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机械通气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结果:机械通气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机械通气组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相近,P>0.05;干预后机械通气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呼吸频率和心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应用疗效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重症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危急的临床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专家介绍,重症哮喘可分为重度型和危重型。重度型哮喘患者的通常表现为:在休息放松的状态下,会满头大汗,感到呼吸不畅、胸闷、焦虑并且说不出话来,只能断断续续说出一些字,不能连贯成句。危重型哮喘患者的通常表现为:除了具备重度型哮喘患者的症状外,还会有嗜睡、意识模糊不清,说不出话甚至会呼吸声变弱或者消失,胸腹运动不一致等危险症状。本院为了提高对重症哮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抢救中投入机械通气治疗,研究分析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机械通气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6-79岁,平均(57.18±2.66)岁。常规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5-79岁,平均(57.15±2.92)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包括补液治疗、抗炎治疗、祛痰治疗、平衡电解质、解痉治疗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治疗,设定同步间歇通气模式,频率为12-20次/分钟,呼吸比范围为1.5∶1.0-2.0∶1.0,设置压力支持通气模式为容量控制模式,同时,给予患者正压通气治疗,设定VCV为10-20cmH2O(1cmH2O=0.098kPa),设置PEEP为3-8cm,PSV为6-8mL/kg。具体治疗时间、相关参数依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节。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②治疗效果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即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即为有效;患者症状无变化,即为无效。③统计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2结果
2.1两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相比较
机械通气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相比较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相近,P>0.05;干预后机械通气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两组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相比较机械通气组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1.两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相比较
表2.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相比较
表3.两组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相比较
3讨论
最近几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很好地控制哮喘发病率,应做到全面了解哮喘的病发症状,尽量减少发作的时间,提高成功率。哮喘又叫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会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呼吸不畅、胸闷、焦虑,说不出话,流汗等。因此,需要抗炎平喘,才是控制哮喘的根本。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多采用常规解痉祛痰药物,但短时间内无法有效达到预期疗效,若超剂量应用可带来较多的副作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是将切管切开之后连接呼吸机,及时为患者补充血氧,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缺氧所致损伤,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另外,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还可促进体内气体量的提高,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肺泡损伤,降低气道阻力,扩张气管,缓解呼吸衰竭症状,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通气效果。但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过程需注意明确适应证、把握治疗时机,以确保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哮喘是一种由多种气道发炎引发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呼吸衰竭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往往易出现气道内压增高、体内血流比例失调、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等严重后果,直接威胁着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如抗生素类药物、茶碱类药物、β2激动剂等,但往往患者发病较急,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机械通气治疗是通过连接患者气管与呼吸机,直接补充其血氧量,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达到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的目的,同时,该技术可有效提高体内的气体量,减少组织器官损伤的概率,应用效果显著、安全、高效。本研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机械通气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结果显示,机械通气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机械通气组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相近,P>0.05;干预后机械通气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显示,用机械通气疗法辅助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确切,和我们的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呼吸频率和心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海,刘娟.不同切换点行序贯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126-1127.
[2]马艳,李俊伟.序贯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401-404.
[3]王柏磊.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891-893.
[4]魏娉,刘春云.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786-1787.
[5]高俊峰,张齐武.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于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2):8-9.
论文作者:李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呼吸论文; 哮喘论文; 机械论文; 患者论文; 氧分压论文; 动脉血论文; 常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