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国家公园发展思路初探论文_孙哲忻

开化国家公园发展思路初探论文_孙哲忻

浙江省开化县规划局

摘要:建成一个能够呼吸自然,原生态的,不可替代的国家公园。它的内涵包括森林,城镇,田园;以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态产业为主导的国家公园,是华东片区的生态屏障。国家公园突出整体保护与局部有效开发的有机结合,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为规划理念,突出原生态的保护和人类活动的有机结合,突出生态板块多样性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突出生物基因多样性与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城旅一体的双赢发展。

关键词:国家公园; 生态文明; 发展思路。

国家公园始终贯彻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为最终目的,并采取适度旅游开发以促进保护的基本策略,是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有效模式,它在资源保护、游客体验和服务、保护和旅游管理、资金筹措运营、规划制定实施、管理人员与志愿者体系建立、多方参与等方面形成的运行机制和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世界各国所推崇和借鉴。中国国家公园的建立是为了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为了在我国引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完善中国的保护地体系,规范全国国家公园建设,国家环保部联合国家旅游局开始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由此开启了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序幕。

1、开化县域现状资源条件

1.1地质地貌

开化山地具有典型的江南古陆强烈上升的地貌特征,谷狭坡陡,山脊脉络清晰,其中≥25°的陡坡面积172.99万亩,占51.77%。全县按坡度级分类,坡度在46度以上的险坡6.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97%;36°~45°的急坡55.91万亩,占16.73%;26°~35°的陡坡110.51万亩,占33.07%;16°~25°的斜坡93.42万亩,占27.96%;6°~15°的缓坡36.18万亩,占10.82%;5°以上的平坡为31.58万亩,占9.45%。气候开化县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909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日照时数1785.1h。由于受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山体的影响,灾害性气候主要有低温冻害、春雨连绵、夏秋暴雨、秋旱、冬雪等。根据土壤调查,全县土壤分为5个土类,9个亚类,21个土属,43个土种。开化县境内主要为潮土和水稻土。

1.2水资源

开化县境内大小溪流纵横交错,主要河流属钱塘江水系的马金溪、池淮溪、龙山溪、马尪溪,流域面积2092.11 平方公里,其中开化境内1947.16 平方公里,四溪均在华埠镇附近汇合,另外属于长江水系的苏庄溪和下庄溪注入饶河,流域面积261.85 平方公里。

1.3矿产资源

开化县境内已发现矿产有28种,矿产地77处。其中能源类矿产2种,矿产地6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矿10种,矿产地31处;非金属矿15种,矿产地39处;液体矿产矿泉水1处。

1.4旅游资源

开化县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北部有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等,西南部有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山、圣潭沟、库坑等景区,中部南湖岛等景点。开化国家公园规划区内的植被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植被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混交林,温性针叶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灌丛,经济林,农作物和四旁绿化12个植被型,木本植被类型有29个群系。

1.5现状交通

开化县县内有205国道、黄衢南高速、杭新景高速(建设中)、九景衢铁路(规划中)等。往北与黄山市相通,17省道连通江西省。新G205国道,南北贯穿,经齐溪、马金、音坑、县城、华埠;黄衢南高速(城关进出口),南北贯穿开化县;正在兴建的杭新景高速东西贯穿开化县,开化段进入口位于下茨村;九景衢铁路(开化段),连接九江——景德镇——开化——衢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开化建立国家公园存在问题

在认识到公园旅游发展潜力的同时也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国家公园建设来说,起着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开化国家公园旅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现有游客的旅游需求。比如景区门口没有公园的整体布局图,沿途果皮箱较少,路标不清晰甚至倒塌隐藏,有些路段路面塌陷,路面多石块,景区内危险处没有设置防护栏。此外,在很多弯道拐角处的弯道境残破甚至坏掉,道路两旁的土易滑落,景区中心区离公园大门距离太远,而景区的观光车极少被使用,同时,公园对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力度不够。

2.2环境教育和知识普及跟不上旅游发展需要

开化国家公园的森林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是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多数森林公园忽视了这一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内容,一般无森林生态系统知识展厅,没有设置知识讲解牌,或数量太少,或装饰性太差。殊不知这是森林公园独具特色的景观内容,开发得当会形成自身的旅游特色。如,长岛国家森林公园八十年代建设的鸟展馆,虽然面积较小,展示手段落后,但一直深受游客欢迎。

2.3保护与开发难以同步协调发展,一些地方生态资源受到破坏。

森林风景资源和其它自然景观多数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才能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开化国家公园环境保护工作不足,景区内很少看到环保人员,垃圾没有及时清扫,烟头、纸屑、食品残渣等抛弃物随处可见,卫生状况较差。宾馆、饭店、索道等回报率高的建设项目,漠视项目建设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此种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3、开化国家公园发展思考及建议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园旅游发展的基础。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公园内部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尚未健全和完善,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还是从六要素着手,即吃、住、行、游、购、娱六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行”这方面必须加强力度改善,公园的面积很大,如果没有指路牌,那么游客独自游览之时就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迷路,以及危险处没有警示牌等。同时,合理组织游览路线和各功能区相互联系呼应,又各自突出特点。

3.2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开化国家公园优越的资源,需要在完善的制度管理体制之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有效价值。我们通过对公园的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到:目前开化县内风景名胜区采用的仍是旧式简单的管理,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对景区内部的各项游览设施也主要采取放任式管理,整个管理制度过于松散、死板,具有片面性,缺乏科学性,并却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根据我们的发展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公园的不足之处中96.0%都属于管理上存在问题(40.4%住宿餐饮设施比较差 31.3%旅游项目比较单调 17.2%游客参与性项目较少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建立一个合理、统一、完善的制度管理体制,是开化发展国家森林公园最迫切需要。根据开化县发展趋势及未来的相关规划,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关于国家公园的优秀管理制度及发展模式,因地因时制宜的选择并采用适合开化国家公园的制度管理体制,努力将整个公园的发展纳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坚持走林区保护与旅游体验开发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并完善各类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景区服务设施管理制度,景区对外宣传制度,游客接待制度等相关子制度,完善公园内部管理体系,提高景区综合服务质量,为开化国家公园的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4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国家公园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首先,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要让国民了解到森林旅游资源是百年自然的造化和人类历史留下的精髓,具有不可再生性。其次,要避免盲目性开发和资源的掠夺性利用。美国的国家公园规划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观念在美国已经全面引入国家公园规划过程。开化建立国家公园也应引入公众参与机制,让国民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避免森林生态资源的盲目破坏。

论文作者:孙哲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开化国家公园发展思路初探论文_孙哲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