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利用内源融资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融资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29-(2002)02-0014-04
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筹资难的问题一直伴随并困扰着它们。以江苏省为例,2000年金融机构对私营个体经济贷款额为27.52亿元,仅占同期各项贷款总额的0.5%[1]。然而,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理论分析
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多种,按其来源划分可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间接融资是指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钱[2]。中小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内部发掘资金,筹集资金。狭义的讲,它等于净利润减股利加折旧。具体包括企业的经营利润积累,出售资产的收入,流动资本的节减,应收账款的回收,折旧准备等。
在财务管理中有一个融资偏好次序理论(pecking-order theory),该理论说明管理者对融资的方式有偏好,一般首先会选择内源融资方式——即用公司的留成收益。一个原因是它避免了外源融资可能发生的资金稀缺性问题,而且使用公司留成收益不会产生筹资成本。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内源融资,我们来看一看常见的三种融资方式,它们是内源融资,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首先我们给出一个融资效率的定义,融资效率就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界限内融资投入或产出的评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融资方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它的融资效率的高低。影响一个企业融资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清偿能力[3]。
1.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资金成本和融资效率成反比,资金成本低则融资效率高,资金成本高则融资效率低。银行融资需要支付利息,证券融资需要付出相应的筹资费用,其中的债券融资也需要支付利息;而内源融资的资金是企业自身资金,除了机会成本外没有其他的成本。从资金成本对融资效率的影响看,内源融资的资金成本最小。
2.资金利用率
从资金利用率考虑融资效率,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资金的到位率。证券融资所筹资金须减除筹资所花费用,银行融资也要受担保等条件限制,使所筹资金不能全额到位;而内源融资只要公司决策者做出决策,即可将企业的利润留在企业内部随时安排使用,相比之下,内源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最高。二是资金的到位时间。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均须按法定程序进行,有一定时间成本;而内源融资可由企业随时投入,到位及时。由此可见,内源融资的利用率更高。
3.融资机制规范度
融资机制规范度也可以说是资金市场的成熟度。在一个成熟的融资市场,融资的渠道多,风险小,融资的效率高。从融资机制规范度考虑,融资的效率高低一般为证券融资≥银行融资≥内源融资。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前没有公司法和新的会计制度的制约,很多财务规范不健全,使其融资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4.融资主体自由度
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约束的程度。信贷资金在数量、用途和时间上均受债权银行的限制,证券投资也分别受债权人和股东的监督;而内源融资的资金用途则由企业自主决定,灵活调度,受其它因素的约束较小。
5.清偿能力
清偿能力是指企业对于所筹集的资金在未来所能够偿还债务的能力。银行融资和债券融资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而股票融资和内源融资是无须还本的,无清偿压力。
综合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种融资方式中内源融资效率最高,最理想。因此我们要加强内源融资的运用。
二、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现实分析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多数靠自我积累、自筹资金发展自己,普遍内源融资比例较高。中小民营经济的产出增长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相对于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截然相反。据调查统计,在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内源融资的比重平均约占90.5%,而银行贷款占4.0%,非金融机构融资占2.6%,其他渠道占2.9%[4]。中小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比重显然大大高于资产负债率总体在80%左右的国有企业。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国家企业的融资情况。
表1 若干国家的企业内源融资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5]
年份 国家
德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197053.2 29.7 58.4 61.5
1975 63
36.1 63.5
79
198059.4 46.7 64.4
64.9
198565.1 45.1 76.5
74.2
平均59.2 35.3 66.6
64.1
表2 1990-1994年若干国家的融资结构(%)[5]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内源融资82.849.368.365.5 54 58.3
外源融资17.250.831.734.5 46 41.7
长期负债增长率 17.435.9 7.431.4 6.9 37.5
短期负债增长率 -3.7 9.7 6.110.6 3.8
股票融资增长率
3.5 5.116.912.4 10.3
根据上面提供的资料我们发现发达国家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积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的内源融资比率高达80%以上。而外源融资的比重较低,且增长缓慢。
这种高内源融资的现象和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高内源融资的现象很相象。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驱动力不同。发达国家企业是主动追求内源资本,而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很难从外部筹到资金,内源融资是其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第一,我国企业处于一个资金短缺的大环境中。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资金的缺口较大。同时由于体制的原因,银行和资本市场还要承担巨大的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国有企业畸高的资产负债率,以及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并占有了大量的资金资源。金融机构也好,资本市场也好,根本无暇顾及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二,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决定其要追求盈利性和安全性。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又存在信用缺失问题,对他们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出于资金安全和收益的考虑,银行贷款给中小民营企业会更加谨慎,往往提出苛刻的信用条件,中小民营企业经常难以找到银行满意的抵押物或担保单位。
第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不充分,再加之市场准入条件高,也导致中小民营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在发达的国家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证券融资常常是大型企业,著名企业和政策扶持企业的世界。
第四,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自身问题是根本的原因。一是中小民营企业从事的项目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市场门槛不高,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二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又无一定信用体系做保障,企业公开的信息不一定反映其真实的经营与财务状况,很难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信任。
总之,我国融资环境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被动现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消除,因此,内源融资方式必将长期占据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主导地位。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虽然局限了中小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但这又出人意料地给民营经济奠定了一个能够适应进一步改革与市场环境的资本结构的合理基础,有利于遏制体制外金融依赖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来提高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而且在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的同时又可以反作用企业的自身发展。
内源融资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特别是对于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依靠这种方式。加强内源融资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保障企业所有者权益,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不仅明确产权关系,体现保全原则,而且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在操作中得到保障。②有利于企业正确的计量核算盈亏,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③有利于企业健全自主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④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⑤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不断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率。
三、中小民营企业充分运用内源融资方式的措施
中小民营企业在运用内源融资方式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如何挖潜、扩大内源融资规模问题,还涉及到内源资金投向的管理和提高资金效率的问题。
1.在认识上,树立内源融资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内源融资。中小民营企业必须认识内源融资的重要性,这对于财务意识薄弱的中小民营企业主十分重要。很多企业错误的认为内源融资是一种不得已的方式。其实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用低成本谋求所需资金。
2.注重学习发达国家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一个企业没有进取心,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要作一个学习型的企业组织,不断学习先进的方式,思维。而在国外有许多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成功企业,它们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企业资金管理经验包括处理内源融资方式的措施。
3.加强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向管理要资金。中小民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金。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特别是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使企业流动资本得以节减,现金流量得以增加。
4.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分配制度,提高内源融资规模。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它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制定相应分配制度。属于投资者权益的税后利润是内源融资重要的资金来源,不能采用分光、花光的短视做法。应既要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又要妥善处理企业积累和分配的关系。
5.政府对企业运用内源融资方式扩大再生产的做法应给予鼓励,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内源融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很多方面。作为政府应该改善政府职能,运用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中小民营企业,应积极引导它们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和发展理念,鼓励它们努力寻求合资、合作、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改造等途径,实现内源资金来源多元化。还可采用再投资退税政策,鼓励其扩大再生产。
6.从产权出发,走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制,建立中小民营企业的现代模式。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指出:对民营企业也要产权开放。目前民营企业中的家庭经营只是一个过渡。家族制是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民营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走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制,所有权和经营权要分离。家族可以控股,但产权要开放,这样企业发展才会更快。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无疑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中小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是我国经济中一个极具现实性的重要问题,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落实在中小民营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中,充分利用中小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