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1;2.国网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骨干输电线路等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导致公司运维架空输电线路重要交叉跨越点较多,对公司运维架空输电线路“三跨”点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反事故措施、运维管理、检测监测、缺陷管理等方面对“三跨”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规定,对提高架空输电线路“三跨”运维管理水平,提高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架空线路;“三跨”;安全校核;运维管理;检测监测;缺陷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重要输电线路(以下简称“三跨”)等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导致公司运维架空输电线路重要交叉跨越点较多,对公司运维架空输电线路“三跨”点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架空输电线路“三跨”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制定“三跨”反事故措施和运维管理规定,确保“三跨”点线路不发生倒塔、导地线断线、绝缘子掉串等事故,对于不发生因“三跨”导致发生影响较大的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1 架空线路“三跨”安全校核
1.1 导地线“三跨”距离校核
导线覆冰按照10mm增加至20mm,验算覆冰增加后导线对“三跨”点的垂直距离。
⑴设计规范GB50545要求档距超过200米,按照70℃工况设计导线对跨越物距离。经计算20mm覆冰工况下导线弧垂增量基本与70℃高温工况导线弧垂增量相当。
⑵对导线覆冰厚度超过25mm的跨越档,需按照导线70℃工况、覆冰25mm工况,校核导线对跨越物距离,不满足要求需进行改造。
1.2 导地线过载冰厚
按照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条件,风速15m/s、-5℃工况进行验算,校核结果如下:
山西公司所有“三跨”点对应冰区图覆冰厚度为5mm-20mm ,经计算山西电网典型输电线路导地线过载冰厚均超过20mm,覆冰过载能力满足要求。
1.3 绝缘子校核
导、地线悬垂绝缘子强度按照垂直荷载设计,耐张绝缘子强度按照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设计,按照有冰、10m/s、-5℃工况进行验算,校核结果如下:
⑴导、地线覆冰20mm及以上时,对于大高差、大档距时垂直荷载较大的跨越档需单独校核悬垂绝缘子机械强度。
⑵110千伏~500千伏线路实际耐张绝缘子均采用双联配置,满足强度要求。
⑶为提高导、地线耐张绝缘子串断联后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可靠性,“三跨”点绝缘子机械强度宜较常规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1.4 金具校核
导、地线悬垂金具强度按照垂直荷载设计,耐张金具强度按照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设计,按照有冰、10m/s、-5℃工况进行验算,校核结果如下:
⑴导、地线绝缘子串金具机械强度按照串内绝缘子机械强度进行配置,强度满足要求。
⑵“三跨”垂直荷载较小时(垂直档距600米以下),导、地线覆冰20mm以下),地线挂点金具机械强度满足要求。
⑶“三跨”垂直荷载较大、覆冰较重时(垂直档距600米以上、覆冰25mm),地线挂点金具机械强度裕度较小,需配置双挂点金具。
1.5 杆塔与基础校核
“三跨”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应不低于1.1,同时对覆冰区“三跨”,导线最大设计验算覆冰厚度应比同区域常规线路增加10mm,地线设计验算覆冰厚度增加15mm校核杆塔荷载,校核结果如下:
2、校核结果
2.1旧规程设计杆塔
2008年投运前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及以下线路一般均未考虑结构性重要系数1.1,因新规范较旧规范变动较大(导地线断线张力、受压材长细比、断线工况组合),大部分铁塔主材、斜材均不满足要求,建议更换铁塔。
2.2新规程设计杆塔
⑴2008年以后采用新标准的轻冰区(5-10mm)直线塔较设计水平档距、垂直档距缩减20%-30%,耐张塔实际转角度数较设计角度折减10-15°,杆塔荷载与基础作用力与原设计铁塔相当,基本满足杆塔重要系数1.1要求。
⑵实际“三跨”时杆塔设计余度较大,综合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使用角度等验算,杆件基本上满足要求。对于覆冰断线控制的局部斜材和地支主材,断线工况主要控制塔头部分斜材及导线横担斜材,可验算更换。
三是我省运维的1000千伏长南Ⅰ线、±800千伏天中线、灵绍线等特高压线路均按照结构性重要系数1.1和新规程设计,经统计杆塔实际使用档距与杆塔设计条件比对,杆塔水平档距与设计条件均留有不同程度的余度,且三条特高压线路均位于10mm轻冰区,满足三跨原则。
3 架空线路“三跨”治理原则
⑴依据被跨越物重要程度,应按照跨高铁、跨高速、跨重要输电通道顺序安排治理;
⑵依据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可靠性程度,应按照 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660千伏、±800千伏、1000千伏线路等顺序安排治理;
⑶依据“三跨”隐患类型,应按照防断线、绝缘子单挂点、冰厚超出、独立耐张段、杆塔结构重要系数、跨越塔两侧档距比顺利安排治理。
4 架空线路“三跨”运维措施
4.1 运维管理
⑴“三跨”巡视采用状态巡视方式,巡视周期不超过1个月,退运线路“三跨”应视为在运线路开展工作。
⑵重冰区、易舞区在覆冰期间巡视周期一般为2-3天;地质灾害区在雨季、洪涝多发期,巡视周期一般为7天;风害区、微风振动区在相应季节巡视周期一般为15天。
4.2 检测监测
⑴制定“三跨”区段检测计划,红外测温周期应不超过3个月。当环境温度达到35℃或输送功率超过额定功率80%时,应开展红外测温和弧垂测量。
⑵新建及改建的“三跨”区段金具安装质量应按照施工验收规定逐一检查,对耐张线夹进行X光透视等无损探伤检查。
⑶跨越高铁线路应安装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跨越高铁档应安装图像或视频在线监测装置,跨越高速公路档视被跨越物重要程度安装。
⑷将“三跨”线路行波测距、分布式故障诊断信息、杆塔倾斜、弧垂、气象、图像或视频等在线监测信息整合接入智能管控平台,为“三跨”运维提供信息支撑。
4.3 缺陷管理
⑴“三跨”缺陷要优先组织安排消缺工作,消除前须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和频次,同时运用在线监测系统加强“三跨”监测,掌握缺陷变化情况和线路运行状态。
⑵“三跨”一般缺陷消除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周,最多不超过1个月;严重、危急缺陷消除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期间应派人现场蹲守,直至缺陷消除。
⑶“三跨”严重缺陷应报上级运检部,危急缺陷应及时上报国网运检部。上级运检部应协调、监督、指导缺陷的消除工作。
5 结语
本文依据国网公司对于架空输电线路“三跨”技术规定,结合我省架空输电线路“三跨”运维管理实践,从反事故措施、运维管理、检测监测、缺陷管理等方面对“三跨”技术措施和管理规定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⑴对导线覆冰厚度超过25mm的跨越档,需按照导线70℃工况、覆冰25mm工况,校核导线对跨越物距离,不满足要求需进行改造。
⑵“三跨”点垂直荷载较大、覆冰较重时,地线挂点金具机械强度裕度较小,宜配置双挂点金具。
⑶按照旧规程设计的“三跨”点杆塔建议进行校验,根据验算结果进行改造;按照新规程设计的“三跨”点杆塔,建议按照直线塔设计水平档距缩减20%-30%,耐张塔设计角度折减10-15°进行复核,必要时更换部分杆件。
⑷“三跨”状态巡视基本周期应不超过一个月,同时应根据重冰区、风害区、微风振动区等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⑸加强“三跨”区段线路的红外测温和弧垂测量,在跨越高铁处安装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图像或视频在线监测装置,为“三跨”运维提供信息支撑。
⑹加大“三跨”区段缺陷整改消缺力度,一般缺陷一般不超过一周,严重、危急缺陷一般不超过24小时。
论文作者:李震宇1,赵旭飞2,武国亮1,王志利1,牛彪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地线论文; 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绝缘子论文; 工况论文; 导线论文; 强度论文; 《电力技术》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