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假借字间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籍论文,字间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读古书,不可不明假借,此人所共知之理。然我国古代经籍中假借之字甚夥,前人或心知其意,不欲质言;或不得其读,以讹传讹。昔清儒王引之有鉴于斯,故于《经义述闻》中特立“经文假借”一条,言之详矣。今不揣固陋,刺取经籍中假借之字若干,前贤无说或语焉不详者,试为考其本字,正其训释,冀小补前人之阙,以为今日读者之助,并备辞书编纂者之采择。其有未当,则望海内外方家与有同好者正之。
1.肆:贳(前为借字,后为本字,下同)
《尚书·尧典》:“眚灾肆赦。”孔传:“肆,缓也。”
今按:《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肆”训“极陈”,无“缓”义,知“肆”为假借字,其本字当为“贳”。二字古音相通。《礼记·曲礼》:“君命,大夫与士肄。”《经典释文》(以下简称《释文》):“肄,本又作肆。同以二反。”《诗·邶风·谷风》:“既诒我肄。”传:“肄,劳也。”孔颖达《正义》:“《尔雅》或作勋。”《国语·吴语》:“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措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韦昭注:“贳,赦也。”《汉书·张敞传》:“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颜师古注:“贳,缓也。”《汉书·文三王传》:“数蒙圣恩,得见贳赦。”颜师古注:“贳谓宽其罪也。”“贳”本训“赊贷”,引申为“宽缓”,犹“賖”兼有“赊贷”与“宽缓”二义也。
2.话:会
《尚书·盘庚中》:“乃话民之弗率,诞告以亶。”孔颖达《正义》:“《释诂》云:‘话,言也。’孙炎曰:‘话,善人之言也。’王苦民不从教,必发善言告之。”俞樾《群经平议》云:“‘话’当读为佶。《说文·人部》:‘佸,会也。’字亦作括。《诗·车辖篇》:‘德音来括。’传曰:‘括,会也。’盖皆声近而义通。盘庚会合民之弗率者而诰之,故曰‘乃话民之弗率’。话即估之假字,不当以本字说之。”
今按:俞说谓“话”假为“佸”,训为“会合”,其说固是。然“佸”字罕见,不如直接读“话”为“会”。古音舌(本作,非口舌之舌)声与会声相通。《说文·言部》:“话,合会善言也。从言,声。传曰:告之话言。譮,籀文话,从会。”又《木部》:“桧,柏叶松身木也。从木,会声。”《尚书·禹贡》:“杶干栝柏。”郑注:“柏叶松身曰栝。”《说文·金部》:“銽,断也。从金,声。”又《刀部》:“刽,断也。从刀,会声。”《说文·犬部》:“狯,狡狯也。从犬,会声。”《方言》卷二:“狯,楚郑或曰姡。”《仪礼·士丧礼》:“鬠用组。”郑注:“鬠,古文皆为括。”《集韵》:“髻,絜髪也。或作鬠。”《释名·释兵》:“矢,其末曰栝。栝,会也,与弦会也。”
3.造:淑
《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于,遭家不造。”郑笺:“造,成也。……造武王早崩,家道未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造,至也。……至犹善也,不造犹不善,不善犹不淑也。……不淑犹云不祥,谓遭凶丧也。”
今按:郑说牵强,马说“不造”犹“不淑”,甚是,然将“造”字之“至”义和“善”义相牵混,则不可从。古音“造”与“淑”相通。传世典籍中所见之“造父”,郭店楚简《尊德义》作“戚父”(注:《郭店楚墓竹简》第173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孟子》:“舜见瞽瞍,其容有蹙。”《韩非子·忠孝》:“舜见瞽瞍,其容造焉。”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造与蹙通。”《大戴礼记·保傅》:“灵公造然失容。”贾谊《新书·胎教》:“灵公戚然易容而寤曰:‘吾失矣。’”《周礼·地官·司门》:“凡四方之宾客造焉。”郑注:“造,至也。”《方言》:“摵,到也。”《说文·止部》:“,至也。”蹙从戚声,戚从未声;淑从叔声,叔从尗声。故“造”可通“淑”。
4.切:
《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朱熹《诗集传》:“治骨角者,既切以刀斧,而复磋以鑢铴;治玉石者,既琢以槌凿,而复磨以沙石;言其德之修饬,有进而无已也。”闻一多《风诗类钞》:“切、磋、琢,都是磨光的意思。”(注:《闻一多全集》(4)第46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今按:朱说与闻说相左,而向熹先生《诗经词典》训“切”为“刻治骨器”,后并引朱闻二家之说而无所裁断(注:《诗经词典》第35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实则“切”借为牙也。从齿,豈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曰:“谓齿相摩切也。”
5.体(體):履
《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郑注:“体犹分也,经谓为之里数。郑司农云‘营国方九里,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野则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之属是也。”《释文》:“体,郑云:体犹分也。干宝云:体,形体。朝,直遥反。释曰:体犹分也。”《正义》:“国谓城中也。分国城之中为九经九纬、左祖右社之属。经谓为之里数。此野谓二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有井田之法,九夫为井,井方一里之等是也。注者谓若人之手足分为四体,得为分也。”
今按:“体”当为“履”之借字,义为“踏勘地界”,前人盖未得其解,故皮傅“身体”之“体”为说。金文中已有“履”字,裘锡圭先生解释说:“根据西周铜器铭文的记载,西周贵族在转移土地的占有权或使用权的时候,通常都要踏勘一次四界,实地把土地的范围正式确定下来。这种踏勘地界的行为就叫做‘履’。”(注:《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履”》,《古文字论集》第364页,中华书局,1992年。)体从豊声,古音豊声与履声相通。《诗·卫风·氓》:“体无咎言。”《释文》:“体,韩诗作履。”《礼记·坊记》作“履无咎言”。《礼记·祭义》:“礼者,履此者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礼者,体此者也。”《周易·履卦》:“履虎尾,不咥人。”马王堆帛书《周易》“履”作“礼”(注: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第1页。)。《荀子·修身》:“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王念孙《读书杂志》:“体读为履,笃志而体,谓固其志以履道……《管子·内业篇》‘戴大圜而履大方’,《心术篇》作‘体’,是履、体古字通。”《淮南子·泛论》:“圣人以身体之。”注:“体,行。”成语有“身体力行”,“体”亦“履”之借。
6.阻:藉
《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杜注:“恃兵则民残,民残则众叛;安忍则刑过,刑过则亲离。”《盐铁论·险固》:“阻险不如阻义。”《汉书·娄敬传》:“凡居此者,欲令务以德致人,不欲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
今按:“阻”训“恃”,为“藉”之借字,即今语“凭借”之“借”。古音且声与昔声相通。《说文·艸部》:“藉,祭藉也。从艸,耤声。”又同部:“蒩,茅藉也。从艸,租声。”《周礼·地官·乡师》:“共茅蒩。”郑注:“郑大夫读蒩为藉。”《周礼·春官·司巫》:“及蒩馆。”郑注:“蒩之言藉也。”《孟子》:“助者,藉也。”《周礼·地官·遂人》:“以兴锄利甿。”郑注:“郑大夫读锄为藉。”《说文·虫部》:“蜡,蝇也。从虫,昔声。”又:“,蝇乳肉中也。从肉,且声。”《周礼·秋官·序官》:“蜡氏。”郑注:“蜡读如狙司之狙。”《释文》:“蜡读为狙。”《释名·释饮食》:“咀者,藉也,以藉齿牙也。”《吕氏春秋·诚廉》:“上谋而行货,阻丘(当为兵之讹字——引者)而保威也。”高注:“阻,依。保,持。”持当读为恃。阻与保同义。
7.侧:塞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氏侧藏庄公。”杜注:“瘗埋之。”
今按:侧字《说文》作,从则声,与塞音义相通。《周易·井卦》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恻”作“塞”(注: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第3页。)。《说文·土部》:“,遏遮也。从土,则声。”段玉裁注:“未闻。”《吕氏春秋·季春纪·论人》:“远方来宾,不可塞也。”注:“塞,遏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氏侧藏庄公。”杜注:“瘗埋之。”《诗·邶风·燕燕》:“其心塞渊。”毛传:“塞,瘗也。”
8.规:企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
今按:规求犹言企求。《说文·人部》:“企,举踵也。从人,止声。”古或借跂字为之。《诗·卫风·河广》:“跂予望之。”《楚辞·九叹》王逸注引《诗》作“企”。《淮南子·地形》:“有跂踵民。”注:“踵不至地,以五指行也。”支声与规声相通。《说文·页部》:“也。从页,枝声。读若规。”又《女部》:“妓,妇人小物也。从女,支声。读若蚑。”《方言》卷二:“嫢,细也。”《广雅·释诂》:“嫢,小也。”《说文·鬲部》:“,三足鍑也。从鬲,支声。”《广雅·释器》:“,釜也。”《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从鬲,规声。”《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毛传:“跂,隅貌。”《正义》:“孙毓云‘织女三星,跂然如隅。然则三星鼎足而成三角,望之跂然,故云隅然。’”
9.愒:
《国语·晋语》:“文子出,后子谓其徒曰:‘赵孟将死矣!夫君子宽惠以恤后,犹怨不济。今赵孟相晋国,以主诸侯之盟,思长世之德,历远年之数,犹惧不终其身;今忨日而岁,怠偷甚矣,非死逮之,必有大咎。’冬,赵文子卒。”韦昭注:“忨,偷也。,迟也。”《左传·昭公元年》:“后子出,而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翫岁而愒日,其与几何?’”杜注:“翫、愒皆贪也。”杨伯峻注:“《说文》:‘翫,习猒也。’同玩。愒音慨,急也。此言赵孟之习厌于日月之流逝而又急于己之难长久。”(注:《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215页,中华书局,1993年。)
今按:诸说皆不甚了了,然杜注以为翫、愒同义,则较二家之说为优。翫、愒义略伺,故“忨日而岁”亦可作“翫岁而愒日”。“愒”或“”当为“”之借字。“翫”与“”同义,即今语所谓“玩忽”,亦即漫不经心之意。《说文·心部》:“,忽也。从心,介声。《孟子》曰:孝子之心不若是。”今本《孟子》作“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赵注:“恝,无愁之貌。”古音介声与匄声(葛声)相通。《说文·手部》:“扴,刮也。从手,介声。”又同部:“擖,刮也。从手,葛声。”《诗·周颂·雍》:“绥我眉寿,介以繁祉。”闻一多《诗经新义》:“匄,乞皆兼取、予二义,介字亦然。《小明》篇‘介尔景福’,《既醉》篇‘介尔昭明’,林义光并读为匄,训予,得之。”(注:《闻一多全集》(3)第27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诗·大雅·生民》:“攸介攸止,烝我髦士。”林义光《诗经通解》:“介读为愒。《说文》:‘愒,息也。’”(注:转引自向熹《诗经词典》第21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之于愒(),犹扴之于擖,介之于匄,介之于愒也。
10.妨:趽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河上公注:“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伤身辱也。”高明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指奇异珍宝很容易诱引人们伤德败行。如三章所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注:《帛书老子校注》第274页,中华书局,1996年。)
今按:妨,借为趽,邪僻之义。《说文·足部》:“趽,曲胫马也。从足,方声。读与彭同。”《贾子·道术》:“衷理不辟谓之端,反端为趽。”端,正直。辟即僻字。《说文·人部》:“僻,邪也。从人,辟声。”
11.二:迩
《管子·大匡》:“今彭生二于君。”俞樾《诸子平议》云:“‘二’当为‘贰’。《礼记·坊记篇》:‘唯卜之日称君。’郑注:‘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然则彭生为君之贰也。彭生为公子,故云然。尹注曰:‘不以正道辅君,而从之于昏,故曰二。’夫从君于昏,非有二心之故,安得云‘二于君’乎?”张政烺先生曰:“‘二’,当从帛书作‘近’。”(注:《〈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第36-39页。)
今按:尹注依本字读之,故不得其意,俞樾破“二”为“贰”,亦失之于牵强。张政烺先生说亦不可从,盖“二”与“近”形体相远,无缘致讹。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鲁桓公与文姜会齐侯于乐章》作“今彭生近君”,据此知“二”实以音同借为“迩”。《说文·辵部》:“迩,近也。从辵,尔声。”尔声、二声古音均为日母脂部,故得相通。
12.拂:弼(弗)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赵岐注:“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拂之士。”杨伯峻《孟子译注》:“‘拂’,假借为‘弼’。”译文:“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为辅弼的士子,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注:《孟子译注》(下)第300页,中华书局,1960年。)
今按:拂弼通用,乃经籍常例。但杨先生训拂(弼)为辅拂(弼),义泛而不切,当改训为“矫正”。《说文·丿部》:“弗,挢(矫)也。”典籍多以“弗”为否定词,而“矫正”之义则以“弼”或“拂”字为之。《国语·越语》:“憎辅远弼。”韦注:“相道为辅,矫过为弼。”《大戴记·保傅》:“絜廉而切直,匡过而谏邪者,谓之弼。”又同篇:“弼者,拂天子之过者也。”《孔丛子·抗志》:“希旨容媚则君亲之,中正弼非则君疏之。”《三国志·魏志》陈矫字季弼。《鹖冠子·道端》:“正言直行,矫拂王过,义臣之功。”《汉书·盖宽饶传》:“乃欲以太古久远之事匡拂天子。”颜师古注:“匡,正也。拂读若弼。”《尚书·皋陶谟》:“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史记·五帝本纪》:“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谀,退而谤予。”辟读僻,邪曲之义。司马迁以“匡拂”译“弼”,正为“矫过”之义。伪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从我违而后有言,我不可弼”云云,似乎是由“辅”而连言“正”,此亦作传者不知古义之一证。
13.適:惕
《庄子·秋水》:“于是埳井之闻之,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方以智《通雅·释诂》:“適適,犹恜恜也。《庄子》:‘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颜氏家训》曰:‘卜得恶卦,反令恜恜。’恜音適,惕也。此字别无所见,须知即《庄子》之適適,借声用之。”
今按:“恜”字古音在职部,与“適”音略远。“適”当为“惕”字之借。《说文·心部》:“惕,敬也。从心,易声。悐,或从狄。”《国语·楚语上》:“不然,是三城也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韦昭注:“惕惕,惧也。”帝(啻商)声与易声同在锡部,故可相通。《诗·小雅·斯干》:“载衣之裼。”传曰:“裼,褓也。”《释文》:“裼,《韩诗》作褅。”《说文·衣部》:“,緥也。从衣,啻声。《诗》曰:载衣之。”《左传·昭公四年》:“卫邢无难,敌(敵)亦丧之。”《新序·善谋》作“狄亦丧之”。適之于惕(悐),犹褅()之裼,敵之于狄也。
14.尽:进
《荀子·王制》:“本政教,正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度其功劳,论其庆赏,以时慎修,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曰:“免尽当为尽免。免与勉同。尽勉,皆勉也。勉与偷对文。《君道篇》曰:‘赏免罚偷。’(今本免讹作克)”
今按:王说似误。“免尽”之“尽”,其义为勉,当为“进”之借字。尽与进、晋同音。《诗·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毛传:“荩,进也。”《周易·晋卦》《释文》:“晋,《彖》曰:进也。”《战国策·秦策三》:“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进”作“尽”。并其证。“进”字古有“勉”义。《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注:“进者,谓自勉强也。”《吕氏春秋·季春纪》:“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高注:“勉,进。”《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比日车驾亲临观飨,将以弘时雍之化,显勉进之功也。”李贤注:“雍,和也。《书》曰:‘黎民于变时雍。’乃勉劝也。”《文选·班固〈幽通赋〉》:“盍孟晋以迨群兮,辰鯈忽其不再。”李善注引曹大家曰:“孟,勉也。晋,进也。”“晋(进)”即“自勉强”之“进”,与“孟”为同义连文。《荀子》之“免尽”即《后汉书》、《文选注》之“勉进”,与《幽通赋》之“孟晋”同义。
15.备(備):畐
《荀子·王制》:“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塞备天地之间。引之曰:塞备二字,义不相属,备当为满,字之误也。备字俗书作借,满字俗书作滿,二形相近,故传写多讹。《管子·霸言篇》:‘文武具借。’今本備讹作满。‘塞满天地之间’,即承上‘上察于天,下错于地’而言。”
今按:“備”、“满”形近互讹者固有之,但此处实不必言讹。“备”当为“畐”之借字。古音畐声相通。《说文,宀部》:“富,备也。从宀,畐声。”《礼记·曲礼》:“不饶富。”郑注:“富之言备也。”《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孝者,畜也。”小徐本《说文》:“福,备也。从示,畐声。”是其证。《说文·糸部》:“絥,车絥也。从车,伏声。茯,絥或从艸。鞴,絥或从革,声。”
《说文·畐部》:“畐,满也。读若伏。”《方言》卷六:“偪,满也。……腹满曰偪。”《广雅·卷一》:“褔,盈也。”(注:“褔”原作“福”,今从王念孙说正。见《广雅疏证》第31页,中华书局,1983年。)王念孙《广雅疏证补正》云:“《韩诗外传》:‘福乎天地之间者,德也。’谓盈乎天地之间也。”偪福均从畐得声,故义得相通。玄应《一切经音义》:“畐塞,普逼反。《方言》:‘畐,满也。’”昌塞即塞备,语有正倒而已。
16.力:亟
《汉书·汲黯传》:“今病力。”颜师古注:“力,甚也。”
今按:训“力”为甚,其义固不误,然不出本字,终有隔靴搔痒之感。实则“病力”即典籍常见之“病革”。《礼记·檀弓》:“子之病革矣。”注:“革,急也。”病力即病革,指病情危急。然《说文》“革”训“兽皮”,则“革”亦借字,必欲推其本字,则当为《说文》之“亟”字。古音力声、革声、亟声相通。《诗·小雅·斯干》:“如矢斯棘。”韩诗作“朸”。《老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师之)所处,楚朸生之。”(注: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12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水经注·淯水》:“棘水自新野县南流入淯水,谓之力口。棘力声相近,当为棘口也。”《广雅·释器》:“,勒也。”《论语·颜渊》之“棘子成”,《汉书·古今人表》作“革子成”。《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冲冲。”金文多写作“攸勒”(如毛公鼎)。《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郑笺:“棘,急也。”《释文》作“亟”云:“或作棘。”《礼记·礼器》引《诗》:“匪革其犹。”疏:“革、棘字异义同。”《说文·二部》:“亟,敏疾也。”又《革部》:“,急也。从革,亟声。”又《心部》:“,疾也。从心,亟声。”又《部》:“,自急敕也。“《尔雅·释诂》:“亟,疾也。”《释文》:“字又作,经典作棘。”以上训“急”诸宇上古音均在职部,除“力”为来母外,其余皆为见母,所以字义相通。
17.极(極):勊
《史记·屈原列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郭在贻先生曰:“极作疲惫解,其本字当为,《说文》卷十下心部:‘,也。’即惫。”(注:《〈古代汉语〉文选部分若干注释的商榷》,《郭在贻文集》(一)第222页,中华书局,2002年。)
今按:“极(極)”在职部,“”在锡部,读音略远。今就同部之字求之,“极”当为“勊”之借。《说文·力部》:“勊,尤极也。从力,克声。”小徐本作“尤勮也”。《说文·力部》:“劳,勮也。”勊勮劳三字均为疲劳、疲惫之义。
18.哇:奊
《汉书·王莽传赞》:“紫色声,余分闰位。”颜师古注:“应劭曰:紫,间色。,邪音也。服虔曰:言莽不得正王之命,如岁月之余分为闰也。师古曰:者,乐之淫声,非正曲也。近之学者便谓之鸣,已失其义。又欲改此赞声为蝇声,引《诗》‘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尤穿凿矣。”《颜氏家训·勉学》:“《汉书·王莽赞》云:‘紫色声,余分闰位。’谓以伪乱真尔。昔吾尝共人谈书,言及王莽形状,有一俊士自许史学,名价甚高,乃云:‘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又《法言·吾子》:“中正则雅,多哇则郑。”李轨曰:“多哇者,淫声繁越也。”
今按:“”或“哇”为“奊”之借字,三字均从圭声,故可相通。《广雅·释诂》:“哇,袤也。”《说文·部》:“奊,头衺骫奊态也。从,圭声。”段注:“头衺者,头不正也。骫奊者,头不正之皃也。《左传》齐有庆奊,即庆绳,盖以头奊为名,以绳直为字,名字相应也。”奊和顷、倾为同源词。《说文·页部》:“顷,头不正也。从匕,从页。”又《人部》:“倾,仄也。从人,从顷,顷亦声。”奊之于顷(倾),犹跬之于蹞也。
19.肆(肄):勚
《文选·东京赋》:“瞻仰二祖,厥庸孔肆。”薛注云:“肆,勤也。言瞻望高祖,功庸甚勤苦而得之也。”
今按:《说文》“肆”训“极陈”,无“勤”义,知“肆”亦为借字,其本字当作“勚”。《尔雅·释诂》:“勚,劳也。”《说文·力部》:“勚,劳也。《诗》曰:莫知我勚。从力,贳声。”又同部:“勤,劳也。”是劳与勤同义。《周礼·春官·小宗伯》:“肄仪为位。”郑注:“故书肄为肆。杜子春读肆为肄。”《礼记·曲礼》:“君命,大夫与士肄。”《释文》:“肄,本又作肆。”《诗·邶风·谷风》:“既诒我肄。”毛传:“肄,劳也。”孔颖达《正义》:“《尔雅》或作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