之教义,犹如大海,故应博览。然又非泛泛之博览可比,必具有冷静之态度与深沈之观察,不应执一经、一论、一宗、一派之言论,以攻击他宗为不合佛法;应有平等普遍之研究与平等普遍之观察,又不宜参以一己之感情作用与研究他种学说之凡俗见解,以为研究标准。否则,决不能明白佛学之圆满真理。故应广探三藏之玄文,以求如理之教义。[8](P.134)可见,太虚法师对于佛法的抉择所采取的宽阔眼光。

回到本文题旨——佛教修学者到底应该采取何种修行方法?虚云和尚的方式?印光法师的方式?弘一法师的方式?还是太虚法师的方式?或者是其他的方式?笔者想这问题的答案,还是应该由每位佛法修学者自己来抉择比较合适。

《周易·系辞下传》中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1]246,指事物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变化才会使事情进展顺利,顺利则会长久。非洲独特的文化和思想禁锢在帝国殖民统治中久矣,殖民解放以后,如何挖掘并发展本土文化落到了新一代非洲知识分子的肩上。作为“非洲文学之父”的伊博族作家钦努阿·阿契贝,从始至终把伊博“变”的哲学思想贯穿其作品中。

注释:

①虚云禅学的圆融观里,“禅悟圆融观”和“禅修圆融观”是最为基础的两大条目。前者可以通过心性圆融、性相圆融和凡圣圆融等纯禅之机来把握;后者则体现在修行的总原则和话头禅、坐禅等具体修行中。在虚云禅学体系里,禅悟离不开实修实证,禅修又必须涵存心悟,禅悟与禅修究竟一体圆融;不仅如此,禅悟、禅修的任何一个具体圆融观,都是以纯禅修证为体,它们各自具有圆融观的整体意义。黄伟龙:《论虚云和尚的禅学圆融观》,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士论文,2014年5月,摘要,1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是由多个子系统集成的,社会整体观要求我们看到整体联动的优越性,要求我们确立整体大于部分观念。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是对社会各子系统运行的总规范。具体说来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理念:

②弘一法师在《南山律苑住众学律发愿文》中有云:“一愿当来建立南山律院,普集多众,广为弘传。不为名闻,不求利养;一愿发大菩提心,护持佛法。誓尽心力,宣扬七百余年湮没不传之南山律教,流布世间。”弘一法师:《弘律愿文》及《南山律苑住众学律发愿文》,《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卷一,页251、304页。

③1920年7月26日,印光法师致弘一法师书,有云:“书中所说用心过度之境况,光早已料及于此,固有止写一本之说。以汝太过细,每有不须认真,犹不肯不认真处,故致受伤也。观汝色力,似宜息心专一念佛,其他教典与现时所传布之书,一概勿看,免致分心,有损无益。应时之人,须知时事。尔我不能应事,且身居局外,故当置之不问,一心念佛,以期自他同得实益,为惟一无二之章程也。”黄家章:《印光对弘一的思想影响与弘一的信仰归宗》,《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1期(2010年11月),页109;《印光法师致弘一法师书》,《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卷八,325页。

④元照律师,浙江余杭人,北宋时弘传律宗和净土教。他在律学方面的著述,有解释南山三大部的《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42卷、《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22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21卷;即如弘一法师所言之:元照律师“中兴南山律宗,撰资持记以释事钞,撰行宗记以释戒疏,撰济缘记以释业疏。”弘一法师:《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例言》,《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卷一,页309;望月信亨着、印海法师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财团法人严宽祜文教基金会,2004年12月,初版),249页。

沟内两处滑坡主要变形特征为后缘多处局部滑塌,前缘陡坎局部垮塌,斜坡中部及两侧边界未见明显变形,初步判定沟域两处滑坡处于弱变形阶段。故判断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沙坡滑坡在天然工况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该滑坡前缘临空,在长时间暴雨等作用下,极有可能产生整体下滑。马桑坡滑坡天然工况、暴雨工况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在在长时间暴雨等作用下,也有可能产生整体下滑。

⑤弘一法师又说:“初学念佛者若不持念珠记数,最易懈怠间断。若以此钟时常随身,倘有间断,一闻钟响,即可警觉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闹,若摄心念佛,殊为不易。今以此钟置于身旁,用耳专听钟响,其他喧闹之声,自可不至扰乱其耳也。又听钟工夫能纯熟者,则丁当丁当之响,即是阿弥陀佛之声。钟响佛声,无二无别。钟响则佛声常现矣。”弘一法师:《劝人听钟念佛文》,《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卷一,303-304页。

⑥太虚法师在《我的宗教经验》一文中说:“闭关二三个月后,有一次晚上静坐,在心渐静时,闻到前寺的打钟声,好像心念完全被打断了,冥然罔觉,没有知识,一直到第二天早钟时,才生起觉心。最初、只觉到光明音声遍满虚空,虚空、光明、声音浑然一片;没有物我内外。嗣即生起分别心,而渐次恢复了平凡心境。自此、我对于起信、楞严的意义,像是自己所见到的,所以我当时就开始着成了楞严摄论。经过这次后,继续看经,著书,坐禅。这一年中专看法相唯识书。当时其他的经论虽亦参看,但很注意看唯识述记。述记中释“假智诠不得自相”一段,反复看了好多次,有一次又入了定心现观。这与前两次不同,见到因缘生法一一有很深的条理,秩然丝毫不乱。这一种心境,以后每一静心观察,就能再现。从此于思想文字等都有改变,从前是空灵活泼的,以后则转入条理深细坚密的一途;在此时所写出的文章不同,亦看得出。”太虚法师:《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精装第29册,页188;太虚法师:《我的宗教经验》,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太虚大师全书》,精装第21册,页249;印顺法师着:《太虚法师年谱》,85-86、117页。

参考文献:

[1]岑学吕.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订本[M].高雄:高雄净宗学会,1994.

[2]蒋中和笔记、蔡日新整理.虚云和尚开示录[EB/OL].网址:https://book.bfnn.org/books/0428.htm,下载日期:2018-02-12.

[3]洪启嵩,洪启霖主编.虚云文集[M].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

[4]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5]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文钞[M].台中:青莲出版社,1995.

[6]弘一法师.弘一大师全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7]圣严法师.禅的悟境与魔境[A]//禅的体验.禅的开示[M].台北:法鼓文化,1999.

[8]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太虚大师全书(精装第21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9]法舫法师.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A]//梁建楼整理.法舫文集[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10]太虚法师.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A]//太虚法师选集(下册)[M].

中图分类号: B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26(2019)07—0070—05

作者简介: 侯坤宏, 台北国史馆纂修(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佛教史。中国 台湾

收稿日期 2019-03-20

责任编辑 尹邦志

标签:;  ;  ;  ;  ;  ;  

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