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记忆及其年老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瞻性论文,记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2.3
1 前言
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指的是对未来完成某项活动的记忆。比如,记住给同事捎口信,记住临睡觉前吃药等等。成功的前瞻性记忆的完成需要(1)记住要做的事(包括记住要完成的动作和正确的目标事件);(2)记住在恰当的时间行动或者对正确的目标事件进行反应[1]。前瞻性记忆与回溯性记忆相对应,回溯性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指的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比如,记住昨晚看的电视剧的内容,或者记忆学习过的字单。
以往对记忆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溯性记忆领域,研究者使用的实验范式和测量记忆的方法也主要是针对于回溯性记忆的。直到近一二十年,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前瞻性记忆现象,并且对前瞻性记忆的研究也从不严格的自然情景的研究转向了较为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情景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前瞻性记忆的独特的实验范式。
到目前为止,人们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退,而且不同的回溯性记忆测量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年龄效应。比如,自由回忆的实验任务会使老年人的记忆水平下降,而在再认的实验任务下,回溯性记忆水平的年龄差异会减少[2]。因此研究者们也对前瞻性记忆是否具有这样一些年老化(aging)现象产生了研究的兴趣,此外,由于前瞻性记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活动功能的维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也很有必要探讨年老化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
Craik在1986年认为(参阅Einstein等人的论述)[1],记忆包括恢复先前的心理状态,内部或外部的线索会促进先前心理状态的恢复。外在线索可以帮助重新构建过去的事件,当外在线索缺失时,事件的重构就主要依靠自我发动或唤起(self-initiation)的内部线索,而年老化主要影响的是自我发动的提取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再认的记忆水平比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的记忆水平高的原因。而前瞻性记忆是需要最大程度的自我唤起的记忆类型,因此前瞻性记忆应该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受到不利的影响。
自然情景下研究前瞻性记忆的一般程序是要求年轻和年老的被试在某一时间给研究者打电话,或寄回卡片等。一系列的自然情景的研究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有些实验支持了前瞻性记忆中年龄差异的理论假设,有些实验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因为自然情景研究无法控制被试使用外在线索提示前瞻性记忆活动,因而导致了结果的差异[3]
Einstein等人(1990)首次开创了实验室的研究,创立了研究前瞻性记忆的实验范式,以弥补自然情景研究的不足。他们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双重任务,首要任务通常是回溯性的记忆任务,如短时记忆任务、工作记忆任务等,在被试忙于操作该任务的同时,还要求被试在某一目标事件出现时(或在某一时刻),完成某项前瞻性记忆任务。比如,对将要出现的某一目标单词进行按键反应,或者在一段时间之后,按某键进行反应。
2 前瞻性记忆类型的划分
在Einstein(1990)的两个实验中,他们操纵了有无外在线索帮助的条件(即一半被试可以凭借纸笔等外在条件,帮助记忆前瞻性记忆任务,而另一半被试没有任何外在条件帮助),以及操纵目标事件单词的熟悉性程度(如method与monad)。在各种条件下,都没有发现年轻和年老的被试在前瞻性记忆中有年龄差异,而且没有年龄与线索帮助的交互作用。
基于这一结果,Einstein(1990)提出解释,认为可能是有些前瞻性记忆并不像起初所想的那样需要自我发动的加工。于是他们将前瞻性记忆分为以事件为基础(event-based)和以时间为基础(time-based)的两种类型。
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是指将要执行的动作在外在事件出现时再完成(比如告诉同事一件事情,该同事的出现就是外在线索),外在事件就可以看做是促进回忆的外在线索,这种前瞻性记忆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有线索的回溯性记忆,所不同的是在前瞻性记忆任务中,被试需要自发地将事件或线索再认为是完成前瞻性任务的刺激,由此可以看出,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所需的自我发动的内部加工就要少一些。
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要求人们在某一特定时间或在一段时间之后,记住要做的事(比如在睡觉前吃药,两个小时后打电话等),这种前瞻性记忆的成功提取取决于对时间流逝的觉察,而对时间的监控需要自我发动的过程。在这种任务中,如果没有使用某些外在的记忆策略(如写下要做的事或定闹钟),被试就没有特定或明显的外在事件作为外在的记忆线索,需要依靠自我发动的加工过程来促进记忆的提取,相对于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而言,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所需要的自我发动的加工过程就要多一些。
根据这种记忆类型的划分,我们就可以理解不同的前瞻性记忆类型的自我发动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也就带来了不同的年老化的影响效应。
在Einstein(1990)的实验中,所采用的前瞻性记忆类型都是以事件为基础的,即通过目标事件的出现来诱发前瞻性记忆的出现。因此,他们的实验结果就表明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没有年龄差异。Cherry在1999年的实验中,重复了Einstein的实验程序,也没有发现年龄对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有影响,只是低能力组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前瞻性记忆水平有差异,同是高能力水平的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前瞻性记忆水平没有差异[4]。
在Einstein1995实验1中,研究者对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进行研究,即将前瞻性记忆任务改为每10分钟按键反应,为了控制被试监测时间的行为并防止外在线索的干扰,研究者将钟表放在被试右肩侧1米左右,保证只有在被试想掌握时间的情况下,才会转头看时间,以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并且可以根据看表的外显动作,估计不同年龄被试的监测时间的行为。这一实验出现了年龄的主效应。在实验3中,将对时间的监控改为按键在屏幕上看时间,避免老年人由于活动不便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将年龄划分为老、中、青三组。结果进一步证实,年龄因素对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产生不利的影响[5]。同样,在Park的实验中(1997实验2),要求被试每1分钟或每2分钟按键反应,并同时安排被试进行工作记忆任务的首要任务操作。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被试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任务的完成水平存在年龄差异[6]。
根据这种前瞻性记忆类型的划分,以及上述实验结果,研究者们对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需要较多的自我发动的加工过程取得了共识,认为年轻人和老年人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存在年龄差异。
但是有关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是否存在年龄差异,一些实验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1,6,7,9],由此,人们觉得真正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放弃年龄不影响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的观点,取而代之的是考虑:有什么变量在什么时候,并且如何影响老年人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水平。
3 线索对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的影响
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中的线索通常指的是目标事件。因为在典型的实验室双重任务的范式中,对于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的操作定义即是对于插入同时进行的首要任务中的某一目标事件的正确反应。这一目标事件的出现即可看作是前瞻性记忆的线索,目标事件激发被试做出反应。
Einstein(1990)研究了线索熟悉性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他认为熟悉的目标事件与其它干扰事件有太多的联结,这些不必要的联结会干扰前瞻性记忆(这一点类似于再认测验中高频字成绩差);而不熟悉的目标事件与之相比较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有助于前瞻性记忆的产生。实验操纵了目标事件的熟悉程度,结果支持了实验假设,不熟悉目标事件的前瞻性记忆要远远好于熟悉目标事件条件下的前瞻性记忆,但没有年龄效应,也没有年龄与熟悉性的交互作用。说明年龄对线索的熟悉性这一变量不敏感[1]。McDaniel(1993)在实验2中以年轻人为样本,也发现了不熟悉的线索条件下的前瞻性记忆水平比熟悉线索条件下的前瞻性记忆水平高[8]。
Einstein(1995实验2)还研究了线索辨别的难易度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他认为,在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任务中,如果对于线索(或目标事件)的辨别相对容易的话,就会促进前瞻性记忆的完成。实验通过具体的指示语(看到狮子、老虎、豹的项目做出反应)和一般的指示语(看到动物的项目做出反应)来操纵线索的难易程度(也就是线索的特殊性),结果表明,两种指导语条件下的前瞻性记忆水平有所差异,在具体的指导语条件下,被试更加容易记忆起前瞻记忆任务,但同样没有年龄效应[5]。
Mntyl (1993)研究了线索的典型性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他认为,不同年龄人的自我发展水平不一样,非典型的线索(或目标事件)比典型的线索需要更大程度的自我发动(比如,公共汽车是车辆范畴中的典型项目,而拖拉机是车辆中的非典型项目)。他关于线索典型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有年龄的主效应,有线索典型性的主效应,而且年龄与线索典型性有近似显著的交互作用,老年人对典型性线索的反应显著优于对非典型性线索的反应,年轻人对两种线索的反应没有差异,在非典型目标项目的条件下,老年人与年青人的前瞻性记忆水平有差异[9]。
改变目标事件(或线索)的数目,就可以操作改变前瞻性记忆的负荷。比如,使用一个前瞻性记忆线索时,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没有年龄差异,而当增加线索数目至3、4个时,前瞻性记忆就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7,10]。Otani(1997)也证明4个甚至是8个的线索数目,对年轻人的前瞻性记忆都没有影响[11]。
Craik和Kerr1996年认为(参阅West等人的论述)[13],与年龄有关的前瞻性记忆的下降反映的是“意向性的暂时疏忽”(momentary lapses of intention,MLIs),也就是说意向暂时下降到觉知(awareness)以下。根据这种假设,前瞻性记忆的成功与失败应该是在整个任务操作过程中上下波动,而不是全或无(all or none)的表现。Maylor(1996)的实验表明,老年人的前瞻性记忆的效率比中年人的前瞻性记忆效率在任务操作过程中的波动更大[12],这表明前瞻性记忆中与年龄有关的下降反映的是MLI s,而不是对前瞻性记忆任务的遗忘。
West等(1999)的实验中,被试的首要任务是语义范畴判断(呈现的单词对是小写灰色字母),判断呈现的一对单词是否属于同一词义范畴,并按两键中的某一键进行反应。前瞻性记忆任务是对呈现为大写灰字或小写绿字的一对单词做出判别,按第三个键反应,此外,他们还安排了前瞻性记忆的诱饵词条件,即呈现的单词对中,只有一个单词是大写灰字或小写绿字,而另一个单词为小写灰字,单词对只部分地符合前瞻性记忆线索的特征,这样可以保证被试对线索的反应是基于对线索的觉察,而不是单纯的知觉上的字母特征的改变。他们同Maylor一样,对MLIs的测量采用遗忘率或恢复率,遗忘指的是前瞻性记忆的漏报反应跟在前瞻性记忆的正确反应之后,遗忘率就是被试的前瞻性记忆线索漏报(M)跟在前瞻性记忆线索击中(H)之后的数目,与正确前瞻性反应之后可能出现的漏报反应数目的比率。恢复指的是前瞻性记忆的正确反应跟在前瞻性记忆的漏报反应之后,恢复率就是被试的前瞻性记忆反应的击中跟在漏报反应之后的数目,与跟在漏报之后可能出现的击中反应数目的比率。比如H,H,M,M,H,H,M,遗忘率是2/4(0.5),恢复率是1/2(0.5)。如果前瞻性反应是全或无,则遗忘率或恢复率为0。结果表明MLIs大于0,证明前瞻性记忆任务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上下波动,这种波动表明前瞻性记忆是由于意向性的暂时疏忽(MLIs),并不是对前瞻性记忆的完全遗忘。同时West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错过前瞻性记忆线索,但是比年轻人更容易对前瞻性的诱饵条件产生虚报反应[13]。
4 同时进行的首要任务因素的影响
由于实验研究所用的典型实验范式是双重任务实验,前瞻性记忆任务插入到某一首要任务(或背景任务)的过程中。这样,当被试忙于完成首要任务(通常是回溯性记忆任务)时,还必须记住将要完成动作的意向。那么前瞻性记忆任务的水平必然要受到同时进行的首要任务的影响。
在Einstein(1997)的实验1中,研究者认为,正在进行的首要任务的负荷增加导致加工资源的相应增加,于是引起前瞻性记忆的遗忘。实验中标准注意条件是单词评定任务,而在要求注意条件下(即增加负荷),附加了听力的数字监测任务。结果表明,年轻人的前瞻性记忆水平高于老年人的记忆水平,而增加对背景任务的注意需求会降低年轻和年老被试的前瞻性记忆水平,尽管年龄和注意两个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明显,但从数据的趋势可以看出(年轻人与老年人在标准注意条件下的前瞻性记忆差异为18%,而在要求注意条件下的差异为33%),年龄差异在要求注意的条件下更为明显[14]。
Einstein(1990)的研究中,首要任务的材料是一系列单词,而前瞻性记忆任务也是对这一系列单词中属于某一范畴的单词项目进行反应。首要任务与前瞻性记忆任务有一定语义的联系。Maylor(1996)提出,前瞻性记忆任务与首要记忆任务加工的相容性,是导致以事件为基础的记忆任务没有产生年龄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前瞻性记忆任务与首要记忆任务的加工不同时,就会导致年龄差异。她的研究表明,当首要任务是语义加工(命名呈现的脸孔)时,而前瞻性任务是构造加工(对戴眼镜的脸孔做出反应)时,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命名和前瞻性记忆水平都产生了年龄差异[12]。
Rark(1997)的研究中,也对首要任务和前瞻性记忆任务进行区分。首要任务是对呈现单词的工作记忆,而前瞻性记忆任务是对某一种单词背景图案进行反应,结果表明,即使在前瞻性记忆任务难度较低时(只对一个目标背景图案模式进行反应),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也有年龄差异[6]。
如果说老年人的回溯性记忆缺陷是由于加工资源的减少造成的,那么前瞻性记忆中的编码、计划和提取各个阶段都需要认知资源。同时进行的首要任务出现在前瞻性记忆加工过程的不同时段上,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人的前瞻性记忆水平。
Einstein(1997)的实验2中,首要任务是对所呈现的白颜色单词进行评定,前瞻性记忆的编码阶段是指呈现一个黄颜色的单词,提取阶段的任务是对再次呈现的该单词(在提取阶段颜色变为正常白色)进行反应,而数字监测任务(需要注意需求)以1秒或2秒的速度听觉呈现,有时间停顿的间隔,这样就可以从实验设计上将对首要任务的注意需求分别安排在前瞻性记忆的编码(或计划)阶段、和提取阶段。结果表明,既有年龄的主效应,也有注意需求的主效应,并且在编码阶段的注意需求对青年人和老年人产生的影响基本是一样的。但在提取阶段的注意需求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对青年人产生的影响[14]。
综上所述,老年人自我发动的加工资源的减少对前瞻性记忆有影响,特别是以时间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退。除此之外,线索、首要任务因素在某种条件下,会导致以事件为基础的前瞻性记忆产生年老化的现象。
标签:前瞻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