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可能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成为世界论文,研究中心论文,经济学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奴隶文明的鼎盛是在罗马;封建文明的巅峰则是在古代中国;近现代,欧美又创造出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现在,中国正成为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文明大国。这一历史轨迹表明东西方文明是交替上升发展的。作为人类文明组成部分的经济学研究的繁荣在这种交替上升规律的作用下,将展示出21世纪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辉煌——中国可能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一个国家能否成为经济学研究中心,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的震荡、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学家的群体流动、经济学新学科群的崛起五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五个方面对21世纪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作做判断。
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学发展的基础
自从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问题就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曾就此发过议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只有私有制一种,到目前为止的历史尚未能提供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先例,如果在公有制度下也能建立市场经济,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是一个向世界挑战的话题。实际上,我国目前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只是一种制度选择的目标,其市场体系很不完善,市场运作尚欠规范,市场竞争规则和法律手段仍有待健全和配套。同时,实行了几十年的传统计划经济运行规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行为道德标准诸多方面还有比较强大的惯性,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已经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过去20年内经济年均增长率高于10%,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年均4.3%和发达国家年均3%的增长水平。到21世纪,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有效地运行,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高水平,对世界各国都具有吸引力。研究中国增长模式,探索中国增长奥秘,将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样,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一方面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题材;另一方面探索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成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为此,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可能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二、文化的震荡——经济学发展的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方人群,总是把文化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这就是文化能量之所在。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而文化本身又是人类思维的物化。传统文化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民族在其文化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重的思维方式上的惯性。中国式的文化思维是系统性思维,偏重综合性、经验性和跳跃性,强调共性,推崇集体主义;西方式文化思维则倾向于分析性、逻辑性和连续性,强调个性,崇尚个性解放和个人主义。中西文化思维实际上存在着内在的对立统一性,二者在相同的同时又有明显的互补性。在今天乃至21世纪,当我们铸造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时,面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动关系。早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人就将西方文化不断地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今后,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震荡中,我们还将坚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以综合性、系统性、跳跃性为主,兼融分析性、逻辑性、连续性的思维方式。世界知识的爆炸性增长,新学科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大量涌现,已使西方人对新的文明感到力不从心时,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将是下世纪中国经济学迅速发展的支柱。
三、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学发展的动力
社会结构的变迁为经济学的发展打破了无形的桎梏,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动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正由农村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化,由封闭或半封闭社会向多样化社会转化,由单一同质社会向多样化社会转化,也就是说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这种转化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21世纪还将延续。
社会结构的变迁,一方面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生活空间得以拓展,促进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急剧而深刻的嬗变,注意现实的价值目标有利于激发出经济学研究者的求真精神和务实作风,使经济学研究更为求真和务实。同时,在这种转变中,社会意识形成的聚焦点不再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而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它给求真与务实的经济学者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宽容度。多元的经济利益,多元的需求,多元的角度探索着经济发展的奥秘,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现象,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都经历过社会结构转型,比较特殊的是,我国在实现社会转型的同时,要实现体制的转变,首先要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转变,使得转变过程显得更为复杂,结构冲突、体制摩擦、多重利益矛盾、角色转化等矛盾交织在一起。这就给经济学拓展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四、经济学家的群体流动——经济学发展的条件
经济学家是经济学研究的专家,经济学家队伍的壮大和在此基础上的群体流动,是经济学发展的必备条件。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文化的强烈震荡,社会结构的变迁,使经济学家的队伍迅速扩大。现在,各类大学的经济学类专业如雨后春笋不断设立,每年以10万计的速度向社会推出各类经济类的毕业生。与此同时,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学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访问学者出国深造。继出国潮之后,大批留学人员已经开始回流国内工作。这样,在经济学家的群体流动中,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相当强大的经济学家队伍,并且形成宝塔式的队伍结构。大批的经济学家既懂得经济的实际业务,又有丰富的理论素养;既精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构造,又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弊病所在,同时还熟悉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掌握着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到了21世纪,这个队伍将进一步壮大,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流动将进一步加强,队伍的素质还将进一步提高。这样,在西方经济学家以数量方法舍弃复杂的经济现象来推导经济发展的公式陷入方法论危机的时候,新生代的中国经济学家将以融合中西的新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独领经济学研究的风骚,为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作出自己卓越的贡献。
五、经济学学科群的崛起——经济学发展的标志
经济科学内在的知识积累和经济实践外在的变革的交叉点是经济学新学科产生的起点。这种起点越多,新学科的产生就越多,经济学就越繁荣。因而,经济学学科群的崛起,是经济学发展的标志。
当前,现代经济学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学家海尔布纳指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存在着深刻的缺陷,它无法回答大多数基本问题”,“经济学如要进步,必须抛弃它的自取灭亡的形式主义。”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学在邓小平提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时,找到了摆脱传统阴影的权威论据,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基础结构,到下个世纪,这个基础结构将得以完善,从而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一方面,加速了经济学内部知识的继承、进化。另一方面又使经济实践向经济学提出变革、飞跃以适应其发展的要求。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学的新学科已经并将进一步簇簇而生,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繁荣的标志。在这种发展和繁荣中,中国将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
总而言之,下个世纪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西方经济学陷入不可自拔的危机时,中国经济学展示了自己光辉的发展前景,中国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制订相应的经济学发展战略,把可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