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论文_兰菁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论文_兰菁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子技术课程也不例外。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专业之一,也是涉电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对于社会构成而言,电力体系不仅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但同时电力也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能源,如未能完善掌控或了解,便有可能导致学生残疾或死亡。因此,有必要加强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对其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传授。本文为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对其进行相关探讨工作,旨在为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体系作出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电子技术人才。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高职院校;改革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它以功率半导体器件为核心,通过各种电路拓扑、控制方式和应用技术实现电力变换,满足各种用电要求。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教学而言,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为电机学、电机拖动、运动控制系统等本科专业课程提供了必要的专业基础,而且为就业、考研以及大学生创新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应用领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科高校必须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与实际相脱节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1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电子学技术自1883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不停息地开拓和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国内外各工科类高校相继开设,现代的电子学也已发展成为当代最引人注目的专业和学科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朝着加速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在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引发了教育教学技术的重大革命,在新形势下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外欧美电子技术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为基础和宽泛,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美国知名高校教学通常采用分析与设计相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常在每个知识单元和作业中都设有分析和设计题目,在实验中设有设计性问题。以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为例,在其课程中没有单纯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命名电子学课程,而是将其交叉融合在相关课程中。其课程内容通常覆盖了国内多门课程。当前国内的电子技术课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持课程的规范性、理论性和系统性,造成了课堂教学中重点强调课程中基本原理、基本定义的验证和推导过程,实验教学中主要通过一定的验证性实验巩固所学内容,忽略了课程的应用范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电子技术课程分为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两大模块讲授,各模块现已分别形成较完整与封闭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也逐渐被淡化。该教学模式因其存在各门课的串行性和各个知识点的碎片性,造成了教师讲授的越来越多,学生学会得越来越少的情况。此问题的出现对国内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需要。国内各大高校针对此问题相继开展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新形势下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该项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2改革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2.1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追求讲的“透”以及“全”,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更好的适应电子技术课程的学时压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的侧重讲解难点以及重点,并且还得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能够自学就能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答疑的方式结合引导性的学习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2.2增加实验途径

对于工科来讲,实验环节尤为重要。针对现今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增加了多种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1)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由于学生数量多,实验台数量少,在实验课上难以为学生提供独立设计电路的机会,那么在课下要增加实验机会,例如在实验课前准备环节对感兴趣的同学进行重点培养,帮助他们独立接线,使其熟练掌握实验内容,在正式实验课时请这些同学帮助全班同学,共同提高实验质量。(2)利用Matlab、Proteus、Multisim、Saber、Pscad等仿真软件增加实验内容。选择常用的整流、逆变、直流斩波、交流调压等电路作为参考,利用仿真软件设计简单的电路模型作为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和对软件的应用。(3)在学生创新项目和专业比赛中加强实践能力。帮助指导学生参加项目、比赛等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

2.3改革考核方式

在“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下,有关课程考核的方式也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把过去的考试方式转变为当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经过变革的考核方式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增强学生专业方面的技能”为目标来制定考核方式以及内容。以精品课程的开展为基础,制定与各个专业目标相匹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的试题题库。和以往比较,改革后理论知识方面的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解决遇到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考查。以各个专业的目标为基础所设立的实践试题库是用来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试卷上会设置多项操作性题目,学生需要根据抽签的顺序来进行选择,最终根据实验过程中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准确性来给出成绩。二是把“单一的考核形式”转变为“多方面的考核形式”,侧重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方面的考查,并把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算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中。与此同时,结合学生参加专业实训的状况以及在校企合作与实践比赛等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综合考核学生的成绩,进而培养学生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并达到增强学生电子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

2.4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教师。教师不但是课程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开发者。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有两条:从企业或工厂引进优秀的有工程技术经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是学校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途径。另一条途径是从校内培养、选拔一些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中级骨干教师送到工厂或企业去进行工程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并达到工程师标准,使之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结语

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得服从于教学的目标的定位,从近几年的电子技术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必须得准确的定位其教学的目标、改革其教学的模式以及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还得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以及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这样才能够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提升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鹏凯.高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206.

[3]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2.

论文作者:兰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论文_兰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