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及制约农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因素分析(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行为论文,中国农村论文,居民消费论文,因素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在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下,呈现出滞步不前的态势。而反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9亿农民, 目前的整体消费水平较低,有较大的潜力和开发余地。因此,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农民消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可能采取的对策,无疑对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消费的变化、特点和基本趋势
(一)我国农村消费的总量变化和现状
20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同步增长。1978~1997 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增加到1617元,增加了1501元,增长12.9倍,年均增加75元,年递增14.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2倍,每年递增7.8%,大大快于前24年(1954~1978)的年均增长2.8%的速度。
表1 1978~1997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情况(亿元,%)
年份 人均纯收入 人均生活消费
年均实际增长年均实际增长
1978~1997
8.1 7.8
1978~1984 16.511.9
1985~1988
4.9 4.3
1989~1991
1.90.04
1992~1997
5.4 6.1
1997~1998
3.44 -1.66
年份
财政对农业的
农业支出占财政
支出(年均)
支出的比重(年均)
1978~1997
277.55 9.64
1978~1984
163.3
13.2
1985~1988
186.98.0
1989~1991
307.19.3
1992~1997
525.09.2
1997~1998
注:农民收入和消费已按1990年可比系数调整。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
从表1中看出, 农民消费的变化经历了和收入相同的四个阶段(不包括1998年),明显地表现出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农民消费随着农民收入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从整体上来看,1978~1998年人均生活消费年均实际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在经历了80年代中期以前的高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有时还出现停滞的情形。1989~1991年年均实际增长率只有0.04%,1992~1997年虽增加到年均6.1%, 但1997~1998年又出现了负增长。1999年1~3季度,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818.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3元,增长1.9%,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3.6%, 其中第三季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人均为260.2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4%,增幅分别比第一、第二季度高4.4和2.3个百分点。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仍表现出需求不振的态势, 农村市场仍处于启而不旺、徘徊不前的局面。
(二)城乡消费差距和不同地区农民消费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经历了一个先逐步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这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过程相同。1978~1985年期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41%上升到53%,提高了10个百分点。1985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为1.86倍,消费差距缩小为2.12倍。1985年之后农民消费增长有所放慢,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53%下降到43%,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1997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为2.47倍,消费差距扩大为2.59倍(张晓山,1999)。1998城镇人均居民收入水平大体相当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倍, 收入差距和相应的消费差距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范剑平,1999)。1999年1~3季度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为2.98倍。从基尼系数来看,城镇与农村的基尼系数已从1983年的0.156和0.231上升到1995年的0.28和0.34。
我国农村购买力及与其相关的市场份额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利用1997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选择农民人均纯收入、购买力、当年形成的购买力、生活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消费货币化倾向六项指标,将农村市场综合划分为四大类(孙梅君,1999)。一类地区和二类地区共有13个省,不到40 %的人口却有57 %的购买力和53%的市场份额。而三类地区和四类地区有18个省,60%多的人口份额却只拥有43%的购买力和47%的市场份额,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差距十分明显。
(三)我国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
农民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十分明显。从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阶段来看,以1984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60%以下为标志,消费结构己越过一个质的界限,目前农村消费正从数量扩张型的满足温饱向注重生存质量型的小康转化。
根据消费规律,低级消费阶段的人们用于吃穿的比重比较高,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逐渐升级,人们用于其他诸如文化娱乐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比重会有较大幅度上升。从表2 中可以看出农民消费的发展趋势是:(1)食品、 衣着等基本生活消费在家庭总支出的份额下降;(2)生活消费中的现金支出份额增加;(3)居住支出有所波动,农民建房从注重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的提高(见表3);(4)文化娱乐用品、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方面较高层次需求,其比重不断上升。农村居民整体生活从保证温饱条件下的着重改善住房条件、购买一般生活用品和扩大较低层次的消费,逐步转向购买新型家电、家庭生产设备用品(如小型农用机械)和装饰住宅上,扩大住房、日用消费品和服务性消费支出。
表2 农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1978~1997)(%)
年度
1978198519901995
1.食品(占生活消费支出,下同)
68.08
57.79
58.80
58.62
2.衣着12.079.727.776.85
3.居住10.30
18.02
17.34
13.91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005.125.295.23
5.医疗保健 0.002.413.253.24
6.交通通讯 9.291.731.442.58
7.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
0.003.925.387.81
8.其他商品及服务
0.001.070.741.76
生活消费中货币性消费比重 41.05
61.33
64.10
65.59
年度
199619971998
1.食品(占生活消费支出,下同)
56.33
55.05
53.43
2.衣着 7.246.776.17
3.居住13.93
14.42
15.17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365.285.15
5.医疗保健 3.713.864.28
6.交通通讯 2.993.333.82
7.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
8.439.16
10.02
8.其他商品及服务
2.022.122.07
生活消费中货币性消费比重 68.46
69.95
70.94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
表3 1990~1997 年农村居民新建住房情况(间/每户)(平方米
/人)(元)
年份平均每户年内 平均每人年内 砖木结构
新建房屋间数 新建房屋面积
19900.19 0.820.47
19910.21 0.91
10.41
19920.17 0.74
10.74
19930.15 0.660.34
19940.17 0.730.36
19950.21 0.780.37
19960.2
0.960.4
19970.19 0.940.36
19980.17 0.830.31
年份钢筋混凝新建房屋新建房屋每
土结构 每间价值平方米价值
1990 0.23 1906.7292.32
1991 1.59 2081.37
101.02
1992 1.81 2268.39
111.2
1993 0.2
2515.83
126.59
1994 0.24 2976.03
152.38
1995 0.33 3420.19
200.3
1996 0.46 4603.08
253.24
1997 0.5
4864.24
221.95
1998 0.45 4787.92
227.4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
由于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较低,因此,农民支出中现金储蓄的比例并不高。而农村居民由于其住房不享有城市职工的补贴,因此建房就成为农村居民的一种很重要的实物储蓄形式。从表3中可以看出, 农村的新建住房面积一直在上升,尤其是近两年农村新建住房面积保持在8 亿多平方米以上,比市场状况较好的1991~1995年的年均新建6.3 亿平方米高出28%以上。而且农村的新建住房的质量也在不断上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多,新建房屋每间价值和新建房屋每平方米价值分别增长了151.11%和146.32%。
同时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还表现在农民对不同耐用消费品需求品种上的变化。从表4中可以看出,农民对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 电风扇、电冰箱、摩托车等新型家用电器的需求量一直上升,而对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等传统的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表4 农村家庭年末拥有的主要耐用品(平均每百户)
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钟表
1990 118.3 55.1945.15221.23
1991 121.6 55.8432.41208.93
1992 125.7 57.3131.95217.15
1993 133.4 61.3132.22232.64
1994 136.5 62.7531.19239.91
1995 147
65.7431.05237.03
1996 139.8 64.6228.53229.17
1997 142
63.9728.11282.14
1998 137.2 65.8228.19284.94
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收录机洗衣机
1990 39.72 4.72 17.83 9.12
1991 47.53 6.44 19.64 10.99
1992 52.44 8.08 20.95 12.23
1993 58.3 10.9 24.24 13.82
1994 61.77 13.5 26.08 15.3
1995 63.81 16.9 28.25 16.9
1996 65.06 22.9 31.15 20.54
1997 65.12 27.3 32.02 21.87
1998 63.57 32.6 32.36 22.81
照像机电风扇电冰箱摩托车
1990 0.7 41.36 1.22 0.89
1991 0.87 53.3
1.64 2.1
1992 160.08 2.17 1.42
1993 0.99 71.79 3.05 2.14
1994 1.16 80.91 4 3.19
1995 1.42 88.96 5.15 4.91
1996 1.94 100.5 7.27 8.45
1997 2.06 105.9 8.49 10.9
1998 2.22 111.6 9.25 13.5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从1996年起,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发展农村市场的重要性。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开拓农村市场明确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1998年中央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消费信贷政策,以扩大内需,并把重点放在农村。但从实际经济运行的结果上看,农村市场却一直消费不旺,启而不动。
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第二类是宏观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环境、非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第三类是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隔代消费的消费习惯、制度及其变化等其他因素。其中收入水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下面重点分析农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一)农民收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和收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1997年的2090.1元,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3.4倍,平均每年增长8.1%,比1953~1978年的3.3%高出了4.8个百分点。
1978年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表5 中可以看出(1)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的比重上升了8.4个百分点;(2 )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下降了6.52个百分点;(3 )转移及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71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民的收入渠道拓宽,农民外出做工和在乡镇企业中收入的比例增大,不再把家庭经营收入作为唯一的来源,但家庭经营收入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1999年1~3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不含储蓄借贷收入,下同)人均为1460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元,增长2.5%,考虑到价格下降因素的影响,实际收入增长4.8%。其中1~6月份, 农村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4.8%,比1998年只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也只提高了0.1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3 元,同比增长7.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比1998年提高3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又有所拉大,这必然影响到农村居民的购买力。
表5 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元/人)
198519901995
纯收入 397.60 686.31 1577.74
工资性劳动报酬 72.15 138.80 353.70
工资性劳动报酬的比重 18.15
20.22
22.42
家庭经营纯收入 295.54 518.55 1125.79
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 74.33
75.56
71.35
转移及财产性收入29.21
28.96
98.25
转移及财产性收入的比重 7.354.226.23
199619971998
纯收入1926.07 2090.13 2162.00
工资性劳动报酬 450.84 514.55 574.00
工资性劳动报酬的比重 23.41
24.62
26.55
家庭经营纯收入1362.45 1472.72 1466.00
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 70.74
70.46
67.81
转移及财产性收入
112.78 102.86 122.00
转移及财产性收入的比重 5.864.925.64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1999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有一定的恢复性质。统计表明,1999年上半年农民出售的种植业产品中仅粮食一项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4%。这部分现金收入很大程度上是上年的收入在1999年度的集中转化,并不表明目前农民从农业中增收的形势有所好转。另外,现金收入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农民纯收入水平的必然提高。据测算,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现金收入大约只占其家庭纯收入的70%左右(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99)。
2.农民收入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第一,农民收入政策目标的转变。农业发展的目标通常是双重的,即农产品供应目标和农民收入目标。伴随着工业化由起步阶段进入到起飞阶段,农民收入政策也由以增收服从增产的歧视性政策转向以增产服从增收的支持性政策(程漱兰、周文根,1998)。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局面一直没有根本改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一直未能很好地重视农民的增收问题。我国直至1993年7 月颁布的第一部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虽提出了农村发展的增产和增收目标,但仍是“在增产基础上增收”的政策思路,未把农民增收目标放在首位。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中,农村居民获得的份额较小。80年代中期以来,1986~1996年GDP年均增长9.9%,而农民收入则与其形成较大反差,同期年均收入增长速度仅为4.1%。
从1996年起,中央领导就多次强调发展农村市场的重要性。1998年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指导方针,把农民收入问题列为“三农”的核心,但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在粮改中虽特别强调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而稳定了农民收入的大头,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由于保护价格水平偏低(1998年国家调低了粮食收购价格,平均每50公斤粮食定购价格比上年同期低3元左右,保护价低5元左右),加之受地方政府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影响,以至农民收入增量中从出售粮食中获得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来自农业部的消息说,1998年定购数量和价格的“双减”,使农民人均减收多达31元,影响十分明显。
影响农民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政策因素是农民负担过重。1988~1997年农户人均社会负担现金支出从55.39元增加到216.76元,约占农户现金支出10%左右。自90年代建立乡镇财政,特别是1994年实行农村分税制改革以来,农民负担问题更加突出(1994~1997年农民三项负担性支出见表6)。农民负担过重往往是农民的合同外负担。 主要表现是:一是教育双达标集资数额过大;二是一些地方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和电网改造等集资负担较重;三是农村电费过高(温铁军,1999)。1994年农民负担的增长速度高出收入增长12.6个百分点,1995年三项负担性支出(缴纳税金、上交集体承包任务、提留摊派额)的绝对值仍居高不下。1996年政府作出《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对农民负担问题进行治理,当年三项负担性支出额比上年增长了21.1%,增速回落9.7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超过农民三项负担性支出增幅1个百分点。 1997年农民负担增长的势头受到抑制,与1996年的三项负担基本持平。但农民负担仍存在反弹的趋势。据《瞭望周刊》(1998)提供的资料,1997年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以资代劳、社会负担等费用,全国人均180多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 %,现金收入的16%。 1998年1~9月,农村人均纳税、上交承包任务、 集体提留和摊派三项支出比上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
表6 1994~1997年农民三项负担性支出(元/人,%)
年份 现金纯收入占人 现金性三项负担三项支出占
均纯收入的比重 占全部负担比重纯收入比重
1994
64.85
87.265.5
1995
62.56
86.765.6
1996
63.27
87.945.6
1997
67.18
90.545.2
年份 三项现金支出占 全部提留其中:提留
现金纯收入比重 摊派额 摊派现金
19947.521.6 21.5
19957.832
31.9
19967.841.1 40.9
19977 42.8 42.7
资料来源:孙梅君:《农民负担的现状及其过重的根源》,《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4期。
第二,农民纯收入的阶段性与农业收入政策之间的关系。20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中经历了高速—平稳—减缓的阶段性波动过程(张新民、唐平,1998),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马成文,1998)。农民纯收入变动的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与国家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政策有极大的关系,可以说农民纯收入的阶段变化就代表着国家对农民收入政策的阶段变化。
1978~1984年为高速增长阶段。1978~1984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年均实际收入增长率达到16.5%。政府的政策支持比较明显:一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二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和工农产品比价的调整,使农民的收入快速增长。三是国家减免农业税。农户收入在农村经济分配中的份额从81%增加到88%。四是国家增加了农业投资。1978~1984年,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为年均163.3 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年均13.2%(见表1)。
1985~1988年为缓慢增长阶段。1985~1988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在3%~8%之间,年均增长4.9%。这四年中, 政府支持多种经营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相对速度放慢。这是由于1985年后,改革和发展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农业经济则出现连续徘徊局面。在这一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为年均186.9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年均8.0%,是财政支农比重最低的阶段(见表1)。
1989~1991年为停滞增长阶段。1989、1990、1991 年分别增长-1.6%、1.9%、2%,三年平均增长1.9%, 农民收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慢的时期。该阶段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保持年均4.8%的实际增长速度,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创历史较好水平, 但出现了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1989~1991年间,粮食收购价格连年下降,农产品供给短缺与充裕交替发生,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波动较大;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有所增加,年均307.1亿元, 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年均9.3%(见表1)。
1992~1996年为恢复增长阶段。1992~1996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再次趋于稳定、快速增长,农户人均纯收入从708.55元增加到1926元,年均实际收入增长5.4%。农户人均现金收入从895.29元增加到1323.07元。其中1996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率达到了9%,成为1985 年以来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在这一时期,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开始转入买方市场。此时的农业环境是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由升转降,1994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21.6%,1995年又上涨了27.4%,1996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回落到8.4%;粮食收购价格由降转升,1994 年粮价的涨幅达到了高峰,比1989年上涨了54.8%。1996年粮价又呈下降的趋势。1992~1996年,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为年均525.0亿元, 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2年的10%下降到1996年8.8%,年均为9.2%。
3.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首先是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型转向需求约束型(李成贵,1999)。一方面,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另一方面,随着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稳定地越过温饱线,恩格尔系数下降,对农产品质量需求逐渐提高。因此目前的农产品供求格局已从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转向了对农产品结构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买方市场。
其次是乡镇企业的效益下滑。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由于受自身的产品结构、资本构成以及亚洲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出口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1998年集体工业企业的产销率为94.4%,比全国乡及乡以上的工业企业低2 个百分点;1998年乡镇企业的亏损面约为15%,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 1998年乡镇企业的亏损额为6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5%。
第三,主要农产品价格均持续走低。农民增收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1999年上半年,农民粮食出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4%,但售粮收入只增长了8.9%;很多农户养猪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本。此外, 农户家庭经营尽管有所好转,但经营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在下降;农民外出务工和其他非农就业的收入增长也受到制约。1~6月份农产品市场依旧疲软不振,价格水平继续下降。6月份,大米、 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全国集市均价为每公斤1.69元,比年初下降了2.7%; 肉禽蛋的全国集贸市场均价为每公斤10.56元,比年初及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8%和6.2%。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水产品和蔬菜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8.9%和8.7%;肉禽价格下跌了12.3%;肉猪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达30%左右,种猪和仔猪价格跌幅达50%左右。
第四,农民就业渠道减少。乡镇企业吸纳新增就业能力减弱,1998年乡镇新吸纳的劳动力约300万人左右,比上年减少100万。另外,由于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再加上有些地方限制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就业的机会明显减少。
第五,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不大。农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对增加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999年上半年的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就与1998年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林业生态和农村公路、电网、储备粮库等方面建设的资金投入有直接关系。但政府对农业投资的基础一直很薄弱,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下徘徊(见表1)。
(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使预期收支趋紧,储蓄意识增强
由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和乡镇企业效益的连续下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这无疑将导致农民长期收入预期的下降。而在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经济中,农户既是消费者又是直接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投资者,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常常交织在一起,当要素投入和产出品的价格上涨不确定的情况下,收入也是不确定的。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收入和消费具有跨年度的特点,本年度大部分时间的消费,依赖上一年的收入和储蓄,在当年的预期收入不确定时,农户要兼顾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一般会保持较低的消费倾向;农户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生产规模的扩大,作为直接投资者,增加储蓄扩大投资的结果,必然是适当减少目前的消费(刘建国,1999)。
同时由于社会体制改革进程逐步加快,个人的负担加重,人们形成长期支出上升的预期,必然影响人们现期和长期消费计划。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村居民由于支出上升的预期,消费心理上普遍追求的是保证经济安全,因此“降息”尽管目的也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促进消费,但其负面影响是人们对自身经济安全的估计进一步恶化,造成的效果却是更倾向于储蓄求安全,这也是为什么“降息”不能促进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自1997年以来,商品零售物价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农村居民的名义收入增幅要低于实际的增长,受“货币幻觉”的影响,农村居民认为收入的增长趋缓,出于经济安全的需要,而减少了当前的消费,储蓄倾向增强。
(三)目前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农村消费的特点和农民的偏好
由于需求有层次性,人们的现金收入首先用于购买生存资料,然后才购买发展资料,最后购买享受资料。因此收入水平的有限性决定农户购买生活资料的水平和结构,也就是说一定的收入条件下,消费是有次序的。
从消费结构升级的分析以及有关分析资料中可以看出,各地区农民扩大消费的先后次序基本是:再生产、建房、子女教育、交通工具、电器、日用消费品(郭玮,1999)。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很乐观,对再生产的投入倾向增加。
也有学者认为,农民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生产资料,不是日用消费品,甚至不是住房,而是教育和科技。而在其他方面农民选购商品的顺序依次是生产需要,如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农用薄膜等;其次是建房需要,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然后才考虑耐用品方面的需要。而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启动农村市场的重点要放在工业品特别是彩电、冰箱、洗衣机、VCD等家电产品上, 这是从农村吸收工业过剩产品的角度出发,并未从农民需求的角度来看待。
目前的工商企业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不够,农村适销对路的产品不多。有相当比例的家用电器不符合农民需要。据有关机构最近对20多家全国著名的消费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调查,只有10%对农村市场进行过系统调查,8%设有专门的农村市场营销部。 另外家用电器等耐用品的售后服务差,农民消费的合法权益保障低,也影响了农户购买力的实现。据报导,使农民受损的商品中,日用品达71.66%,生产资料达34.88%;假冒伪劣的占67.33%,缺斤少两的占52.88%,得不到维修、服务差的占15.24%。
因此根据农民扩大消费的先后次序,目前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应集中在启动与刺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李忠,1999),其次是建房需要。而家电产品除了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像机等大众产品外不易形成消费热点。
(四)不适应农村消费领域需求的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包括消费者选择的自由、价格放开与否、流动约束、不确定性和消费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民消费往往存在被指定购买渠道、缺乏选择自由、消费性基础设施弱、供给结构不适合需求结构等问题,农户购买环境欠佳。目前农村地区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如农村的供电不正常、电价过高;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没有自来水,有些地区的农民还存在人、畜饮水困难;山区的电视信号接收能力弱,电视的效果很差,尤其是彩色电视的接收效果更差。这些将会影响农村家电设备和用品的购买和使用,不利于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小结: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农民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不乐观的影响,农民即期消费紧缩倾向明显,在这种状况下,农村消费品市场也难以有大的回升。预计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下降,农村消费品市场仍将呈平稳偏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