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论文_王倍,董士华

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胃固体排空功能分为正常组(24例)和异常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同时观察服用西沙必利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进一步研究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70%的患者胃排空异常,男性与女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组症状评分低于异常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评分与胃排空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显著的胃排空延迟,且胃排空延迟与运动障碍症状相关,但与症状的严重性无关。临床采用西沙必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部分患者胃排空症状。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固体排空功能;临床症状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胃肠运动障碍和近端胃感觉异常是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1]。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运动障碍样、反流样、溃疡样及非特异样四种亚型,虽然运动障碍样亚型在临床上很常见,但其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作者结合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胃固体排空功能分为正常组(24例)和异常组(56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罗马II诊断标准[2],并经胃镜、超声、血生化等检查确诊;临床症状至少存在4周;入选前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方案治疗。排除标准:十二指肠器质性病变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者;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者;B超检查有肝胆器质性病变者;消化性溃疡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正常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1-65岁,平均(40.26±7.3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32±1.33)年。异常组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24-66岁,平均(39.86±6.56)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3.12±1.01)年。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检查:患者空腹12h以上,1周内未服用任何影响胃动力的药物,进试产过程中,将20个直径1mm、长10mm钡条分45次吞服,不可嚼碎,进餐5h后透视,同时口服40 %稀钡溶液15mL,以确定胃内钡条排空情况。

1.2.2治疗:患者均口服西沙比利,每天3次,每次5mg,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第2周、第4周复查结果。

1.2.3试餐:方便面一包,用开水400ml冲泡。

1.3评定标准

1.3.1症状评分:包括的早饱、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烧心、食欲不振或嗳气等,依据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分、1分、2分、3分[3]。

1.3.2胃排空判定标准:胃内钡条潴留率=胃内残留钡条数/总钡条数;治疗前测定钡条潴留率>50 %为胃排空异常;如果胃排空异常者治疗后钡条潴留率≤50 %为胃排空改善[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排空情况

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70%的患者胃排空异常,其中胃排空异常56例中男性36例,发生率为64.28%;女性20例,发生率为68.96%,男性与女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组症状评分低于异常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胃排空功能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治疗前胃内钡条潴留率与症状积分无统计学意义(r=0.075,P>0.05),治疗后胃内钡条潴留率与症状积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51,P<0.05)。56例胃排空异常者,持续随访,治疗2周后胃排空改善26例,占46.42%,治疗4周后8例胃排空改善,占14.28%,无改善22例,占39.28%。

3讨论

研究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有37%-39%的有胃排空延迟,而胃排空与消化不良症状之间的关系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无直接关系,也有学者认为餐后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胃排空延长明显。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胃内钡条潴留率与症状积分无统计学意义(r=0.075,P>0.05),治疗后胃内钡条潴留率与症状积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51,P<0.05)。表明胃排空延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运动障碍症状相关,而且可能影响临床治疗反应。同时男性发生率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促进胃动力的西药治疗,可增强胃肠运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临床采用西沙必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部分治疗效果差、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需要辅以体育锻炼等手段以改善胃排空。例如胃下垂患者,胃张力减低,促动力药物治疗效果差。

总而言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有关,而且会影响临床治疗小。对于胃排空异常患者临床给予促动力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及时寻找原因,以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治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545-1549

[2]兰梅, 王新, 郭学刚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 J] .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1, 21(10):598-600.

[3]侯晓华, 李启祥, 谢小平, 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液体排空和胃感觉阈异常. 胃肠病学, 2000, 5: 166-168.

[4]李书良,姬文燕,李晶,等.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2):63-65.

论文作者:王倍,董士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论文_王倍,董士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