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工业化水平研究_轻工业论文

湖南工业结构及其工业化水平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论文,水平论文,结构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1)02-0177-05

工业化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动态变化的过程。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湖南工业在第二产业及至全省产业结构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工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必然对湖南整个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湖南的工业化建设同全国一样也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全省的工业化水平同建国初期相比尽管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近20多年来,湖南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省GDP增长了近10倍。1982年全省人均GDP为375元,到1999年全省人均GDP达5,093元,实现了“跳跃式”超常规发展,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工业结构也不断演进。世纪之交,湖南工业化究竟进到哪个阶段?工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这些问题,只有在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推动湖南工业化向更高层次的转化。

1 工业结构分析

1.1 产值结构

湖南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长期处于中间状态,199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为1,470.1亿元,居全国第13位。明显具有重型化特征(见表1)。在轻工业当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占据显著优势:在重工业当中,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1999年湖南省主要工业行业的产值排列顺序是:①烟草加工业131.63亿元;②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3.02亿元;③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06.18亿元;④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3.11亿元;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4.17亿元;⑥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2.29亿元;⑦有色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0.34亿元;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4.38亿元;⑨食品加工业73.31亿元;⑩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2.75亿元。总体而言,湖南工业结构体系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发展层次,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比重偏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传统产业和附加值产业比重偏大,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偏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工业的宏观经济效益。湖南的基础工业规模并不算小,但高新技术产业却未能及时搞上去,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相当显著。1999年江苏省的工业产值达8,958.3亿元,相当于湖南的6.10倍。山东省的工业产值6,941.5亿元,相当于湖南的4.72倍。广东省的工业产值10,475.8亿元,相当于湖南的7.13倍。

1.2 规模结构

湖南工业企业规模以小型化和分散化为特色,难于形成规模效益。其一是企业生产规模过小。企业大批量生产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但湖南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十分普遍,全省的化肥、水泥、冶金、棉纺、食品、机械等行业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二是企业有效规模不足。湖南的行业都受平衡布局战略影响,“大而全”、“小而全”现象十分普遍,缺少区域分工与协作,专业化程度低。1999年湖南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26个,中型工业企业386个,小型工业企业4,178个。就企业数目而论,小型工业居绝对优势。从同年产值结构来看,湖南大型工业企业产值681.6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8.20%;中型工业企业产值144.5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0.22%;小型工业企业产值587.9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1.57%,却未占居优势。

表1 湖南工业产值和构成

表2 1999年湖南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湖南的基础工业,特别是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甚大,在此种情况下,必须注重规模效益。工业企业一定要达到足够大的规模,才能卓有成效地降低单位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工业企业还远未能达到合理的生产规模。如汽车工业,按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生产厂家只有年产100万辆,年销售额达100亿美元以上才算规模经营,才有规模效益。而湖南的多家汽车生产厂家,1999年各种型号的汽车产量只有10,566辆,哪有规模效益可言。同样,全省现在还有许多小化肥、小钢铁、小水泥、小机械等小型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做不好,欲上不能,弃之可惜,结果形成了一大批负效应显著的“虎背工程”,根本无规模效益可言。湖南若要大幅度改善工业企业效益,必须对省内为数众多的低效益的小企业实施重大的调整措施。

1.3 经济效益

湖南工业经济效益的总体水平一直处于较低层次,这主要与资源型的产业结构有关。再则,近几年来省内大多数国营大中型企业生产不景气,其传统产品正在遇到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省内“三资”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强有力竞争,加之能源短缺、交通运输困难、部分工业原料缺乏等一系列“瓶颈”因素长期以来难以克服,致使省内工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以1999年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而论,轻工业实现利税123.52亿元,其中84.99%集中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重工业实现利税124.46亿元,其中采掘工业仅10.25亿元,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实现利税分别为62.19亿元和52.02亿元。

湖南工业经济效益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烟草加工、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电力、化学、有色金属和部分机械工业部门,特别是卷烟、钢铁、石化三大部门的经济效益优势相当突出,而大多数工业部门效益平平,煤炭采选业和有色金属采选业甚至亏损,卷烟工业属“河口”型工业部门,产业关联度差,并且给国家上缴的税率相当高(甲级烟税率达55%)。钢铁、石化两大行业并不符合湖南本省的资源强项,湖南铁矿均属贫矿,焦煤资源严重匮乏,省内迄今为止尚无一个投产的油气田,故钢铁、石化应采取港口型或交通型大规模集中开发方式,不宜再分散布局。总的来说,湖南资源型产业并未切实发挥本省资源优势,深加工产业、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部门体系的匹配组合欠佳,这便是制约全省工业综合效益的内在原因。

表3 1999年湖南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亿元)

Tab.3 Independence accounting industry business main industry product sell income and tax and benifit of Hunan in 1999

工业

 产品销

 销售

 销售

行业

 售收入

 税金

 利润

(3)化学工业

 103.96

 0.42

12.05

(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2.83

 1.46

10.07

(4)电力工业

 94.05    0.97

15.01

(9)食品工业

 68.53    0.32

4.17

(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6.40    1.84

11.21

(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07.32   5.81

10.07

(1)烟草加工业   131.02   62.05

13.74

(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92.72

 0.55

 9.27

(13)纺织业36.12

 0.26

 2.61

(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90.61

 0.40

 10.18

(12)普遍机械制造业33.85

 0.23

 5.26

(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9.10

 0.21

 7.15

(12)专用设备制造业29.77

 0.37

 6.77

(14)造纸及纸制品业26.71

 0.17

 2.72

(1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40.70

 0.14

 7.25

(15)饮料制造业

24.84

 2.44

 4.88

资料来源: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0)。

表4 1999年湖南十强工业企业

Tab.4 Ten plus industry enterprise of Hunan in 1999

工业产值10强

 工业利税10强

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

1.中国巴陵石油化工公司

1.长沙卷烟厂

2.长沙卷烟厂

 2.常德卷烟厂

3.常德卷烟厂

 3.中国巴陵石油化工公司

4.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4.郴州卷烟厂

5.湘潭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湖南湘泉集团有限公司

6.湖南曙光电子集团公司

6.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7.株洲冶炼厂

 7.湘潭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8.株洲冶炼厂

9.远大空调有限公司9.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0.湖南五强溪水力发电厂  10.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资料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0)。

2 工业化水平分析

2.1 霍夫曼比率与湖南工业化水平的测定(从结构上判断)

2.1.1 霍夫曼比率。“霍夫曼比率”是指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将全部产业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与其它产业三种类型,他认为凡是某类产业的产品有75%以上消费资料则归入消费资料产业,75%以上是资本产业,不能归入上述两类的就归入其他产业。根据他对20个工业内部结构的时序划分和计算分析,把工业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见表5)。“霍夫曼比率”适用于衡量一定时期的工业化水平,划分工业化阶段。

表5 霍夫曼比率

Tab.5 Huofuman rate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53.5

  11以下

资本工业净产值之比

“霍夫曼比率”越少,工业化水平越高,这一方法的“合理内核”在于表明随着工业程度的提高,加工程度高的产业份额比例将增长。在工业化早期,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加工程度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加工程度高的重化工业和机械加工业必定优先发展,从而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会增长。

2.1.2 运用“霍夫曼比率”对湖南工业化水平的判断。“霍夫曼比率”中运用的工业分类标准,使用的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划分与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所使用的轻重工业的划分方法比较接近。因此,本文将此方法修正为运用轻重工业产值之比,来近似判断和衡量湖南工业化水平所处阶段。

表6 湖南轻重工业产值及近似霍夫曼比率

从建国后湖南工业发展中近似的“霍夫曼比率”指标变化中情况看,这一指标呈不稳定态势,大致在0.5-0.8之间,但都小于1,显示出湖南的重工业水平一直比较高。90年代以来的“霍夫曼比率”平均为0.6,依此判断,则湖南90年代的工业水平处于工业化第四阶段。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湖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尚未真正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2.2 用“工业化率”指标来判断湖南的工业化水平

“工业化率”是社会总产出中制造业份额每10年增长的百分点数。工业化率越大,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越快。如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来估算工业化率,则1987年1997年湖南的工业化率为11.99%,是钱纳里计算的标准数(3.4%)的3倍,表明湖南工业化推进速度比标准模式块。湖南的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完全遵循“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业—轻重结合高新技术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一般演进趋势,而是直接在“拿来主义”原则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加快重化工业和家电工业的发展步伐,采取了超常规的发展方式。

2.3 库兹涅茨模式与湖南工业化水平的判断

2.3.1 库兹涅茨模式。库兹涅茨等人根据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划分把劳动力的产业间分配同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间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见表7)。

表7 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

2.3.2 湖南三次产业构成及工业化水平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0.7:40.7:18.6转变为1999年的23.4:39.0:37.6,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下降17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三产业则上升19个百分点,工业长期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库兹涅次等人提出的指标对比,湖南工业目前大体处于第2至第3的转移阶段。因此从产值的分布状况看,湖南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中传统的食品、纺织和一般日用品工业昔日曾占主导地位,目前早已让位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近些年重化工业开始加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中的石化、医疗、化纤、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电器、电子、仪表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已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表8 湖南市三次产业产值构成

2.4 配第—克拉克趋势与湖南工业化水平的判断

2.4.1 配第—克拉克趋势。克拉克运用配第的观点搜集了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见表9)。

表9 劳动力的产业分布

Tab.9 The industries distribution of labour force

阶段1

2

 3

 45

人均GDP/美元(1982年)  357  746  1,529  2,548  5,096

第一产业 80.5 63.3 46.1  31.4  17.0

第二产业 9.6  17.0 26.8  36.0  45.6

第三产业 9.9  19.7 27.1  32.6  37.4

2.4.2 湖南工业化水平判断。从湖南的实际情况看,农业人员的份额有较大幅度下降,从1980年的77%降至1998年的55.6%,非农业从业人员从23%上升到44.4%。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明显不对称,结构偏离度偏高,说明劳动力分布不对称,劳动效率偏低。按照配第—克拉克趋势判断湖南工业化水平大体上处于由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转型时期,即工业化初中期阶段。

从以上的观点分析中可以看到,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指标对湖南工业化水平进行分析,结论是湖南的工业化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滞后与趋前形成较大的落差,难以同各种“标准模式”一一对应,显示出湖南走了一条独特的各阶段特征相互叠加的工业化道路。但从总体上判断,湖南工业化处于工业化初期,部分领域处于中期阶段。

表10 湖南劳动者就业产业结构(%)

3 对策

湖南的工业经济目前正处于轻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当前应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3.1 工业部门优化调整应以资源和市场作为双重导向,近期发展政策宜向轻工业倾斜

湖南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大省,不能依赖外地资源来发展本省工业,立足点应该在积极开发利用本省资源上,必须围绕资源搞开发。主要原因在于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原料;湖南劳动力资源充足,与重工业相比,用同样的投资于轻工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适宜于瞄准市场重点突破和滚动开发;大多数轻工业部门(造纸、皮革等除外)对环境生态所造成的压力比较重化工业轻得多,并且企业布局的限制性因素要较重工业明显为少;轻工业的单位产值的运输量通常要较重工业少得多,这尤为适合目前湖南交通运输持续紧张的省情。

3.2 在轻工业部门结构优化调整中,应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变资源型原料输出为高附加值产品输出,由单向的国内市场转向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并重使湖南真正由农业大省转变为食品大省,着重抓好以大米加工为主体的粮食食品系列,以猪肉加工为主体的肉食食品系列,以烤烟加工为主体的烟草系列,以柑桔加工为主体的水果系列以及饮料系列、精炼植物油脂系列。同时也建好以省内农林产品资源为原料主体的化学工业,加速对桐油、乌桕、生漆、糠油、白蜡、松脂等原料资源开发。

3.3 在重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倾斜发展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和石化6个部门

这6个部门我省皆有相当基础,并且产业关联度强,发展好了对于湖南未来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因为湖南现属严重缺电省,今年全省能源缺口2,000万t标准煤左右,故电力工业建设可谓至关重要。同时积极扩建改造好湘潭钢铁厂(规模达到200万t钢/年)、涟源钢铁厂(规模达到150万t钢/年)和衡阳钢管厂(年产无缝钢管50万t/年),但不宜再上马新的大型企业。鉴于我省缺电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故要严格控制电炉炼钢的规模。并尽快形成基本完整的有色金属资源深加工体系,变初级原料输出为系列产品输出,可考虑建设4个有色金属矿产重点开发区域;湘南以多种有色金属矿产为基础的资源开采—加工地域综合体;湘中以锑为主体的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基地;湘西以汞、金、铝为重点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区;湘东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深加工地域综合体。力争在“十五”期间将岳阳发展成为全省主要的石油化学基地,加强石化产品的纵深开发,可考虑较大规模地从中东进口原油。

3.4 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要以高科技部门为“龙头”

这是提高湖南工业总体层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中,尚未有1/4以上的企业没有科研开发机构,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只有2%左右,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费用只占销售总额的1%。1979年以来的10余年间,资本仍是工业产值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技术进步贡献率不到35%。“十五”期间应重点开发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机械制造、精细化工技术等。高层次的食品加工技术、纺织品工艺和服装制造、造纸工艺、陶瓷工艺等亦作为科技开发重点。重点搞好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等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收稿日期:2000-10-19;修回日期:2001-02-05

标签:;  ;  ;  

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工业化水平研究_轻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