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程论文,权益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农民土地产权不明确的背景下发生的,与此相联系的许多制度导致农民权益受到极大损害,成为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保护农民权益的科学合理的机制。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对策和措施。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应的社会援助制度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根本前提。这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条件,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起点。一是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建立以普遍性为原则的工伤保险制度。第三,建立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统筹、进城女民工的生育保险,这是现实的需要,可以根据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年限不同而分别对待。
(二)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和措施。明确农民土地所有权,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的合理转移,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根本措施。在市场化进程中,只有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所有权及其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权,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因此,应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让农民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从而减轻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利益的损失。
在近期内,最有效的措施是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实行土地征用与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同步进行的征地安置制度。[5] 一是要缩小征用土地的范围,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二是要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改进征地补偿办法。三是在安置方式上,除了保证货币补偿发放到位之外,政府和开发商必须提供更多的安置途径。
摘自《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成都),2006.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