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论文_权兴旭

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论文_权兴旭

权兴旭(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四川 屏山 645350)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1-0089-02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能激活思维从而使学生个体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达到自我创造、发展、完善,促进同伴创造、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感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让学生在“自学试探”、“合作互动”的情境中探索目标、创新学习,从而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活动的导航者”,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就开始小组合作。这时,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假如老师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思考我准备怎么办,再组织合作学习。这样,才能使人人参与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的几点做法,略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注意小组成员编排的科学性。

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既要考虑到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型的合作基础。其分组方式采用异质分组,在学习成就与学习者能力方面,我们曾对不同能力的学习者,进行高、中、低不同能力组合的研究:① 高、中、低能力混合组合;② 中能力组合;③ 高能力组合;④ 低能力组合。结果显示混合能力组合及中能力组合较高能力组合及低能力组合有更多的帮助行为。我们又进一步对三种不同能力进行混合:① 高、中组合;② 高、低组合;③ 低、中组合;④ 高、中、低组合,结果显示只对高能力及低能力两种学习者有帮助,对于中等能力者较没有帮助。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地对分组的形式加以尝试与优化,而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分组模式,比如有时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尝试按男女生进行分组,有时为了合作的密切按兴趣进行分组,也有时为了合作的便捷按座位实施组际合作形成大组等多种做法。

二、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注重全体学生参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富有挑战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选择具有思考价值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趣,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充满情趣而且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三、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了四个问题:“分数怎么写?”,“分数怎么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到分数?”“分数表示什么意义?”。这样,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王老师带80元钱,买26本笔记本,每本3元,还剩多少元?”学生做起来枯燥无味,但如果将这道题改为:“王老师带80元钱去文具店买‘六一’礼品,她准备买3元一本的笔记本26本,她带的钱够买吗?”这样一来,所提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又不套用哪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学生学起来觉得很贴近生活又有趣,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师生互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个人独立学习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合作动机与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应明确规定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首先是要求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先进行独立地学习思考,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再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形成小组集体的意见;其次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以便随时了解讨论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些问题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教师要设置一些有层次性的点拨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在各小组交流发言时,老师应及时评价各小组的意见,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挑战的能力,敢于发表独特的意见,并学会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去学会合作,这样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小组学习积极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合作学习产生的辐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种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将越来越显示其强盛的生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让我们的小组合作更有效!

论文作者:权兴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论文_权兴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