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益雯艳1,胡祎2(通讯作者)

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益雯艳1,胡祎2(通讯作者)

左荣荣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内科 甘肃庆阳 745000

【摘 要】我国现有老年人口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该采取何种老年护理模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和养老需求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老年护理模式现状及促进老年护理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护理模式;现状;发展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问题也相对更加严重,诸多涉及到老年人的问题有待解决[1]。其中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和养老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我国国情,且在对发达国家在老年护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加以借鉴后,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护理、养老模式日趋形成。本文对老年护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如下的分析。

1完善和发展我国老年护理模式的重要性

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在年龄不断增长、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越发减弱,使其身体健康深受影响,且使不少老年人因此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长时间需要接受他人的照顾,护理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一些失能的老年人或丧失部分生活能力,或丧失全部的生活能力,使其越发需要家人或者其他人员的照顾,以帮助其完成日常行为,使其所产生的护理需求越发明显。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很多老年人有接受各种形式的长期照顾和护理的需求。鉴于此,如何应对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严峻挑战、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和养老需求,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老年护理模式显得非常重要。

2我国老年护理模式的现状

2.1家庭护理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护理指的是由老年人的子女、亲戚、保姆等负责照顾他们。有研究人员指出,专业的家庭护理指的是由社区保健或护理服务机构将护理程序在内的一系列服务提供给家庭及其家庭成员。家庭护理服务内容包括:(1)基于老年人及其家属缺乏健康知识、护理技巧的现状,为其提供康复保健、家庭健康指导等。(2)将一些便于在家庭实施的诸如换药、测量血压等基础护理技术传授给老年人及其家属,将诸如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心理咨询和疏导等服务提供给他们。

不过当前提供给老年人的家庭护理服务仅仅局限在护理技术支持上,尚未能完全落实家庭护理的综合保健服务功能,或连护理技术支持都无法落实。而房价、人力成本、护理费用不菲等都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护理难以为继。

2.2机构护理模式

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建立了诸如养老院、老年人护理院等可以满足长期照护需要的老年保健管理机构,也就是所谓的老年护理机构,将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老年人护理、养老服务提供给老年人。通过提供医、养、护相结合的护理服务,使老年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创建陶冶性情的“休闲养老”模式,使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需求得到满足。通过提供临终护理关怀服务,使老年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使老年人后事妥善安排的需求得到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过,当前老年人护理机构呈严重两极分化趋势,低端的护理机构的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具有参差不齐的特点,其所提供的护理的质量让人堪忧,高端的、优质的护理机构不是“一床难求”,就是让人“负担不起”。

3我国老年护理模式发展的建议

3.1完善老年护理保障体系

为了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地为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相关护理服务,国家应当制定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为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多元筹资、保障基本、鼓励居家、照顾特殊家庭的护理保险制度,尽可能地使家庭成员照顾年老者、伤残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等所产生的事务性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轻。

3.2创建规范化老年护理型养老机构

政府部门基于实际对于民间兴建的护理型养老机构,不管是在项目审批和建设补贴上,还是在运行补贴、定点医疗等方面上均适当倾斜,组织相关部门对此密切配合,鼓励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这类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此外,还可鼓励医院和公办养老机构创建医护型养老机构和养护型养老机构。与此同时,对于各个老年护理机构要强化管理监督和审查力度,要鼓励各个机构吸引专业的护理人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保证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促进老年护理机构的规范化发展。

3.3构建综合立体式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

积极鼓励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老人等重点老年人群提供签约的上门医疗服务,投入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将与规定相符的医疗费用纳入到医保支付的范围,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护理型养老设施的无缝对接得以实现,同时建立家庭发展服务中心,重点对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生活指导和护理指导,对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使社区老年人基本护理、养老的需求得到满足。鼓励各个护理型养老机构能够对自身服务项目加以完善,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融为一体,让老年人的“医中有养”的需求得到满足。各地区的老年公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可以联手创建医养结合的医院,让老年人可以基于实际情况在“养老模式”和“医疗护理模式”中自由切换。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还可利用智慧养老医养平台和手机APP对各参与方实施统一的管理,让老年人亲属、社区都可以经由视频对老年人在护理型养老机构的情况及其所接受的服务进行监督,形成“家庭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社区护理型养老”相结合的老年护理型养老模式。

4 总结

就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而言,大多是以家庭护理为主,家庭护理的弊端在于子女护理是否专业,是否有充足的时间[2]。所以我们提倡的还是社区护理模式,社区护理由专业人员负责,他们有专业知识,专业素养,有充足的时间。也可鼓励新的老年护理模式,鼓励和扶持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年护理机构,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所形成和收到成效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管理体系,满足老年护理需求,让老年人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只是一句口号,得到切实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增芳,杨芬芳,蔡菊芳.关于养医结合老年护理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6,15(4):372-374.

[2]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961.

论文作者:益雯艳1,胡祎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益雯艳1,胡祎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