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论文_张俊雄

血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论文_张俊雄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患者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总结相关文献,总结林场检验经验,讨论血常规检验的正确方法,探讨其检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保证为患者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 患者血常规检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标本采集时间和技术,抗凝剂使用,患者采血的部位,标本的存放方法等,在检验之前和检验过程和后期实施综合质量管理措施,保证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结论 要重视血常规检验的前期准备和过程控制,做好标本采集和保存,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数。

关键词:临床检验;血常规;质量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院的诊疗水平逐渐提高,在临床检验这一方面也体现出比以往的先进行,部分医疗设备和仪器更新较快,临床检验的质量比以前提高很多。在患者血常规检验可以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必须要提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避免其他因素影响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在临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患者采血部位、标本存放、抗凝剂使用都会影响血常规的结果,因此,要做好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的质量控制,进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根据。本次研究选取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60例血常规患者为对象,具体检验质量控制过程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60例血常规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4至74岁,包含各科室疾病的患者,血常规检验主要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等等。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具有知情权。

临床中患者血常规检查是基本的检查项目,主要作用包括几方面,首先血常规检测结果可以显示患者白细胞数量,如果数量增加表示患者发生感染,淋巴细胞增多为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增多为细菌感染,嗜酸粒细胞增多为寄生虫感染。其次,血常规结果可显示患者是否贫血,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都是判定的指标。另外,血常规检验可以提示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结果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根据。

2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

2.1检验前

(1)检验申请 在医院检验申请单上要条填写好各类项目,患者的各类信息,要保证信息准确完整,患者的一些信息对血常规有影响,包括患者患病史、用药史等等,提出申请到检验标本送至医院实验室有很大一段时间,这中间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较高,要做好质量控制。

(2)患者准备 患者在血常规检测前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能服用药物,不能引用刺激性饮料,饮食要清淡。采血之前,患者要将自己的生理状态告知医生,采血前一天不能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8:00后避免进食,检查时空腹。

标本制备 在血液检验中要保证各类细胞的完整,采血一般采取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静脉血样是最可靠的,静脉血样和EDTA盐抗凝对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影响较小,采血时要做好皮肤消毒和清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后,都要使用抗凝剂避免血液凝固,临床中EDTA盐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较小,临床中使用较多。在实际采血过程中,使用抗凝剂的量要符合要求,要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混合,保证检验中不能使血块堵塞检验仪器。

(3)标本的运输和储存 检验人员在采血之后要立即去送去检验室,尽量缩短运输和存储的时间,这样会影响血液中细胞的数量,细胞的代谢和升华、化学作用都会影响血液标本的质量。血液标本一旦发生污染,就要重新采集。

2.2检验中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血液分析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血液各类指标的准确性,。血液分析一般还会带有医生的主观感受,如果中期结果不准确,之前工作就白费了,不正确的数据会误导医生,对患者诊断和治疗不利。标本送去检验室,如果时间放置过长会影响标本质量,检验人员要控制好时间,一般把握在15分钟到3小时内,抗凝剂在15分钟内会导致血液中血小板聚集,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其他项目升高,血小板、白细胞分布异常,时间过长导致标本变质。血液中的白细胞检测应该在2小时内完成,粒细胞要避免形态变化,如果检测项目数量不同,血液标本保存时间要延长到24小时,但温度要控制在2-8℃。其次,检验人员要做好仪器的调整,要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检验过程设备没有问题。检验人员要选择适合的检验试剂,要注意溶血素,如果检验后出现包细胞假性升高,要对仪器进行检查。检验人员要做好仪器的保养,要做好仪器维护和维修,要减少血液检验中仪器发生故障,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另外,检验人员要重视对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例如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血小板正常阈值在2~24fl之间,3~20 fl是准确阈值,20~24 fl是漂浮阈值,红细胞体积小于24fl时会计入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群内也会有较小体积细胞,引发假性变化。

2.3检验后

患者血常规检验之后,要判断需不需要采用人工显微镜对血常规进行复查,如果血液出现血细胞计数、血细胞直方图异常,仪器发出警示信号,检验人员要及时进行复查。检验结果出来之后,检验人员要对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检验人员要心思缜密,经验要丰富,要与医生多沟通,了解患者信息,感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讨论

对于患者而言,提高血常规检验效果至关重要,要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血液检验效果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因此,检验人员要做好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血液样本如果一旦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会渗出来,氧化物发挥酶特性会影响血液检验的各项指标,血样溶血后,红细胞破裂,会影响血液稀释度,血样溶血后腺苷酶渗出,阻碍ATP肌酸类酸和酶的转化,也会导致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在实际为患者采血中,要尽量采静脉血,静脉血的检验结果较为准确,能更真实的反映出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确定脉血液循环的稳定性,末梢血液采血痛苦较小,但静脉血检验结果更准确。本研究中,采取血液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控制血液检验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要从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阶段,做好检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郑琳.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4):618-619.

[2]周永梅.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的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7):156.

[3]罗结明.关于血常规检验 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92-194.

论文作者:张俊雄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血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论文_张俊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