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300387)
摘要:音乐鉴赏教学是高中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提出,音乐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本文主要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为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提高一定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问题;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阶段,音乐鉴赏教学作为一门人文素质课程,承担着提升学生艺术审美意识、增强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音乐鉴赏课得到了重视,高中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音乐鉴赏课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了解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高中音乐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多年来不断发展与改进,但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高中音乐作为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鉴赏这一环节。高中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能力,并且期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如今却有学生不喜欢上音乐鉴赏课,教师也没有很好的方法使学生融入音乐鉴赏课。观念落后,授课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缺少教学方法创新是高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调
在学科地位上说,音乐在大多数人眼中没有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学科重要,所以导致大多数人对音乐不重视,影响到音乐课的教学设施匮乏,教师教学没有动力,教学形式单调。由于这种来自各方面的忽视,各高中学校的音乐教学情况跟之前相比没有较大的改变,大部分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只是纯粹地运用耳朵来欣赏。长期如此,使得高中音乐鉴赏教育受到不良的结果和影响。
(二)忽视师生互动
现在大多数的高中音乐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底都比较薄弱,而且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遵循现代教育理论,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不愿意在教学上做什么改变。在教学实践中,惯于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音乐。教学形式单调会导致师生互动匮乏,教师自顾自的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在讲台下面走神,单调而且缺乏师生互动的音乐欣赏教学,学生如何能维持长久学习音乐鉴赏课呢。
(三)缺少教学创新
由于教师教学观念有偏差,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虽然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的作品都比较优秀,但是,如果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不能引导学生喜欢、热爱聆听这样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这都会成为一种负担和难题,长此以往,不仅教师自身感到教学无趣,还会使学生对音乐鉴赏无能为力。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音乐鉴赏能够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鉴赏力,从而形成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针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重视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要从原来的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自我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和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和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1]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因材施教,重视音乐表演实践,发展学生个性。音乐鉴赏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同时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提高音乐的专业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技巧之外,更要引导学生领悟蕴藏于作品背后的深刻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继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情趣。
(二)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施教者,学生作为接受者。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高中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需求。新颖的教学方式更能够贴近学生的认知需求,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双方在教师营造的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平等交流和探索,进而激发教学双方主动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模式。[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互动模式下,教学赛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课堂,教与学是统一的又是相互影响的,在教学中,老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形成宽松的学习气氛,老师与学生一起聆听、形成互动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互动式教学的意义,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三)开放教学方法
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并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特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适当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采用对话式教学法,是指通过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的产生,弥补了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不足,师生互动率大大提升。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就可以应用对话式教学这一课题。
(四)运用互联网技术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创设情境,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识记能力,并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和谐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情境,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教学信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培养学生兴趣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持续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就必须要关注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兴趣培养的教学问题。人的兴趣可以说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音乐艺术作品产生了自发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提升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引导他们将音乐艺术鉴赏作为自己的终生兴趣。
三、总结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伴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教师在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时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和谐的师生互动,使用开放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广大一线教师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是素质教育推进的根本点,也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罗修刚.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包文虎.浅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培养的必要性[J].亚太教育,2016(08):121.
[3]梁淑君.关于新课程下高中音乐鉴赏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6(12):150-151.
作者简介:杨焱荔(1990年—),女,河北保定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论文作者:杨焱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音乐论文; 高中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