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阅读课)教学模式
一.导入(Leading in)
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
二.速读(Fast 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a. 寻读。指导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进行搜寻式阅读,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技能。
b. 略读。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文章或段落主题句和概括文章的技能。
三.细读(careful reading for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这一步骤既是教师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也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
a.针对课文主要情节,设计问答、排序或填表形式的表层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b.为获取文章深层次信息,设计一些紧跟中考的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c.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段落大意,深层次理解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研习性阅读
要求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a.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
b.分析结构复杂的句子。
c.对精彩段落结构的赏析。
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他们的看法。
五.整篇复读表达输出(Reading reproduction)
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输出,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并交流各自的看法,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a.运用关键词或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b.运用讨论、辩论、采访或报导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c.改写或缩写课文,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训练。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和自己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反思;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布置课下作业或练习,用来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和发展相关能力。
a. 课文复述
b.扩展性阅读
c.书面作业
通过这些活动来教授阅读,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论文作者:王爱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教学方式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