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解决的内隐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隐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77(2000)04-0071-07)
人们在问题解决中经常发生直觉、酝酿和顿悟这些现象。这些长期激起人们兴趣的问题解决现象却为科学分析所回避——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是模糊的无意识加工。早期格式塔心理学家在他们的问题解决理论中以顿悟研究为特色,在心理现象中对直觉、酝酿和顿悟情有独钟。但对这些心理现象的研究在行为主义的统治下逐渐消亡。随着20世纪60年代认知革命的兴起,心理学重新注意到了问题解决。虽然我们对问题解决的理解在过去40年中已有相当大的提高,但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不同问题解决任务的被试的成就上,而不是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的主观体验上。近十几年来,内隐认知(implicit cognition)问题成为认知心理学中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性课题之一[1]。本文试图从内隐加工角度对问题解决中个体的主观体验(尤其是导致顿悟的直觉和酝酿体验)作一重新解释。
一、问题解决的早期内隐思想
关于问题解决的内隐观的早期思想主要体现在华莱士(Wallas,1926)的传统分析中。众所周知,华莱士将问题解决过程分解成一系列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知识的积累和对问题所在具体领域逻辑规则的掌握。它也涉及到确立明确的问题态度,包括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意识,对问题本身的精确分析。一般来说,常规问题在这种水平上就可得到解决,在这种问题中个体系统地运用某种算法最终会得到正确答案。产生答案后必须紧跟着验证阶段,答案由此得到证实和修正(或证明不正确)。
而在其他情况下,这种准备阶段的认知努力则是无效的。华莱士认为这时思考者进入了酝酿期(不再有意识地考虑这一问题)。华莱士相信通过此时离开特定未解决的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简约性,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他认为:“在许多困难而复杂的创造性思维中,可以通过延缓有意识思考得到更深刻而丰富的答案,并允许心理的无意识或部分意识加工的自由运作。”[2](P258)华莱士提到酝酿期后经常跟随着豁然开朗期,答案出现在思考者的意识之中(此答案须经过验证)。华莱士十分确信酝酿涉及到人的“潜意识思维”,相信豁然开朗期中的瞬间或无法预料的闪现反映了已经有无意识思维出现在有意识觉察中:“酝酿期含有两种不同的事件,一是酝酿中我们没有自动地或有意识地思考某个具体问题的事实;其次是一系列的无意识或自动性的心理事件在此期间发生。证据看来表明了不成功的联想链(可能导致了成功的突现)和最终的成功联想链基本上是无意识的,或者在意识边缘发生。”[2](P259)此时思考者即使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也有答案即将出现的感觉。
本文认为直觉和酝酿反映了问题解决中的无意识加工,顿悟反映了答案闯入思考者有意识觉察中时的主观体验。即直觉和酝酿是内隐认知的一方面——内隐问题解决过程的一些外化现象,而顿悟则是内隐问题解决结果的外在体现。
二、内隐认知研究概观
许多年来,无意识心理加工这一在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概念得到了非心理学家的广泛接受,但却受到此领域内专业人士的怀疑。例如关于酝酿,武德沃斯等就认为:“这种浅显的理论——在心理或大脑中孕育的无意识运作——只有在其他更具有可检验性的假设失败后才能成为被采纳的剩余假设。”[2](P259)但近些年来对无意识心理(认为心理结构、加工和状态能影响有意识觉察和自动控制范围外的体验、思想和行动)的研究又重新兴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加德曾指出:“在另一种形式的平行处理中,部分的注意和计划在完全没有任何关于它的觉知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来自一个来源的信息被有意识地处理,另一个则被下意识地处理。正在进行着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隐蔽部分可以被描述为从个人有意识的经验中分离出来的部分。”[3](P264)显然,这种从个人有意识的经验中分离出来的“隐蔽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隐认知过程。
当代对无意识心理加工研究兴趣的复兴起源于对神经病人或正常人被试的记忆内隐表达的证实。例如,启动效应在词干补笔等任务上的保持预示着对在学习期间所呈现词语的记忆已被编码和保持,尽管被试自己不能记住这些词汇或学习任务。沙赫特由此提出记忆的外显表达和内隐表达的区别[4]。外显记忆是指个体对以往事件的有意识回忆和再认,而内隐记忆则指过去事件对体验、思想和行动的影响,但却不能有意识地回想起这些事件。
一种类似区别也存在于外显知觉和内隐知觉中[5]。同记忆类似,外显知觉是指有意识的知觉,体现在被试能觉察到刺激的呈现、定位、运动、形式和其他明显属性。内隐知觉则是指当前刺激事件对体验、思想和行动的影响,而对该事件缺乏有意识的觉察。外显知觉和内隐知觉能通过大量不同途径分离。内隐知觉发生在知觉过程的初期阶段,即在由刺激自动激活的某条信息加工通道被注意之前。它是感性自动加工的产物,因而具有非选择性,这种自动加工的结果虽然不能为知觉主体所意识,但它对人的知觉过程和行为却产生着重要影响。
有证据表明内隐加工在其他认知领域也存在。例如,有些研究就表明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个体可以在缺乏有意识的学习意向时获得新知识,而且他们对已学到的东西也缺乏觉察能力。内隐学习被界定为可归结为获得新语义知识或程序性知识时经验、思想或行为的变化(同关于过去事件的严格的情节知识相反),并缺乏对那种知识的有意识觉察。美国心理学家瑞伯认为内隐学习机制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人类语言和另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他还认为至少在一定条件下对复杂学习材料的加工中,内隐学习的效果要优于外显学习[6]。
类似地,至少从原理上讲,在个体的体验、思想和行动在缺乏对某种思想(如表象、判断、结论或问题答案)有意识觉察情况下而受到该思想影响时就可能观察到内隐思维[7]。相对而言,内隐思维比较难理解。但我们仍能作出概念上的大致区分:内隐思维同外显思维一样都是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只是外显思维对信息的加工是一种缓慢的串行传入过程,也是能够用语言明确表达的、在意识控制之下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的高级认知过程;而内隐思维的信息加工则是快速的并行传入过程,是不能用语言明确表达的、不受意识控制的、并且不需要付出多少心理努力的高级认知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内隐现象
(一)直觉
在一般意义上讲,直觉是指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个体对某一正确决定、判断或答案的感受。这样,问题解决者的亲切感(Feelingof Warmth,FOW)反映了他们即使不知道答案为何物的情况下关于正在接近该答案的观念。直觉也被认为是元认知的一种形式,它反映了人们关于其认知状态和过程的意识或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解决中体验到的亲切感是对未能解决的问题答案的一种直觉。亲切感的一个明显含义是它应是成功解决问题的相当准确的预测指标。但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麦特考夫认为当问题通过记忆提取得到解决时亲切感的预测性相当准确,而在问题通过顿悟加工解决时其准确率非常低[8]。她发现给被试呈现顿悟型问题时,亲切感判断不能预测他们能否实际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她一再发现某次问题解决尝试中亲切感评定水平增加时常伴随着错误的发生。顿悟型问题得到正确解决时亲切感倾向于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上,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这一刻。因此她得出结论认为对于顿悟型问题,被试要么没有直觉,要么他们的直觉就是错误的。对于这种结果,麦特考夫利用格式塔派的问题解决理论来解释。这一理论假定在信息的精确加工和问题的自发重构之间存在信息中断。一些问题能通过记忆提取解决,在这些情况下亲切感准确反映了问题相关信息的逐渐积累。其他问题则必须通过重构才能得到解决,此时就可能出现元认知体验缺乏或者失效。但是许多问题看来既可通过提取解决也可通过重构解决。因此在实际中,看来很难根据某种原理基础将问题分成顿悟型和非顿悟型。
我们认为顿悟在问题答案突然闯进意识的那一刻发生。正如西蒙描述的那样:“‘啊呵’现象不同于其它的问题解决现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突然的解决之前有一段被试不能解决问题的或短或长的时间,甚至看来不能朝着成功解决迈进。‘啊呵’可能在被试考虑这个问题时发生,或者在问题被放置一边用于‘酝酿’时发生。”[2](P265)我们关心的是顿悟的先兆:被试的直觉和将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的酝酿期。
(二)酝酿
同直觉一样,关于问题解决中酝酿作用的最有力的证据也只是一种趣闻。武德沃斯等指出,发明家、科学家、诗人和艺术家大都证明了酝酿的作用。他们倾向于认为酝酿是无意识加工的特征[2](P278)。坎贝尔则认为酝酿来自于记忆表征中的随机联合,它是以无意识方式持续发生的加工过程;当新的组合同眼前的问题有关时,它就以一种创造性顿悟出现在意识中——所剩最佳答案的心理等同物[2](P278)。但是也有酝酿理论强调无意识加工不起作用,认为思维延迟可能导致一种心理疲惫:酝酿期过后,思考者重新回到已恢复的问题上,更可能得到答案。根据这种观点,酝酿期间被试并未对问题做任何加工(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另外,酝酿期也可能是为进一步的有意识加工提供机会,这种活动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就被简单地遗忘了——可能由于它以简略的、几乎无法注意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思考者看起来是无意识酝酿,实际上这是对此时间内所做活动的事后错觉。
关于酝酿的最流行的理论解释是由西蒙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在问题解决的每一时刻,当前状态存在于短时记忆中,而最终状态和要达到的其他子目标存在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思考者被打断,或由于其他原因将注意力偏离了问题,当前状态就会由于衰减或替换而丢失。当思考者重新回到问题上去时,问题空间或子目标层级可能已被新加工过的信息改变了。因此,思考者就以一种稍微不同的方式重新进入问题状态。正是这种问题条件的不同解释了酝酿期的作用,而不是任何无意识加工活动。按照这种观点,酝酿相当于遗忘过程和激活过程的结合。也就是说,酝酿期为遗忘错误线索提供了机会,但也为个体对环境中最新可用的更合适的线索进行编码提供了可能。但埃德霍温等指出:“在准备和酝酿或豁然开朗之间并没有严格界定的间断。酝酿本身可能定义为对问题的思考,不管是不是在潜意识中,这样可能构成了持续整个实验的创造性的一个方面。例如它可能在被试即使完成其最后框架后仍在持续,这时候就可能影响到细节的修饰(验证)”[2](P279)。
史密斯等认为如果个体在问题解决中遇到了最初的思维定势,就可能产生酝酿。而酝酿期恰好促进了定势的遗忘,使被试在问题空间的一种更有效的出发点上重新考虑问题[9]。这种观点强调酝酿期的重要作用在于克服不恰当的背景,但它并未说明酝酿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无意识加工的作用。
(三)启动效应
沙姆斯的启动研究为考察无意识激活在内隐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10]。他指出,被试在问题解决中的直觉同内隐记忆研究中常见的语义启动效应类似——只不过它是内隐思维加工,而不是当前或过去经验的任何表征。亚尼夫和梅耶也得出了同样的观点[11],现有研究一般都发现未解决的问题表现出启动效应而已解决的问题则没有。这一结论相当重要,因为一些学者曾指出无意识加工的最好证据是由外显加工和内隐加工的质量差异来提供的。未解决题目产生启动而已解决题目不产生启动的事实可能就是一种这样的差异。
但为何未解决问题比已解决问题产生更大的启动效应呢?一种可能性就是蔡格尼克在其研究中所提出的解释[12]。根据勒温的场论,蔡氏的解释是:涉及到任务操作的大脑系统的激活一直保持到任务完成,从而形成一种认知紧张状态。当问题解决得到解决并获得完型时紧张状态就会消失。同样,问题解决失败后这种激活状态的保持可能是沙姆斯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语义启动效应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语义启动发生在未解决词组的事实同内隐型问题解决的假设是一致的:在缺乏对答案为何物的有意识觉察时,关于答案的体验、思想和行动对问题解决有影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沙姆斯观察到的启动效应反映了实际的内隐问题解决活动,说明激活作用不是从代表待解决问题线索的节点自动扩散到代表答案的节点,答案的激活只有当个体在具体问题解决背景中进行操作时才能发生。
亚尼夫和梅耶提出了一个关于语义记忆中启动效应的模型[11],该模型给出了问题解决中产生直觉和酝酿的机制。按照他们的观点,定义的呈现激活了语义记忆中的相关节点。然后激活作用就从这些节点扩散直到到达代表目标的一个节点,并在该处积累到一个足以将目标带进有意识觉察的水平。尽管被试从事其他认知活动,但这些激活水平仍能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酝酿效应反映了通过问题原始状态所获得的线索、由被试最初活动所产生的推论和在表面潜伏期所加工的新背景线索的累积影响。但即使在跨越有意识觉察阈限之前,激活作用的阈下水平也能使问题解决者对与答案有关的新信息变得敏感起来。启动效应所显示的信息敏感性正是问题解决中直觉的基础。
(四)激活的作用和类型
目前相当多的研究已揭示了激活在内隐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亚尼夫和梅耶提出个体对在有意识觉察所需水平以下被激活的知识结构具有敏感性(或受被激活知识结构的影响)[11]。而苛斯道姆[13]认为阈上激活是必要的,但不足以支持对记忆中某一概念的有意识觉察。他认为有意识觉察需要被激活的知识结构必须同工作记忆中协同活动的自我表征保持联系。保沃斯等人则认为激活作用的阈下水平从表征线索的节点向外扩散并最终聚集在表征答案的节点上,它是使问题得到解决和构成答案的直觉因素的基础[14]。间断性元认知体验不需要完全中断信息加工。
最近多夫曼的观点令人瞩目。他认为问题是借助于记忆库中信息连贯性的逐渐增强而得到解决的[15]。思考者最初不成功的努力激活了记忆信息,使他对得到额外线索变得敏感。这种信息碰撞部分地激活了其他有关记忆痕迹的信息,从而增强了有助于发生问题直觉的信息连贯性。连贯性逐渐增强到使信息的新奇组合成为可能的水平。这时,思考者可能就对问题答案产生了一种明确的预感。当对基本记忆痕迹的激活作用达到了发现一种顿悟型答案所需阈限时,直觉就导致了顿悟的出现。但这种逐渐增强的连贯性也可能不产生越来越强烈的直觉。这种元认知体验可能是以能否跨越阈限的激活作用为基础,而不是激活作用的绝对大小。而连贯性是以这种方式能在前意识上得到加强,但直觉只在连贯水平达到有意识觉察后才能出现。因此,直觉能反映发生在有意识觉察之外(也可能是在有意识控制之外)的激活过程。
关于酝酿中激活作用的类型,学者们[11]一般认为有两种:自主式激活(autonomous activation)和交互式激活(interactive activation)。自主式激活在个体同环境事件缺乏联系时出现,而交互式激活则需要环境线索的呈现,它同受到启动的知识结构有联系。自主式激活只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交互式激活则需要在环境中有可用的新信息。由于无意识酝酿集中了在觉察阈限之下的认知活动,因此关于它的传统观点看来预示着自主式激活过程。但如果问题解决在新环境线索由通过自身的阈下活动做好准备的认知系统加以处理时变得特别容易,那么交互式激活作用在酝酿中也可能很重要。因此看来对顿悟的内省报告很可能低估了外部刺激在酝酿中的重要性。
现有研究为酝酿中自主式激活和交互式激活的作用都提供了支持证据。如史密斯等[9]发现酝酿期促进了字谜问题的解决。在不提供额外的外部线索时,酝酿期的作用为将要发生的遗忘提供了机会;但它也为用于信息积累的自主式激活作用提供了机会。多米诺斯基等[16]发现单独的酝酿期在传统风格的顿悟问题中不足以产生酝酿,但提供外部线索则能便利操作,为交互式激活作用提供了证据。多夫曼[15]的研究为自主式激活和交互式激活在问题解决中同时存在提供了证据。他发现酝酿期间要求解决的问题不与正在酝酿的问题争夺认知资源。很明显,酝酿期允许激活作用从有关节点向问题成分扩散,包括目标答案。这反过来提高了被试当问题下次出现时得到解决的可能性。当单独的自主式激活不能达到答案时,交互式激活能作出其他贡献。因此酝酿期间的激活作用使个体对环境提供的新信息变得敏感,然后由这种新信息引起的激活作用同酝酿间歇中增强的激活作用联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发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尽管外部线索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作用,也不应忽视酝酿间歇本身的重要性。过去理论家宁可将对酝酿的通俗理解解释成无意识加工,也不愿认为是相关信息的内隐加工。但是,许多将酝酿看成一种无意识加工的机制看来不能解释多夫曼[15]的结果。
四、内隐问题解决的特点和机制
内隐问题解决和外显问题解决属于不同的认知系统,二者的信息加工性质、加工策略不同,对信息的表征方式也不同。内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以启动效应为基础,其过程不受意识的控制,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达,表现为一种隐性的存在。与外显问题解决相比,它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即它不受脑损伤、神经疾病和其他认知障碍的影响;没有年龄的差异;与智力水平没有关系;在人种之间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小。
如果我们承认内隐问题解决是认知活动,是心智操作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信息加工原理上来理解和阐述它的工作机制[17]。从认知心理学上分析,内隐问题解决活动是信息加工过程,只是这种信息加工的性质同外显问题解决活动的信息加工有区别:它是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自动加工过程,这种自动加工作为一种快速的并行传入过程,很少甚至不耗费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限制,不需要集中注意力参与。内隐问题解决和外显问题解决是一对共生思维现象,即每当外显问题解决活动发生的同时,也就伴随着内隐问题解决。在这对共生现象中,存在着一种相互转换机制,这种机制同心理资源的分配策略有直接关系。
认知心理学把心理的努力、短时记忆容量等比喻为心理资源或心理能量。关于心理资源,认知心理学有一个基本假设: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进行有限的信息加工。但这并不意味着,由于资源有限,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进行一种心理活动。事实上个体可以顺利地同时从事两项或更多的活动,就是说有限的心理资源也可以灵活地分配给不同的工作。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即能同时进行的心智操作往往属于不同性质的信息加工过程,就是说一种操作是控制性加工,另一种是自动加工。自动加工不受心理资源限制,或者说不同控制加工“争资源”。对心理资源灵活而充分利用的关键在于分配策略,而分配策略又是由注意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注意的参与程度好比一个调节器,随时调节和切换心理资源的分配,使这种分配更加适合当前任务的需要,以达到认知主体对心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佳配置。同时,注意的参与又会随着当前任务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改变表现为一种连续过程,即可以由解除原有注意转移注意力以实施新的注意,通过这种连续的变化使心理资源需求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这种“动态平衡”是人们能够进行正常的问题解决活动的基础。内隐问题解决的产生就是源于心理资源的分配策略。正是由于心理资源分配策略的存在,个体才可能在进行外显问题解决活动操作的同时,进行内隐问题解决活动的操作。这种隐性存在于意识控制之外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又是维持问题解决时心理资源需求动态平衡的关键所在。
五、内隐问题解决研究展望
认知心理学关于内隐问题解决的研究把探索人类问题解决活动的视野扩大到了意识控制之外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隐性存在着的问题解决过程。这是曾长期被心理学冷落的领域,这种冷落同内隐本身不易被意识控制、不能用语言明确表达有关系;也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研究手段有关。如今昔日被遗忘的角落开始备受青睐,因为传统问题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难题和挑战许多都来自隐性领域。对内隐问题解决的探讨非常有意义。内隐问题解决是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揭示,它有助于加深人类对思维本质的认识,从而为认识论的发展提供心理学证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曾指出:“我们有必要比现在更进一步理解心理的一般功能,为什么可能同时发生几个思考的流程、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信息处理的不同点,以及排斥其它而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思考流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自己之中的什么东西——掌管着注意力的集中,而那些被排除在外的思考流程到底怎么样了呢?”[18](P27)。本文的意图就是尝试探索被排除在有意识的集中注意之外的(也是被长期排除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之外的)问题解决过程。因为我们也相信“思考流程之中至少有一部分作为无意识的信息处理在沉默中不受干扰地继续潜行”[18](P27)。构成个体问题解决过程中直觉的基础和只在酝酿期后出现在意识范围内的无意识心理表征既不是内隐知觉(因为它不是对当前环境的表征),也不是内隐记忆(因为它不是对过去经验的表征)。我们称其为内隐问题解决。虽然国内外对内隐问题解决的研究才起步,但已有的内隐认知研究无疑为考察无意识信息加工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收稿日期:1999-10-25
标签: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信息加工理论论文; 信息加工论文; 思维障碍论文; 酝酿效应论文; 心理学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