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幼儿心理的正常与异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与论文,异常论文,幼儿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描述性的,并没有一个量化或分级的质量标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质量区分?应该采取什么判断标准?这是幼儿保健工作中必须弄清的问题。
1、社会文化标准:
这是心理健康研究中最流行的一种判断标准,即认为异常是指对社会文化常模的偏离。纵观社会文化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在每一种社会文化条件下都有相应的幼儿健康观和行为规范,如果某幼儿表现与之相左,就会被认为是异常。如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中,多认为女孩应该文静、内向、被动,男孩子应该粗犷、外向、主动。这些性别期望观念反映出社会成员的比较一致的公允看法。哪位女孩从小显得粗犷、主动,或是男孩表现是太柔弱、被动,就会被认为是发展的异常。
社会文化标准还反映在国家、地域、以及环境的差异方面。比如,美国社会文化中的幼儿表现出的武断、侵犯行为多不认为是异常;而表现出沉默、循规蹈矩的幼儿会引起更多的关注。这与我国的幼儿发展教育观念迥然而异。在地域文化习俗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标准,如维吾尔族的幼儿吃“手抓饭”是常见的膳食习俗,而汉族的幼儿用手抓饭会被认为是饮食卫生习惯不良。环境标准更是显而易见,如在午睡时间突然大声歌唱,或是在愉快的同伴游戏中退缩、缄默,都会被认为是情绪行为异常。
社会文化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变迁,健康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比如“咬指”行为曾被认为是严重的病理心理症状,当今社会则认为它相对无害。
社会文化标准在具体应用上常常通过一类社会适应量表来评定幼儿的行为表现。量表评定可由家长与教师来执行,要结合对孩子的实际观察,实事求是地评分。
2、发展标准:
幼儿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判断其心理是否异常必须以正常心理发展标志作参照系,以不同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序列与速率作标准。发展标准是多数有经验的教师所熟悉的一种判断方法,但并不为家长所熟悉。
正常发展标志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它是群体儿童的一个相对率。如调查得出:在6个半月龄的婴儿中只有50%的人才能够独自坐稳,到9个月龄时才能达到95%。对某一个体儿童而言,有时可能正处在“标志”外的5%,但并一定是发展异常。比如, 一个身材矮小的幼儿可能是因为遗传的原因所致,而不是发育迟缓。这一点让家长们理解尤为重要。在家教咨询门诊中,经常有来访的家长“引经据典”,申诉自己的孩子与书中的“标准”不一样,如果他们了解这种标准的相对性,问题多会迎刃而解。
发展标准的具体判断方法多通过“发展量表”来进行, 如著名的Gesell 婴幼儿发展量表就是这类典型量表。
3、症状标准:
这是临床医师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心理异常的幼儿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症状,如异食、缄默、多动、自伤等。应用此项标准判断幼儿是否异常比较“保险”,且能被家长接受。但问题是有些孩子的表现不典型,特别是被家长带到咨询门诊求助时,常常不出现异常症状,这就增加了判断的困难,反映出症状标准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交谈情景,以便让孩子充分“表演”,再观察记录特殊症状;或是用“症状量表”由教师或家长评定,再作统计分析,得出判断结果。
4、经验标准:
实际工作中常根据专业人员、教师或家长个人的经验与观念来判断孩子是否异常。表面上看,这种方法未曾运用统计学概念,未量化,不科学,但实质上统计学的概念仍隐含在个体的经验中。评定者正是根据自我经验中的“百分比”来判断孩子问题的。有调查表明,教师可鉴别出75%的幼儿行为问题,如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可鉴别出95%的幼儿异常问题。经验标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为它深受评定者知识结构、人格特质、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所谓的“权威判断”给原本正常的孩子贴上异常的标签,使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受挫,这些例子并不鲜见。目前提倡的做法是,让数位专家作“单盲”(即在评前不知孩子原诊断)评定,再以平均值来确定是否异常。
上述四项标准都要使用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因此,统计标准是判 断心理异常的一个基本标准。此外,还要考虑异常行为发生的频率、时限和是否具有突变性。只有那些频率高、时限长、突然改变的异常行为才应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