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时间论文,社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城市社会研究的发展
城市是综合了大量人文现象和人文景观的地域,在城市地域上生活着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各 种活动构成复杂的城市社会系统。为了认识城市系统,解决城市问题,人们一直在从不同的 角度去理解城市、研究城市,其研究的理论方法经历了一个由观察描述到分析解释的过程[ 1](P7)。
对城市的理解最初是从外部观察开始的,即侧重于研究城市的物质形态和划分城市土地利 用类型,这种景观论方法虽然考察了作为人类活动外部环境的物质结构,但忽视了城市地域 上人本身的活动。因此,城市研究中产生了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从社会学和生态学的观 点来说明城市形成发展机制的人类生态学方法。人类生态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R.E.Park)、 麦肯齐(R.D.McKenzie)、伯吉斯(E.W.Burgess)等人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把城市 空间看成是不同社会集团人类活动竞争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生态学派提出了一些 对城市理论体系化很有意义的概念,但是它把人看得过于机械化和一般化,从而忽视了人类 活动背后的文化及传统因素的影响。所以,城市社会的研究后来又转向注重人类主观行为的 行为主义方法。行为主义方法引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重视说明人类行为的 意识决定过程,从人的行为因素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形成。这套方法的缺点是过于强调人 类活动的主观因素,忽视了制约人类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1](P5)。
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市研究的各种方法都暴露出一些缺点,行为主义方法也未能给理解 城市带来新的突破,而结构主义方法却在西方日益盛行起来。结构主义方法强调要深入到研 究对象的内部,解读城市社会的背景与文脉,注重研究各种社会制度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相互关系。时间地理学方法诞生于同一时期,但是与结构主义方法不同的是,它更注重分析 围绕人们活动的各种具体的制约条件,并在时空轴上动态地描述和解释各种人类活动。[2 ](P36)并且,时间地理学更加关心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强调从微观上研究作为个体的人 的各种活动,进而为市民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城市服务设施配置方案。在城市社会研究中, 时间地理学方法已在生活行为、日常活动空间、交通规划及社区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中显示出 其独特的效果[3]。
时间地理学是由地理学家提出的并对社会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得到 结构化理论倡导者吉登斯(A.Giddens)的重要关注[4]。普雷德(A.Pred)和思里夫特(N.Thr ift)等认为时间地理学方法在地理学与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地理学的社会科学化 成为可能[5][6]。
2.时间地理学方法
2.1 时间地理学产生的背景 20世纪中后期,人文地理学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其研究领域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区域研究和空间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出 现了地理学向社会学渗透的趋势。时间地理学就是在这一潮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对时间认识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对生活方式更高质量的要求也是促使时间地理学产生的因素 之一。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仅局限于人与自然的简单关系。产业革命之后,发 达的时钟制造技术使时间的准确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上升,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作为重要 资源的时间的稀缺性。到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时间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生活时间已经成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对生活时间的调查研究早在工业革命初期便已初现端倪。到如今,统计技术的精密化、人 们对大众行为的普遍关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原因,已使作为国民生活整体质量综合指标 的生活时间调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活时间调查研究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这主要 表现在调查研究的大规模化、研究内容的多样化、调查技术的科学化、研究组织的机构化、 调查研究理论的深入化等方面,生活时间调查研究已经展示出多方面的应用可能性[7]。 正是在这种潮流之下,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瑞典地理学家及区域科学家哈格斯特朗(Hagerst rand)倡导,并由以他为核心的隆德学派(Lund School)发展形成了时间地理学方法体系[8 ]。
另外,时间地理学的提出与瑞典高福利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进入6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 高度发达和社会的日益成熟化,瑞典政府将社会发展目标转向追求每一位居民的生活质量的 提高。这种目标体现在区域规划和发展方面就是要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时间地理学正 是因为研究如何在时空间上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设施而受到政府的重视。
2.2 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对个人生活质量改善 的 关注,它力图通过针对个人行为的线索式研究,总结出不同人群与不同行为系统的匹配,进 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人群的不同生活需求,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时间地理学 从人本主义思想和微观研究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
(1)在时空间坐标系上连续不断地表示和分析人文现象。哈格斯特朗构建的城市社会模型中 ,将社会描述为“物质”系统,认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由某一环境结构所包围的,有怎 样的环境结构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获得的信息及占有的资源。每个人在时空间移动中所遇到 的环境结构可以通过将空间压缩为二维平面,用纵轴代表时间的三维图加以表示,而个人的 行 为可用此三维空间中一条连续不断的折线来表示,这就构成了时间地理学最初的、也是最核 心的概念之一:路径(path)。这种路径根据分析需要,可以通过改变时空间坐标,在空间尺 度(国家、地区、城市等)、时间尺度(一生、年、季度、周、日等)、对象尺度(个人、家庭 、组织等)上自由设定。时间地理学正是通过路径以及时空框(reach)、时空棱柱(prism)、 活动束(activity bundle)、活动企划(project)等一些特殊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单 个行为分析(如购物行为分析、交通出行分析、通勤分析等)在时空轴上结合起来,使行为研 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5][9][10]
(2)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传统的地理学研究十分注重空间视角,但对时间的考虑只存在于历 史及过程的分析中。时间地理学首次将时间和空间在微观层面上结合起来,从微观个体的角 度去认识人的行为及其过程的先后继承性,并且把握不同个体行为活动在不间断的时空间中 的同一性。在此,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被看作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不仅有限而且不可转移。 这样,时间地理学将传统的空间资源配置和空间秩序动态研究扩展至时空间资源配置和时空 间 秩序动态研究,特别是强调了时间秩序的调整。
(3)强调限制人的行为的制约条件。通过研究物质环境中限制人的行为的制约条件来说明人 的空间行为是时间地理学方法的又一大特点。哈格斯特朗认为,人的行为常常是随意选择的 ,因此难以以过去的行为观察结果为基础来说明和预测将来的行为,所以应当认识围绕行为 个体的制约条件,侧重客观制约条件来解释人的行为。[8]所说的制约因素,有些是生理 上或自然形成的,有些则是由于个人决策、公共政策及集体行为准则造成的。在时间地理学 方法中,这些制约被归为三类:能力制约(capability constrains)、组合制约(coupling c onstrains)和权威制约(authority constrains)。[8][10]
(4)基于个人日常行为分析的方法论。时间地理学方法是一种基于个人行为,尤其是个人日 常行为研究的微观方法论,它特别强调动态的研究,通过跟踪一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日常活动 路径,研究发生在路径上的活动顺序及时空间特征,并且通过个人或群体活动行为系统与个 人或群体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找到不同类型人群的活动规律,从而将微观研究与中观研究 及宏观研究结合起来。
(5)强调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服务的应用性特色。时间地理学从产生伊始,就紧紧围绕着追求 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而这种目标体现在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就是要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 资源。因而,时间地理学研究十分注重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服务的应用性。例如,瑞典隆德大 学雷恩陶普等人开发的交通规划案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就是对哈格斯特朗时间地理学基本思想 的最直接应用[11]。直接服务于交通规划研究的交通行为分析也是时间地理学方法在实际 应用中卓有成效的体现[12][13]。另外,时间地理学的应用性还体现在通过居民生活行 为的时空间研究,认识居民工作、购物、娱乐等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城市的就业空间、居住 空间、商业空间、休闲服务空间等的规划布局服务。[2][14]
3.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
3.1 时间地理学思想与城市规划的结合进入新经济时代以后,经济方式的变革、日益 加 速的城市增长、严峻的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社会中越来越淡漠的人际关系和不容 忽视的犯罪问题等都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只重视物质实体的规 划已经远不能满足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们开始从各个方向探索新的出路。在城市规划中 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一个新的突破。这一点恰好与时间地理学以追求居民更高生活 质量为根本目标的特点相契合。尤其是在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大潮流下, 时间地理学方法从需求方出发,研究居民活动的时间分布、活动方式以及时空间结构等,将 规划建立在满足公众社会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实现规划的“人本主义”目标。不仅如 此,时间地理学方法在具体行为的研究上也很好的体现出了与相关规划的应用性结合,例如 ,以出行和通勤行为分析为基础的交通规划研究[12][13][15]和以购物行为分析为基 础的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等[16]。
3.2 客观制约条件下城市居民生活行为的研究城市居民生活行为的研究是时间地理学 方法应用于城市社会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方法不同,时间地理学方法更注重居民活 动在时空间上的连续性,强调制约个人行为的客观因素,注重行为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 征的 结合,突出各种行为的相互联系以及居民活动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关系,寻求在城市规划 与管理中的应用性。
城市居民生活行为的时间地理学研究的最初应用体现在区域规划领域的实证研究中。其中 ,最有名的是由瑞典隆德大学雷恩陶普等人开发的、以人们日常活动信息为数据基础的被称 为PESASP(Program Evaluating the Set of Alternative Sample Paths)的交通规划案的计 算机模拟模型。[11]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普雷德的一系列关于个人生活和社会结构以 及社会制度关系的研究引人注目([17][18]),他指出社会在制约人们日常时空间利用的 同 时,又由人们的日常生活来构成;同时他也强调指出时间地理学不能把人的行为过于描绘成 各种制约下的被动反应。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个人及家庭时间利用影响的研究中,普 雷德不仅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分析日常生活方式的短期变化过程,而且涉及社会整体的变 化以及生产方式的长期变化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把社会经济制度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结 合起来。[19]
日本地理学界将时间地理学方法应用于城市社会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起步较 晚,但是在方法论的创新和应用研究领域收获颇丰。[14][20][21]神谷浩夫在研究日 本妇女的日常活动结构上颇有成就[22][23]。荒井良雄的研究则是通过居民生活活动空 间基本结构的分析,将时间地理学方法应用于城市地域研究中。[14][21]这些研究把时 间地理学作为其分析框架的同时,又不仅仅依赖时间地理学方法,而是结合交通行为中的活 动分析方法、社会学中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及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
中国的时间地理学研究以北京大学的时间地理学研究小组为代表,在1995、1997、1998年 分别对大连、天津、深圳三个城市1400户共2800人实施了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的问卷调查,建 立了居民属性、出行指标、时间利用、时空间收支等多个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 聚类等手段考察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利用结构以及属性的制约作用。并且,在时空坐标系中 刻画出不同时间利用类型的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时空结构及其地域差异,从居民日常生活活 动的角度反映城市居民对城市社会和物质环境的利用和反应。[24][25][26][27][ 28]这些研究展示了时间地理学方法在行为研究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有效性,初步构建 出以居民生活行为研究为基础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论。
3.3 特定类型生活活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目前针对出行、通勤、购物、休闲几种具体 类 型的日常活动,北京大学时间地理学研究小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证研究。(注:作为国内第一个与时间地理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专著《 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研究》不久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出行活动研究。出行活动是产生交通的根本原因,而由于出行的目的地、时间节奏和使 用工具的不同又会造成城市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因此对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行 为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预测城市交通流量的时空特征并指导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手段。与传统 的居民出行研究不同,应用时间地理学的出行研究中,以居民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资料,通 过出行率、出行频度、出行目的、出行链、多目的出行率等基本出行指标的分析,探讨了 居民属性特征与出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归纳出不同属性居民的出行规律,并对工作日 和休息日之间以及同一城市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出行特征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时间上出行链 的分析,以及出行活动与在家活动联系方面的研究,是最终解释出行行为发生机制及科学预 测出行交通量的根本基础,也是这部分研究的重要创新之处。
(2)通勤活动研究。通勤现象与城市空间结构密切相关,也是城市规划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 题。根据就业人口和就业岗位的信息,以及通勤人口属性数据库和通勤活动的各种指标,分 析通勤工具、通勤时间、通勤距离等基本特征,研究通勤现象的距离衰减规律及其空间结构 模式,分析以通勤为主的出行链的产生、类型及时空间特征等,是这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
(3)购物活动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的商品消费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 费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档化和综合化。而以往的城市商业活动研究主要是从供给的 角度讨论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缺乏从需求角度进行的购物行为研究。因此,市场经济下有 关消费者偏好、购物行为特征的研究日益迫切。购物活动的时间地理学研究,主要通过对城 市居民购物行为的空间结构特征、购物出行频度特点、购物出行的时间配置特点、购物出行 的目的特征与方式特征的研究,构建出中国城市居民购物活动时空间圈层结构和居民购物出 行的中心地等级结构模型。
(4)休闲活动研究。 关注人的休闲生活是城市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适应社会发 展 潮流的必然趋势。时间地理学从时空四维的视角考察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特征,可以更好地 把握居民休闲活动受城市已有物质结构的影响,以及居民的休闲活动如何对城市的空间形态 和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因此,主要内容包括:从时间收支角度,分析休闲时间资源及其利用 结构;根据休闲活动总量在一日中不同时段的分配情况,勾画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时间节奏 及其性别差异;利用休闲出行指标以及休闲活动的空间选择,刻画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特 征以及在工作日和休息日之间的差异,建立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空间模式,为城市休闲服务设 施规划及休闲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3.4 女性、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行为特征研究及其应用特定空间范围及特定时 间 内所有人群的时空间利用研究,可以从宏观上展示出人类活动的恒常性、反复性,有助于我 们认识和预测人类活动的时间规律与空间规律。但其缺点是容易将人的活动平均化,缩小个 人活动的特殊性,也不利于将研究成果应用化。因此,按行为主体进行分类,结合一些实际 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时间地理学一直在尝试分行为主体的研究。20世纪 70年代后期,隆德学派的马尔藤宋在研究社区如何影响儿童成长的问题时,应用时间地理学 方法分析儿童一天的时间安排。[29]进入80年代后,女性地理学成为时间地理学关注的一 个重要方面,如米勒对19世纪居住在城市郊区的家庭妇女的生活行为的研究;[30]福勒 和凯伯尔在现实城市空间中论述了女性的时空间收支和公共交通对女性的制约及其地域差异 性 [31];普雷德和帕姆也进行了关于现代女性日常生活制约的研究[32]。日本的地理学家 神谷浩夫在对日本家庭主妇的日常活动结构研究中,将时间地理学方法和蔡平的时空间收支 研究[33]相结合,对以时间为媒介的各种活动的组合方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22] 并且,神谷等人借用时间地理学中的活动路径表示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分析,不仅 明确刻画出日本女性的行为特征,而且深入分析了影响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制约因素 ,并以此提出了设施配置与福利政策方面的建议。[23]
4.时间地理学研究的展望
(1)人本主义思潮—地理学的人文关怀。进入20世纪后期,生活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 心的重要论题。无可否认,如何使人类生活得更好、获得更大的满足是所有学科的终极目标 。正是在这种意识下,人本主义方法成为理解城市的一个重要视角。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 ,突出人性化原则,将人类意识、人类能动性、人类知觉及人类创造性放在中心和主动的地 位。[34][35]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就是人本主义思想向地理学渗透的一种表现, 人地关系研究的重点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转变。在此大背景下,城 市社会研究的重点也从物质环境转向社会环境,今后还会进一步向社会空间研究、微观实证 研究、个性化的生活空间研究等方向发展,因此,时间地理学研究大有可为。
(2)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社会科学中对人的行为研究包括社会层次上的宏观研究和个体层次 上的微观研究。注重微观研究的时间地理学如何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微观活动规律汇总上 升到整个社会群体的宏观规律,并且如何从个案理论研究发展到大样本量的应用研究将是需 要继续探讨的课题。[33]通过这种由单元到组织、由内到外的研究找到人类活动普遍适用 的规律性及其表现在空间布局差异的内在机制仍然是时间地理学今后研究的重点。
(3)行为及行为主体的分类研究。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生活方式的社会及个性化日益强烈的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地理学在寻找社会中人的活动一般规律的同时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及 个体间的差异性。高龄者、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不同人群亚类的时间地理学研究,将引导 我们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4)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仍然是时间地理学今后致力发展的方向之一,并且结合各个角 度、各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时间地理学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居民活动日志所反映的 出行链可作为交通线路组织和交通需求管理的指导;而把时间地理学与新技术(GIS等)结合 ,可加强交通研究的空间动态性,达到指导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 实效。另外,居民出行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研究,尤其是有关居民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的时间安 排规律和最有效的距离研究,可为居住区服务设施配套提供依据。时间地理学对消费行为的 研究又可为说明居民消费行为的决策机制,科学预测消费行为的趋势及合理引导消费行为, 制定消费行为政策与空间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