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课堂论文_张德庆 于海娜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课堂论文_张德庆 于海娜

张德庆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 255000;于海娜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西六路小学 255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注重文化成绩的同时,也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为了提高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本文主要围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课堂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当下小学品德课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然后分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品德课堂 发展现状 运用举措

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要求在进行小学课堂的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各种优势的课程资源,充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因此,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也应该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面对当下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弥补当下教学的不足和问题,有效地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确保整个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当下小学品德课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下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发展现状十分令人堪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具体来说,表现有以下的不足和问题:

1.教学观念过于落后,片面的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下很多的品德教师在进行授课中,采用“灌输式”和“说教式”,这样教学比较地单调和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自己的品德没有问题、没有必要进行品德课的学习,最后造成品德课堂死气沉沉。

2.缺少互动环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约束,导致品德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明显。单纯通过说教,缺乏互动,会让品德课堂较为枯燥,而且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定年龄差距,很难找到学生喜欢的点和关注点进行细化,最后造成品德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明显。

3.缺乏结合现实,导致小学品德课程学习形同虚设。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紧密的结合现实,最终会造成品德课和生活实际相脱节,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举措

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学的不足和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应该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途径:

1.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开展小学品德课程,就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面对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有效提升,必须要保证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要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就需要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在进行《快乐的少先队员》授课时,想让孩子养成积极性生活的好性格,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创设一个良好的自然情境,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从而让孩子们热爱生活,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尤其是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做一个快乐的少先队员。

2.要运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为了加强课堂中的互动、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增设一些互动环节,既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而且也能够及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提高课题的教学效率。在进行安全知识讲解,比如说,在对《让家园变得更美好》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家园的一草一木和动物植物,然后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美化家园,进而要孩子了解到要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并且用双手创造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好。

3.要坚持以情感人、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品德水平。要结合生活的实际,以及学生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来再现一些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对判断是非曲直和善恶,才能够真正地锻炼学生的认真能力,从而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在学习“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关于中秋节的观赏视频,在视频中给大家介绍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典故,让学生去欣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的有趣故事,卡通的形象、精彩的故事,会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而在此间,教师就可以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教导大家欣赏我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面对当下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教学观念过于落后,片面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少互动环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约束,导致品德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缺乏结合现实,导致小学品德课程学习形同虚设,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很难有效提升。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首先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其次要运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的能动性,最后要坚持以情感人、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品德水平。

参考文献

[1]丁娆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关爱明天,2016,(1),46-47。

[2]戴倩 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报刊荟萃,2017,(6),82-83。

[3]易菲 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具体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9),16-17。

论文作者:张德庆 于海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课堂论文_张德庆 于海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