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对策论文

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对策论文

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对策

黄可怡

摘 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持续稳定发展,当下互联网环境呈现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我国的网络新闻媒体数量也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但是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却受到了质疑。文章从网络和新媒体特点出发,结合部分网络新闻失实典型案例,对新闻失实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闻失实;网络;对策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的互联网规模有了新的突破,其中网民规模达到8.02亿,手机网民的规模已达到7.88亿,较前一年增长4.7%。可见我国互联网依然在朝着持续稳定的趋势发展着,它俨然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助推剂。

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新闻失实”问题的出现。在传统媒体时代,这一问题便已存在,但由于审核制度较为严谨,假新闻出现频率较少;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以及媒体过度追求时效性、忽略准确性的问题出现,导致网络假新闻呈现出大量增长、飞速增长的趋势,受众对于网络新闻的信任度也在不断降低。本文结合近年来新闻失实典型案例,从媒体特点,受众特点等方面对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出一条适合网络新闻发展的路径,将新闻真实性原则贯彻到底。

1 新闻失实的典型案例

1.1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大巴车在长江二桥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在未经具体核实的情况下,“重庆青年报”微博发布了一条相关消息,称事故系小轿车女司机逆行所致。与此同时,新京报也发布了相关报道,表示从该区应急办获悉大巴坠江事件与小车逆行有关。而在当天下午,重庆市公安局万州区分局官方微博发布公告指出,经初步调查,系公交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而来的小轿车,坠入江中。

1.2 15家媒体发布虚假失实报道被查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6年公开通报了15家媒体发布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财经》杂志发布了虚假新闻《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随后光明网、中国网等新闻网站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进行了转载,导致失实新闻在短时间内被大范围传播。而被通报的这15家媒体大多为权威性较高,受众范围较广的新闻媒体,该查处情况发布后,不少群众产生了强烈反应,甚至对权威媒体提出了质疑。

3.3.1 加强与患者沟通。医院医保办工作人员与患者有效的沟通,能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否则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发生误解和纠纷就不可避免注[5]。医保办工作人员强化沟通意识,把握沟通技巧,提升沟通能力,耐心倾听,用心理解。回答患者咨询问题热情、诚恳,和老年患者沟通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理解使其乐于接受,达到有效的沟通目的。

2 “网络新闻失实”问题的产生原因

2.1 媒体方面

1)追求时效性而牺牲准确性。时效性被视为衡量新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简单来说,新闻引起受众兴趣和产生效果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度,为把握好这个限度,新闻媒体会在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编辑一段新闻发布出去,争取“独家”,引起受众的关注。而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较快,使得媒体对于时效性的追求更加严格,因此便会出现过度追求时效而牺牲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现象。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为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选择放弃原有的报道方式,在热点事件发生后并不选择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真相调查,而是通过整理网民在现场所拍摄的图片视频等,从而编辑新闻进行发布。尽管此类新闻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内容的真实性却没有得到保障。因为真相的建构基于时间,时距越长,事实越完整,越“接近真相”,而新闻媒体过度追求时效性会让新闻的表达高度简化,消灭对事实的完整诠释意味着事实的不确定性。

4)行业间的竞争。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新闻业的竞争愈加激烈,新闻媒体要在这样的状态下稳住地位,必须争取最新的新闻以及独家报道。争取“独家”俨然成为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为了完成所谓的工作任务,明知一些新闻存在夸大事实、编造事实的现象,但仍为了获取关注想尽一切办法将新闻发布。行业之间的竞争本应促进新闻业的发展,在竞争的状态下各媒体会更加注重新闻的质量。显然,网络时代新闻行业的竞争却导致新闻的发展方向发生了一些偏离。

3)利用模糊字眼误导受众,推卸责任。在网络上,许多新闻开头都会带上“据说”“据网友爆料”“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等字眼。其中很多信息都是网友的恶作剧而已,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在没有核实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便发布出去,而最终被追究责任时却以“据网友爆料”的前缀推卸责任。这种行为既是对新闻的不负责任,又是对新闻行业的一种抹黑。

2)网络的去中心化,使每个人都可成为新闻的生产者。网络开放、互动的特征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渠道和空间参与新闻生产和评论。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有了更高的热情参与社会讨论,也愿意通过网络发布和分享新闻,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公民记者”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了公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公民记者”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新闻素养,导致了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甚至更有少部分人为了自己或者小群体的利益,故意传播假新闻,影响社会秩序。例如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欧洲小国马其顿的一个小镇上,一群小青年为赚取巨额经济收入,大量炮制了以情绪渲染、鼓动为目的的假新闻,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网络时代的“眼球经济”催生“标题党”。网络时代,新闻铺天盖地,用户使用网络的时间是碎片化的,人们渐渐不愿花费大量时间看一篇长篇新闻报道,而是会根据标题、图片等元素来选择新闻。“浏览量”也成为了网络媒体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追求业绩,媒体会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编辑一个能吸引受众眼球,让更多人点击和分享的新闻标题。然而从当前现状来看,不少靠标题吸引受众的新闻在内容上有很大的漏洞和不足,如内容与标题不符,信息存在着编撰、造假的情况,新闻图片经过 PS合成等。所以“标题党”直接伤害了新闻的专业性也影响了真正的语态创新,导致网络新闻朝着畸形方向发展。

5)缺乏深入采访。如上文所说到,为适应新媒体环境,很多媒体在热点事件发生以后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去现场进行采访调查,而是采取新媒体时代更为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同时他们充分抓住了部分受众“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突出事件中当事人情绪的特写,而忽略对事实以及相关细节更多的核实调查,记者也自动舍弃了深入的采访。因此当下很多新闻在报道时,新闻事件的描述总是和情绪化的表达结合在一起,尽管这是一种新的传播策略,但是“打感情牌”的新闻总是缺少了一些理性。除此之外,更有新闻媒体为达到某些效果,故意不深入采访,其行为更为严重。

同时,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养成一种责任意识。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对待每一条新闻的加工和生产,都应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需具备一个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2.2 受众方面

1)注重新闻内容的提升。在网络时代,受众在选择新闻的过程中,的确会受到新闻标题的影响,犀利有趣的新闻标题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从长期来看,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同时,网络媒体若能在“眼球经济”的形态下提升内容的深度,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既可以取得受众的信任,还能展现出其新闻的专业性,更能在网络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2)新闻工作者需注重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大多是经过了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并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较高的新闻素养。但是在网络时代,人们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甚至需要获取更多即时的信息。所以仅仅依靠这部分新闻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网络媒体需要更多的工作者加入新闻的生产,由于缺口的扩大,部分新闻机构会降低对员工的标准,而标准的降低,易导致一些缺乏新闻素养的工作者进入了新闻行业,这些经验缺乏者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快速辨别新闻的真实性。因此网络媒体在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选拔过程中,仍需要制定高标准,提出高要求,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准确。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的电力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必须通过在供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党的核心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制度、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才能有力提升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供电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社会。

首先,高校和社区的创新创业导师要起到中介调节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及时调整纠偏。其次,主动挖掘高校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于不同气质、特性、禀赋的学生进行靶向指导,提高针对性。最后,高校、企业、社区要共同协作,积极对接市场变化趋势,不断更新升华教育观念,迭代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中有“获得感”。

3)后真相时代——人们对情感的诉诸及对真相的疏忽。《牛津英语词典》2016年度词汇之一“post truth”即为后真相,它被解释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如2016年年底发生的“罗一笑事件”,整个新闻经过了几次的大反转,公众对于事件真相追寻的热情逐渐淡落,但情绪却始终都是饱满的。再如“上海女子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的新闻,尽管最后已澄清为新闻炒作,但是群众对此事的热议程度却从未削减,公众对于此事件的反应依然非常强烈。简单地说,这个时代,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真相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和观点的陈述。也正是由于公众对于新闻真相的疏忽,导致一些媒体有机可乘,制造失实新闻。

2.3 监管方面

1)监管力度不足。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等平台发布信息。一些失实新闻在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删除,但是又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新闻已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同时,对于失实新闻的态度,部分监管部门常常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并没有采取较为严厉的措施,导致一些媒体有漏洞可钻。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传统媒体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相关法律在几十年间的完善与修改中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网络媒体发展时间较短,没有较为严谨的法律来约束它,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互联网新闻的法律条文,但是并没有在新闻失实方面下大功夫,没有督促其完善成熟起来。正因如此,新闻造假的成本和惩治力度却成了正比关系,新闻造假成本低,法律对新闻造假者的惩治力度也低。

3 “网络新闻失实”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媒体方面

1)辨别能力不足。《2018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是以中等教育水平群体为主,初中、高中学历的网民占比较大。从职业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由此可见,我国网民年龄总体偏小,其判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较弱,因此,有些媒体抓住“网民年龄结构偏小”和“学历结构偏低”的两个特点从而传播假新闻。另外,以中学生为例,这部分群体在表达看法以及树立观点方面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引导,一些知名人士对于失实新闻本无恶意的传播会导致新闻可信度的增加,从而扩大失实新闻的影响度。

读书,能提升我们的视野和格局。当站在二楼观景时,我们看到的也许是街角的某处垃圾场,而在二十二楼时,你会将满城的风景,尽收眼底。那些年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读过的书,就是我们的格局和视野。这些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层次和对事物的判断。人生阅历越是丰厚,就越是需要通过读书去消化内心的褶皱和疤痕,和优秀的书籍对话,精神自然就往来于天地之间,曲曲折折、隐隐约约、层层叠叠的心境,也渐渐变得柳暗花明,人,就不至于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潘阳确实有女人缘,一来他确实长得帅,二来是他没脸没皮。潘阳说自己换女朋友的频率是每半年一个,“半年还整不上床,那就不用再整了”,他说。

3.2 受众方面

1)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网民需要具备基本的辨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网络时代,受众不应一味相信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事实,而要敢于提出质疑,如前文所提到的“重庆大巴坠江案”,如果当时的网民对于网上流传的视频提出质疑,并且能产生更多角度的思考,那么小轿车女司机就不会面临社会上的口诛笔伐以及网络暴力。所以,只有受众敢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才可以提升自身对新闻的评判力,又可以督促媒体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把握,规避虚假新闻的传播。

2)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新闻进行讨论和分享,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来说,其自由度较高,社会责任感较低。受众俨然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不再和以往的传播路径相同。而伴随这一现象的出现,恰恰需要在网络时代下发声的每一个人谨言慎行,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不应利用网络去传播虚假信息,影响网络秩序甚至社会秩序。同时前文提到我国网民的年龄总体偏小,认知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相比较低,因此对其素质的培养更应重视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P2P线上融资平台并不是信用中介,所以平台方面无权对融资过程提供担保,这就需要申请人和借款人双方能够独立进行各项资料查核。另外在当前的P2P线上融资平台运行中,申请人通常为企业的所有者,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风险,在今后的运行中,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妥善解决。

3.3 监管方面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以及加大对新闻造假行为的惩治力度。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严格的法律进行管理和约束。尽管互联网是自由的,但是这个“自由”并不代表毫无约束。同时更需要将事实与谣言、诽谤区分开,对谣言和诽谤的惩治力度需不断加强。

3.4 其他

媒体需遵循新闻透明性原则,使得受众可参与新闻的采集、组织和传播的过程,提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以及满足公众对媒体的知情权;同时电视台可开设核查节目,还原事件真相,这也有利于在后期新闻制作过程中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网络管理方面还可实行适当的网络实名制,这样既能对网民的行为造成一种约束,也便于监管部门的管理和追查。

4 结论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媒体的发展,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媒体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尽管网络传播速度快,方便了人们及时了解新闻热点事件,但是它也加快了失实新闻的传播。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失实新闻的防范力度,遵循新闻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的原则。验证事实、追求真相是新闻的核心职业价值。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独一信条。相信通过网络媒体、网民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网络环境会变得更加健康,新闻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也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金菊爱.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问题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15(7):50-56.

[2]王舒怀.后真相时代:谁动了我的事实[J].青年记者,2017(6):9-1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0-0093-03

作者简介: 黄可怡,河海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新媒体、融媒体、播音主持。

标签:;  ;  ;  ;  

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