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元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蚌埠,233000)
【摘 要】在基坑工程中,为了确保主体和施工的安全,同时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应在基坑支护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确定安全可靠的方案;同时结合工程实例进而探讨某基坑支护实例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选型;基坑选型
1.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大和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越加匮乏,而且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基坑的开挖深度也随着不断的加深。在基坑工程中,为了确保主体和施工的安全,同时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应在基坑支护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确定安全可靠的方案。
2.深基坑支护选型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坑的规模和深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基坑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基坑工程的开挖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基坑中的风险和事故发展的概率也处于不断的增加。当前工程深基坑支护形式主要采取为组合方式,针对软土地区采用的深基坑组合式支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地下连续墙加钢筋混凝土对撑、钻孔灌注桩排加环梁支护、钻孔灌注桩加锚杆上钉复合支撑、钻孔灌注桩排加平面格构式拱撑环梁支护等。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针对每一种具体的组合式支护选型,笔者对其进行详细比选。
(1)地下连续墙加钢筋混凝土对撑。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工程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并且浅层土体的性能较差的基坑工程中。结合以往工程实践效果表明,这种组合式支护体系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因此能够很好的胜任于深基坑工程的支护中。地下连续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的平面刚度,在各种形状不同的基坑中都能进行使用,同时也能在形状复杂的基坑中使用。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现浇节点不会出现松动而对基坑的变形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施工较为简便,要对不高。地下连续墙加钢筋混凝土对撑组合式支护方案具有很强的适应用,在我国的很多深基坑工程中均有使用。
(2)钻孔灌注桩加锚杆、土钉复合支撑。土钉墙支护结构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的优点,在很多基坑工程中都采用这种滞后性形式。但是这种支护形式不宜使用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区,这是因为土钉墙的防水性能差,不能有效的抵抗地下水的渗入。土钉墙适合在具有一定自稳能力的岩土体中使用。而单独使用锚杆应适合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土层中,锚杆是无法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使用的,同时也要求岩土体本身具有足够强的粘聚力,从而可以给锚杆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为了提高锚杆抵抗土体侧压力的能力,可以将锚杆与其他类型的支护结构进行联合使用。当基坑周围环境内具有较多的管线时,土钉或锚杆在土体中使用会较为困难因此不宜采用,同样的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也不宜采用土钉或锚杆。
(3)钻孔灌注桩加环梁支护。该深基坑支护形式具有刚度大优势,在土体的侧压力作用下变形小。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应确保各个桩体之间能够有效的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基坑所处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时,为了有效的抵挡水的作用,应在灌注桩的外围布置一排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可以采用注浆或者旋喷的施工方式,施工中必须确保水泥搅拌桩的连续性,从而能偶形成一道连续的止水帷幕,实现对水的有效抵挡作用。环梁的使用类似于平面拱。混凝土构件的抗压性能远远大于其抗弯性能,通过环梁的布置可以明显的减小弯矩,将整个支护体系的受力转换为受压为主,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支撑体的使用性能,确保其安全性,同时能够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钻孔灌注桩加平面格构式拱撑环梁支护。当基坑的形状接近与长方形时,在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中仍然可以采用环梁内支撑的形式,但是在环梁内支撑中间应加对称,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整体的稳定性,或者可以采用多圆环的形式。
(5)钻孔灌注桩加锚杆与钢支撑。钢结构具有自重轻的特点,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不同,尺寸不一的构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在施工安装和拆除过程中也易于作业。并且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抗压抗弯性能,在基坑中使用钢结构可以较好的对基坑的支护变形进行控制。但是对于钢结构安装过程是一个施工难点,其施工的工艺要求高,如果安装不当容易造成节点的破坏,从而导致整个支护体系的失稳破坏,因此在施工中对钢结构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3.工程实例分析
某高层住宅地上17层(裙楼楼高3层),总建筑面积约58000m2,设地下室3层。基础形式拟采用桩基础,基坑周长约为458m,底板底标高为-11.9m(底板0.75m厚),基坑开挖至-12.75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12.1~12.9m。根据场地地层特点、基坑开挖深度和场地环境条件差异,基坑各剖面段支护方案如下:
A-B剖面段:支护段长度为214.04m,基坑开挖深度11.95~12.55m。采用支护桩+内支撑支护型式,支护桩外侧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支护桩采用Φ10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距@1500,桩端嵌入地下室底板下7m,桩长为16.7m。桩外侧止水采用2排Φ550@350L=12.6m的水泥土搅拌桩。设置2道内支撑。
B-C剖面段:支护段长度为76.5m,基坑开挖深度12.15m,采用桩锚支护型式结合外侧水泥土搅拌桩止水。支护桩采用Φ12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距@1500,桩端嵌入地下室底板下7m,桩长16.7m。桩外侧止水采用2排Φ550@350L=12.6m的水泥土搅拌桩。加设3道预应力锚索,第1道预应力锚索:3×7Φ5预应力锚索,间距为@1500L=30m,抗拔力设计值为Tn=300kN,预应力锁定值Ts=180kN;第2道预应力锚索:3×7Φ5预应力锚索,间距为@1500L=30m(入岩3m终孔),抗拔力设计值为Tn=450kN,预应力锁定值Ts=270kN;
C-D剖面段:支护段长度为32.9m,基坑开挖深度12.15m。采用桩锚支护型式结合外侧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桩采用Φ12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距@1400,桩端嵌入地下室底板下7m,桩长16.7m,桩外侧止水采用2排Φ550@350L=14.5m的水泥土搅拌桩。加设3道预应力锚索,第1道预应力锚索:4×7Φ5预应力锚索,间距为@1400L=34m(入岩4m终孔),抗拔力设计值为Tn=600kN,预应力锁定值Ts=360kN。
施工时,应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对岩溶发育的地段应有充分的准备工作。支护桩施工时,若发现土洞,对土洞较小(一般在1m直径内)、影响范围不大的,可用上部的粘性土往孔内压入,将粘性土挤入土洞再行施工;对较大的土洞(一般大于1m,施工时可能造成地面开裂或塌陷),若发现地面有变形开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利用注浆设备向土洞内高压注入纯水泥浆,孔内注满后等水泥初凝后在行施工。
4.结语
在深基坑工程支护选型时,应当结合各个支护结构选型原则,同时兼顾基坑工程实际情况,如平面尺寸、水位条件、周边环境等,拟定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支护方案,并对几种方法进行经济性、安全性等的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出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谢冀松.城区基坑支护设计与优化方法研究 [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徐伟,吕风梧,胡晓依.大型深基坑施工方案的设计优化[J].建筑技术,2006,(08)28-34.
[3]吴军民.层次分析法在优选深基坑支护方案中的应用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09):28-34.
论文作者:陆甲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基坑论文; 预应力论文; 钻孔论文; 工程论文; 深基坑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