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直机关幼儿园 274000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分类
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环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和谐发展。”这也说明了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了教育性。当今幼儿园环境创设只注重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过多追求外在形式,忽视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环境创设的意义、作用认识不到位,环境创设的目的不明确,注重形式, 忽视了环境的适用性和教育性。
2.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环境创设没有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教师更多地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 主要考虑“我想怎样布置”, 而很少站在幼儿角度去思考该怎样布置。有些幼儿园的环境都由老师设计和布置, 很少让幼儿参与。特别是中小班的老师, 更是只让幼儿充当自己布置好的环境的观赏者, 而不是环境布置的“ 主人翁”。
3.形式、内容单一,缺乏特色。环境创设一劳永逸, 缺乏变化,与幼儿的年龄变化、心理发展不匹配, 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环境创设的活动对象(幼儿)的年龄特征不显现,班级环境的一些细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雷同。
4.心理环境与物质环境不协调。环境创设中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不协调,表现为重物质环境的创设、轻精神环境的创设。在环境创设中对环境的概念理解错误, 把环境简单地理解为“物理环境”, 忽视了“人文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构建多种形式的幼教环境
1.建构自主、自助的教育情境。自主即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自助即自己帮助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给予自己的支持, 比如自己能够决策用哪种方式表达、选择怎样表达, 这都是自主自助的行为表现。一是自主学习。孩子在娃娃机房中玩神气的软件的时候,教师只是对当天玩的1—2个小游戏作简单的介绍,然后孩子就会自主地去探索、去点击、去获取,教师从中对孩子进行鼓励、引导、支持。 孩子只有通过自主学习之后,他所获得的经验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应用得更加自如。二是体验自助。比如在数学屋“大大、小小和中中”的游戏中,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刚开始玩的时候,有的孩子把小的鞋子穿到了大大的脚上,即使穿错了,也迎来孩子们的一阵哈哈大笑,然后就不断地去尝试,直到把鞋架上所有的鞋子都穿对为止。孩子们的这种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以及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孩子们在学习情境中的自助行为。
2.建构轮流、选择的教育情境。“轮流”的含义是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选择”的含义是挑选,反应者对被反应者的特征、状况、属性的取舍。“轮流、选择”体现的是一种秩序、尊重、自主、自助。一是教师的“轮流”情境。在教师计算机房逐渐规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建立许多计算机相关的规则秩序之外,还可以制定教师“轮流上机时间表”。二是孩子们的“轮流情境”。娃娃机房的轮流,每周每个班上机一次,而且每班要分2-3组,孩子们按轮流表进行上机。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想参加活动的时间段,然后,老师再进行最后调整。轮流上机表上的时间是孩子们参与选择的,参加活动的时候自然积极了许多。三是教师在构想活动过程中的选择。我们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时,都会在各种软件资源中选择适宜活动开展的软件内容。比如,在进行计算活动的过程中,有关认识图形的教学活动,我们就会有选择地利用某个软件中的某个游戏来支持他们所组织的活动,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3.构建帮助、求助的教育情境。求助,即指当教师遇到困难或难题,经努力不能顺利完成时,能向园里寻求帮助,园里会对教师的求助做出积极的反应,并想办法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同样,我们也要帮助孩子们树立遇到困难时向成人寻求帮助的意识。一是帮助,指为教师所做的思想上的引导自己行动上的支持。只要是需要的物品,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园都会及时购买,这种行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为教师提供了适宜的帮助。二是帮助教师实现了许多大胆的设想。自从我园构建了“资源库”以来,教师可以充分、自由地在微机室、班级享用“资源库”中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果“资源库”中没有教师所需要的信息时,计算机教师就会及时地为教师存储、下载或扫描所需要的信息。当教师提出好的建议或想法时,园里都会根据教师的需要购买一些相应的设备或软件,帮助教师将许多大胆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4.建构思考、决策的教育情境。思考即为考虑。决策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决定某种目标和行动方案,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在做事时,都需要思考,这样才会事半功倍。一是信息技术的冲击拓宽了我们思考的空间。在信息时代,存放在计算机和网络中的信息正在持续、快速地增长着,给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轻轻点敲键盘便会带我们进入一个畅通无阻、饱览风光的世界。看到新的信息的刺激会再次扩大我们思考的范围,启发我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虑问题。信息技术的冲击,拓宽了我们思考的空间。二是多媒体的应用让我们更好地决策。思考与决策是不可分割的,在思考后就需要我们去决策、去选择。比如,我们在备课时经常要上网查找一些资料或相关信息拓宽我们的思考空间,在全面考虑之后,制定的活动方案才可能更适合孩子。
论文作者:付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环境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们论文; 幼儿论文; 幼儿园论文; 情境论文; 一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