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建筑是指以绿色为代表的建筑的无害化,使建筑不会破坏环境,并能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必须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对建筑进行设计。建筑物的拆卸也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结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和设计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在建筑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影响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势在必行。其设计思想是采用无害化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保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共生。
一、简要
1.1 概念分析
所谓的绿色建筑不是建筑物的绿化,而是“绿色”意味着建筑是无害的,这样建筑物才不会破坏环境,并能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会破坏周围的环境和生态。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或者是节能、环保、生态建筑。作为一座建筑,首先要保证的是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对于绿色建筑来说,要充分利用环境因素进行建筑设计,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在建筑物达到使用寿命和需要拆除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1.2 特征分析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更高的节能性和环境友好性,能够与环境协调共存。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区别,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遵循:(1)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节能降耗设计应注重节能降耗,尽可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使建筑与环境相互适应;(2)绿色环保设计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时,应紧密关注绿色环境保护,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使建筑始终不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保证建筑材料的环保;(3)安全舒适设计,绿色建筑是服务于人的第一,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在建筑的内部结构中除了要适应环境外,还要更加人性化,方便人们的使用。
二、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
2.1 室内热舒适度
在建筑物中工作和居住的人们对热舒适有更高的要求,如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传统建筑通常采用空调系统调节室内温度,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据人的要求达到最大的热舒适性,但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空调室内长期活动容易出现空调疾病。此外,空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而氟利昂的使用也会破坏大气。通过合理的设计,绿色建筑应能满足人体热量平衡的要求,实现人体部分的温度要求,并通过自然环境的利用来降低能耗。
2.2 照明、噪音控制
阳光是一种无污染、最优质的光源,光色好,健康舒适.室内照明是建筑的一项重要功能。在绿色建筑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太阳能灯,但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太阳能光的不稳定性。使室内照明能满足不同自然条件下室内照明的需要。此外,当太阳充足时,我们也需要调整光的强度,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需要。同样,绿色建筑也必须控制噪音,才能让人们舒舒服服地使用,这就要求对环境噪声和室内噪声进行控制。
2.3 空气质量
良好的空气质量可以提供新鲜的氧气,这就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合理控制空气循环和清洁,使新鲜空气在室内流通顺畅,不会循环过快。并且不要使气流阻塞,使室内混浊气体及时排出,减少室内污染物,为人们提供优质空气。
2.4 适应环境
一方面,建筑要适应周围自然环境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建筑也要适应社会人文、文化传统等周边人文特征。这一要求确保了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与环境相结合,并且它的存在与环境是和谐的。可以说,绿色建筑的使用过程离不开环境,对绿色建筑有很大的依赖性。
三、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3.1 节 能
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从材料利用和能耗两个方面考虑绿色建筑的节能问题,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物的热损失,特别是在冬季,如果没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就会使建筑能耗激增,从而无法达到节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建筑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正朝着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功能设计。此外,绿色建筑必须确保其环保功能。它一方面减少了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3.3 环境优化
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与环境的结合。如果建筑物拆除后建在旧址上,还可以通过建设绿色建筑来改善受损的生态环境,从而发挥优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绿化设计,利用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化效果,从而发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
四、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4.1 清洁能源的利用
人类发展的历史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能源供应呈现紧张态势,建筑能耗占建筑能耗的很大比例,应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地球上的清洁能源无处不在,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一些清洁能源的使用技术已经逐渐发展和成熟,可以充分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从而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污染。如太阳能、风能等,人们已经能够利用它作为建筑能源,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甚至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都可以连接到电网,也可以在发电余量大的时候传输到电网。此外,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有一定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帮助。绿色建筑应注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避免新建耕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建筑材料生产和运输的能耗,尽量从周边地区吸收材料,降低交通能耗。在水资源方面,应充分利用雨水回用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既能保证水资源的节约,又能避免施工地区的水淹。
4.2 延长使用寿命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保证质量合格,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维护。虽然在短期内,建筑材料的质量越高,建筑材料的价格就越高,但从长远来看,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可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使建筑物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维修费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建筑寿命越短,建筑浪费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就要求从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质量管理,使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3 宜居性
绿色建筑理念适应健康生活的需要,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传统建筑中,使用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然而,绿色建筑的设计必须结束这种状况,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此外,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满足节能的要求,可以提高使用舒适性,从而为用户提供宜居建筑产品。
4.4 优化整体设计
绿色建筑的总体设计首先要考虑建筑和环境的整体,了解场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特征,然后再进行设计。根据野外环境温度的季节特征,对墙体厚度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较好的设计,根据人文特征设计了建筑外观形式,并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设计了绿地,使建筑与环境结合在一起。其次,要做好建筑物的方位角设计。根据自然风向和照明的特点,设计建筑的方向和方向,使自然风能够顺利地进入建筑房间,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保证建筑物的良好照明。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用于建筑。同时,要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必须控制建筑间的整体空间,减少建筑物间的干扰。
4.5 绿色建筑的绿化
绿色建筑必须考虑绿色设计,一方面要为建筑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发挥改善生态系统的作用。良好的绿化设计可以防止不利的自然气候,如防风林设计能有效地防止冷空气袭击,这就要求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环境的特点,尽量不要使用单一的草地设计,应尽量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增加生态多样性。
五、结束语
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业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保证建筑业的稳定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具有许多优点,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设计的重点,建设绿色健康的城市建筑。
参考文献:
[1]叶世碧.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6,17.
[2]刘斌.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
[3]何智伟.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
论文作者:王昌盛,涂年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物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节能降耗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