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该是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生活中,总是有“助人为乐”的故事在被传颂。我们在提供给别人帮助时,更多的是考虑到物质上的资助。其实,帮助有时还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先来看一个典型的救助案例:云南省黄荆村瓦房小学是无数封闭在大山里的普通小学之一,学校小到只有一个叫毛利辉的老师和33个10岁以下的学生。毛老师在2006年贷款买了一台电脑,又在父母资助下添置了数码相机。有了这两件“武器”,大山里的孩子们获得了与外界沟通的途径。毛老师经常会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他和孩子们的生活,然后上传到互联网。
那是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课后毛老师走出教室,准备拍摄雪后的山区美景。然而,那些在泥泞的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很快吸引了他的目光。在湿滑的雪地上,孩子们的小脚上套着一双双破烂“走光”的鞋子。毛老师辛酸地用相机拍下了这些鞋子,然后将照片发布在网上,同时叙述了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窘境,帖子名为《学生“走光”,我哭了》。短短几天,帖子被网友们转发到各大网站、论坛和博客上。无数网友的心被这些泥泞中的小脚牵动,大量的包裹信件涌向这所山村小学,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一千多个包裹同时到达。到目前为止,这所小学一共收到了六千多个包裹,两万多件衣服和文具。全镇近三千名学生还有两万多群众分到了捐赠的衣物,而仓库里待发放的衣物还可以让几千人得到温暖。
这是个温暖的故事,而看过这个故事后我总是在想:帮助那些孩子是应该的,问题是,受助孩子的心理我们考虑过吗?或者说我们考虑过孩子的心理感受吗?如果我们只是认为孩子们是弱者,送给他们一些温暖来表达爱心,那就错了。
2006年7月,有一位中国志愿者作为联合国义工服务组织的一员,去南非做了半年的义工。7月的南非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他们的任务是尽量帮助那些滞留在首都的贫民(尤其是小孩),给这些居无定所、在瑟瑟寒风中艰难求生的穷人捐衣捐物。
第一次执行任务是英国人马丁带队去的。可能听到外边有动静,最先冲出来的是孩子们,衣衫褴褛的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和马丁同行的这位志愿者迫不及待地从车上拿出衣物朝孩子们走去。马丁冲到他跟前,近乎粗鲁地夺下了他手里的衣物,并示意他放下东西。这位志愿者感到莫名其妙,不明白马丁为什么要发脾气。但是,面对围上来的孩子们,马丁立刻露出笑脸,柔声问孩子们愿不愿意帮他们做点事情。
一个孩子被同伴恶作剧似的推了出来。马丁鼓励说:“如果你能帮我们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的话,你会得到酬劳的。”在同伴的怂恿下,那个小家伙走过去,接住了志愿者从车上递下的一小袋玉米粉。于是马丁把一身棉衣和一小桶饼干递给了那个孩子。孩子愉快地接过这些劳动所得,兴奋得两眼放光。接着马丁鼓励孩子们继续“帮忙”。孩子们尖叫着一拥而上,很快帮他们把东西从车上卸了下来。理所当然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套棉服和一份玉米粉或者饼干。
在回去的路上,马丁主动跟那位志愿者道歉,并且解释说:“不能让孩子们觉得这些东西是他们理所应当得到的,这样会养成他们不劳而获的惰性。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改变生活状况的信心。而且,如果我们居高临下地进行施舍、捐赠,会让孩子们的自尊心受挫……没有什么比孩子们健康成长更重要的了。”
结合中国的国情,或许,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式的助人为乐有不少还停留在慈善的初级阶段(即更注重物质的帮助)。我们希望更多的心怀慈善的人和受助者明白:帮助他人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给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标签:马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